明洋
中國銀監會眉山監管分局局長
眉山銀監分局:多措并舉提升縣域金融服務質效
明洋
中國銀監會眉山監管分局局長
近年來,眉山銀監分局以銀行機構改革發展為抓手、推動各類銀行業機構不斷加大縣域信貸投放,提升縣域金融服務質效,發揮協同效應,形成聯動發展,不斷增加縣域金融服務的有效供給,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銀監會眉山監管分局局長明洋(左)在企業調研
一是推動縣域銀行業完善金融服務體系。通過給予縣域銀行業機構準入政策傾斜等差異化監管舉措,眉山銀監分局積極支持銀行業機構入駐眉山,加快縣域鄉鎮網點布局,不斷提升縣域金融服務覆蓋率。截至2017年6月末(以下簡稱6月末),眉山機構總數達18家,其中在縣域設立有分支機構的銀行業機構達16家,初步形成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城商行、郵儲、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分層經營和適度競爭縣域金融服務格局。
二是推動縣域銀行業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全面推動信用社改制組建農商行,全市6家信用社中4家已成功改制,青神、仁壽2家農商行正式開業,東坡區聯社合并彭山區聯社組建眉山農商行開業申請獲得批準,丹棱農商行已提交開業申請,洪雅農商行籌建工作全面啟動;此外農行、郵儲眉山分行繼續深化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推動了資源向“三農”“縣域”傾斜,縣域金融服務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三是持續培育村鎮銀行。仁壽民富村鎮涉農貸款占比9成以上、戶均貸款僅29.83萬元,被評為“第六屆全國十佳村鎮銀行”,并作為全國4家代表性村鎮銀行之一被13家國內主流媒體積極正面報道,體現了銀監會和主流媒體對眉山村鎮銀行發展的肯定。

中國銀監會眉山監管分局局長明洋(左)深入水果種植基地調研
四是推動縣域銀行業服務渠道全面拓展。近年來眉山銀行業機構以營業網點為中心,利用ATM、EPOS等自助機具延伸金融服務觸手。6月末,眉山銀行業機構縣域網點數合計331個,占全部銀行業機構網點數的74.05%,各鄉鎮布放ATM222個,安放EPOS等自助機具1511個,法人機構2016年全年手機銀行辦理業務160.57萬筆,網銀辦理業務筆數39.93萬筆,金融服務覆蓋全市204個鄉鎮,無金融服務空白鄉鎮。
截至6月末,全市銀行業機構縣域貸款余額483.22億元,比2014年初增加193.42億元,增長66.74%,高出全市各項貸款平均增幅13.81個百分點,縣域貸款比重從54.44%上升至59.25%,對縣域的信貸支持顯著增強。
一是有力保障了縣域重點項目建設資金需求。截至6月末,眉山銀行業向16個縣域重點項目業主授信50.54億元,發放項目貸款余額13.04億元,支持如洪雅至峨眉山公路(大峨眉國際旅游西環線)項目等縣域重點旅游設施項目建設、彭祖新城基礎設施項目等縣域重點民生和社會事業項目建設等。
二是全力推進縣域涉農、小微信貸快速增長。分局按照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不低于”和涉農貸款“一個不低于”對轄內銀行業機構進行考核,并要求各機構簽訂縣域涉農貸款投放承諾書。截至6月末,眉山縣域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13.9億元,比年初增加25.11億元,增幅13.3%,高出各項貸款平均增速5.64個百分點;涉農貸款占比達85.1%,連續三年保持了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各項平均貸款增長。
三是著力推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引導銀行資金脫虛向實。逐步壓縮退出過剩產能行業,大力發展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類貸款,個人貸款近三年增長了63.04%,貸款占比增加5.52個百分點,達到27.2%。
四是大力實施金融扶貧攻堅。截至6月末,機構除向縣域4945戶有信貸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2.16億元外,還大力實施智力扶貧,部分機構選派人員擔任對接貧困村第一書記。為增強銀行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分局還加強對轄內銀行業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等業務資金投向監管,確保信貸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重要領域。
一是切實降低縣域經濟融資成本。近年來眉山銀監分局繼續開展對轄內銀行業機構不合理收費項目專項治理工作,督導轄內各銀行業機構按照“去費讓利”的原則,免除多項服務收費,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組織召開全市銀行業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工作會議,全市18家銀行業機構共同簽署《眉山市銀行業機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自律公約》,僅2017年轄內銀行機構取消減免收費項目104項,調整收費項目19項。持續推動小微企業“續貸”政策落地,為576戶小微企業辦理續貸業務26.08億元。
二是切實提升縣域機構放貸效率。各銀行業機構進一步簡化貸款手續,實行統一授權動態管理,如某行省分行就向眉山分行下放了500萬元(含)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權限。縣域機構為加快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效率,實施貸款限時辦理制度,實現信貸決策機制高效運轉。
三是切實破解縣域金融創新不足難題。轄內銀行業機構積極推進“銀稅互動”,截至2017年6月末,轄內銀行業機構通過“稅易貸”“稅貸通”“稅金貸”等產品共發放貸款40筆,金額5360萬元。在試點彭山區加大“兩權”抵押貸款投放,合計投放“兩權”抵押貸款406戶,貸款余額1.76億元。郵儲銀行向彭山區供排水公司發放全省首筆3000萬元供水收益權質押小企業貸款。多策并舉為縣域園區企業增信,如某行創新“園保貸”產品,由政府和產業園區共同注入的風險資金(比例為1:1)以及企業繳納的互保金為增信手段,通過政銀企三方共搭平臺共擔風險,為園區內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大力推廣微貸技術運用,創新開發微貸產品52個,推出如聯保貸款,應收賬款、知識產權、倉單質押貸款等大力破解了縣域企業抵押擔保不足難題。

一是扎實開展信用風險防控。分局設立信用風險防控聯席會,定期進行風險通報,切實推進債委會工作,部署了金額260.96億元的85戶債委會的組建工作,推動轄內銀行業機構加快化解存量不良貸款。2017年上半年指導轄內機構化解處置存量不良貸款5.58億元,近三年縣域不良貸款余額減少1.18億元,縣域不良率下降2.49個百分點。縣域機構信用風險防控能力不斷增強,法人銀行業機構撥備覆蓋率170.13%,同比上升16.18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2.42%,同比上升0.44個百分點。
二是流動性風險防控能力穩步提升。近三年來分局持續督導眉山縣域法人機構強化流動性風險管控,開展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與應急演練,進一步降低對存款大戶與財政存款依賴程度,嚴防存款沖時點;機構總體流動性較為充足,流動性比例、流動性缺口率等主要監管指標實現持續達標,未發生流動性風險事故。
三是有效防控案件及操作風險。2017年上半年縣域機構堵截電信詐騙、異常開卡等案件54起。建立銀行業工作人員從業信息報告制度,動態掌握有關情況,對各縣域機構員工私售“飛單”等違規經營行為等開展“雙層暗訪”;積極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金融知識進萬家、防通信詐騙、校園貸知識、非法集資公益宣講和集中宣傳活動15次,受益群眾6000余人,無社會穩定和聲譽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