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社與中信國安集團簽約開啟“央媒+央企”合作新模式

11月8日,科技日報社與中信國安集團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雙方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在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新媒體研發與運營、科技金融基金管理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共同開啟“央媒+央企”合作新模式。這是雙方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雙方探索科技服務新模式、開拓發展新路徑、積極參與“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事業的具體舉措??萍疾奎h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夏桂蘭等出席簽約儀式。科技日報社副社長、北京國科傳媒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房漢廷,中信國安集團總經理、中信國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鑫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李平在致辭中表示,11月8日是中國第18個“記者節”,科技日報社與中信國安集團選擇在這天簽署合作協議,本身就別具意義,也標志著報社的發展進入新階段。黨的十九大已勝利閉幕,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報告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判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特別是明確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目標。近年來,報社堅決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對于媒體融合發展的要求,制定了《科技日報社發展規劃綱要(2016-2018)》,努力實現“二次創業”。雙方此次合作就是為了落實十九大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攜手央企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將把創造和實現更多更大社會價值放在首位,同時兼顧經濟效益,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雙方的合力。


夏桂蘭在致辭時說,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勁號角。中信國安集團自成立以來,開拓創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了快速發展,在科研創新方面,持續投入,組建研發團隊,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和專利產品,并獲得多項國家、省部級獎勵。此次中信國安集團與科技日報社的合作簽約,開啟了“央企+央媒”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與科技日報社的合作,對于培育和增強國安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相信雙方的合作可以優勢互補,實現共贏。

房漢廷在發言時表示,科技日報是黨和國家的科技輿論喉舌,成立30年來時刻關注并見證著中國科技創新事業發展與進步的點點滴滴。近一年來,圍繞“做精紙媒、做強網媒、做大經營、做深研究、做活機制”目標,報社在加強輿論引導能力、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探索科技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此次與中信國安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開啟了“央媒+央企”合作新模式,雙方將共同致力于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新媒體研發與運營、科技金融服務等工作,推動創新發展這項公共事業和國家事業,體現雙方作為央媒和央企“守土有責”的價值理念。
劉鑫在發言時說,近年來,國安集團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制,經營決策的體制和機制更加靈活,確立了以“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實業”的戰略布局,確定了“3·4·2”的戰略思路,并提出實現若干領域領先,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500強的發展目標。此次與科技日報社簽署合作協議,引入報社得天獨厚的科技政策、科技資源、傳播渠道等優勢以及專業化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使中信國安集團的業務拓展獲得理論、技術上的有力支撐,并大力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開創國安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據悉,科技日報社與中信國安集團將本著“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由科技日報社旗下北京國科傳媒文化有限公司和中信國安集團旗下中信國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并聯手打造三大業務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科技新媒體研發與運營平臺、科技金融基金管理平臺。充分利用科技日報社豐富的科技成果資源、廣泛聯系產學研各界、擁有專業科技服務人才等優勢,結合中信國安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豐富的市場運營經驗,共同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利用科技日報以及旗下的《科普時報》、《中國科技財富》雜志、《大學生科技報》等媒體矩陣,圍繞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大目標,雙方聯手建立市場化運作的科技新媒體技術研發與傳播平臺;結合科技日報社在科技金融大數據、金融政策研究與分析等方面的優勢,充分利用中信國安在科技金融、投融資等領域的資金和經驗,雙方建立科技金融基金管理平臺,搭建科技創新項目與資本對接橋梁,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
科技日報社、北京國科傳媒文化有限公司與中信國安集團、中信國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出席了簽約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