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彪,劉彬彬
(1.南昌洪都中醫院重癥二科,江西 南昌 330024;2.南昌洪都中醫院重癥一科,江西 南昌 330024)
--臨床研究--
醒腦靜聯合納洛酮對改善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分析
李彪1,劉彬彬2
(1.南昌洪都中醫院重癥二科,江西 南昌 330024;2.南昌洪都中醫院重癥一科,江西 南昌 330024)
目的對醒腦靜與納洛酮聯合在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治療中的效果及對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進行探析。方法選取70例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就診前后順序均分成聯合組與參照組,參照組采取常規療法,在此基礎之上,聯合組采取醒腦靜注射液+納洛酮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神經功能改善情況。結果聯合組治療后的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治療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治療后總有效率(94.3%)比參照組(80.0%)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患者采取醒腦靜注射液聯合納洛酮藥物治療,效果甚佳,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手段。
急性重癥腦血管??;醒腦靜注射液;納洛酮;總有效率;NIHSS
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多見的急性多發病癥,其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等特點[1]。一旦患有此病,若不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加以治療,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臨床上往往采取傳統藥物治療急性重癥腦血管病,雖然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然其療效并不顯著,
因此,強化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治療方法的研究,意義重大。伴隨著醫療水平與技術的提升,醒腦靜在腦血管病治療中得到了較為普遍的運用?,F為了解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患者采取醒腦靜聯合納洛酮治療的運用效果,本研究將對35例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患者予以醒腦靜注射液+納洛酮,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70例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皆通過MRI、CT等檢查,且滿足中國重癥腦血管病管理共識中關于急性重癥腦血管病的診斷要求[2],確診為急性重癥腦血管?。涣韺⒕癞惓U摺乐嘏K器疾病者以及近期內使用神經阻滯劑或皮質類激素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按就診前后順序,將所有患者均分成兩組,分別是聯合組與參照組。聯合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齡41~81歲,平均年齡(51.4±3.9)歲;病程1~6個月,平均病程(3.2±1.8)個月;15例基底節區出血,10例丘腦出血,5例腦葉出血,5例腦干出血。參照組35例,男性18例,女17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52.8±3.7)歲;病程1~6個月,平均病程(3.3±1.3)個月;17例基底節區出血,9例丘腦出血,6例腦葉出血,3例腦干出血。在臨床基礎性資料(如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方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即:①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順暢;②補充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在患者入院前2 d,對其予以靜脈補充水平與營養,合理控制鈉鹽量,要求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5 g左右,2 d后可予以鼻飼進食;③控制血壓;④對患者予以針刺或理療,以避免患者出現肢體癱瘓、畸形等;同時加強語言與功能訓練。此外,依據患者的疾病類型,對其予以對癥處理。
聯合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之上,對該組患者再予以醒腦靜注射液+納洛酮治療,具體用法為:在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內加入20~40 mL的醒腦靜注射液(大理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Z53021640),靜脈滴注,1次/d;在100 mL的0.9%氯化鈉溶液中加入2 mg的納洛酮(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055758),靜脈滴注,1次/d。所有患者均接受持續2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依據NIHSS評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 th stroke scale,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予以評估,并對其臨床療效加以判定[3]。其中,患者經治療后,其NIHSS評分明顯下降,下降幅度在91%以上,病殘程度顯示為0,為基本治愈;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下降,下降幅度46%~90%,病殘程度顯示為1~3級,為顯效;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下降幅度18%~45%,為有效;患者治療后的NIHSS評分下降幅度小于18%,為無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未降反升,上升幅度在18%以上,為惡化。總有效率=基本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數據展開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變化 兩組患者治療前NIHS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聯合組治療后的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治療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s,分)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聯合組(n=35)13.35±3.234.65±2.374.227<0.05參照組(n=35)13.42±2.596.44±3.553.874<0.05 t值1.0143.214 P值>0.05<0.05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聯合組治療后總有效率(94.3%)比參照組(80.0%)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比較(n)
對于急性重癥腦血管病的治療,臨床上一般采取常規保守治療措施,如臥床休息、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控制血壓等,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臨床上提出采取其他藥物治療,而醒腦靜注射液就是其中一種[4]。醒腦靜注射液是一種水溶性注射液,是對安宮牛黃丸進行改制而來;該藥物的成分為四種中藥,分別是郁金、梔子、麝香以及冰片。在中醫中,郁金可起到疏肝利膽、清心涼血、活血止疼以及行氣解郁膽的功效;梔子性苦、寒,可起到瀉火除煩、泄熱利濕及解毒的作用;麝香有消腫止痛、開竅醒神、活血散結的效果;而冰片可發揮醒腦開竅、清熱止痛的作用。上述諸藥聯合使用,即可活血涼血、清熱解毒以及開竅醒腦。從現代藥理角度而言,此藥能經由屏障直達中樞神經系統,以緩解腦水腫,清除氧自由基,加速患者身體的恢復,并降低并發癥的發生[5]。有報道指出:對急性腦出血合并意識障礙者予以醒腦靜注射液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6]。另外,納洛酮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阿片受體拮抗藥,其一般用于急性乙醇中毒。但對腦血管病患者予以納洛酮,可競爭性阻斷內源性阿片肽對神經功能的損害,并能經由對內源性腦保護因子活性的強化,來實現保護神經的目的[7];該藥物還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中樞性呼吸抑制,縮短其昏迷時間,加速意識恢復;可促進血管收縮,以提升腦部缺血區域內的血液供應,強化腦組織功能,改善腦水腫,優化神經傳導功能[8]。因此,聯合使用醒腦靜注射液與納洛酮治療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的聯合組患者,其治療后的NIHSS評分高于本組治療前及參照組治療后;同時,其總有效率也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表明,對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患者予以上述兩種藥物聯合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
綜上所述,醒腦靜注射液聯合納洛酮藥物治療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不但可提升疾病的效果,還可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1] 鐘有.醒腦靜注射液聯合納洛酮治療急性重癥腦血管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12):89-90.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重癥腦血管病管理共識2015[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6,49(3):192-202.
[3] 杜麗.探討納洛酮聯合醒腦靜治療腦血管病意識障礙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16,22(15):137-138.
[4] 金勇.早期應用納洛酮治療急重腦血管病變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5,21(9):134-135.
[5] 李新啟.醒腦靜注射液聯合納洛酮治療急性重癥腦血管病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7):151-152.
[6] 潘家興,吳勇,陳旭,等.醒腦靜注射液聯合納洛酮對急性腦出血伴意識障礙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25):2829-2831.
[7] 黃青會.用醒腦靜對20例急性重癥腦血管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9):107-108.
[8] 狄海莉,尤雪梅,劉蔚玲,等.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重癥腦血管病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11(8):44-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