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云
(江西省腫瘤醫院五官科,江西 南昌 330029)
--護理研究--
口炎清顆粒對鼻咽癌放療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預防效果觀察
魏云云
(江西省腫瘤醫院五官科,江西 南昌 330029)
目的探討口炎清顆粒對鼻咽癌放療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預防效果。方法選取進行放射治療的鼻咽癌患者56例,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在放療期間均進行常規口腔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口炎清顆粒,對照組患者每天含漱漱口水,比較兩組患者不同階段放射性口腔炎的發生情況。結果治療1周末、3周末、5周末、8周末時,觀察組反射性口腔炎的發生例數分別為0例(0.00%)、10例(35.71%)、19例(67.86%)、24例(85.71%),對照組反射性口腔炎的發生率為5例(17.85%)、20例(71.43%)、28例(100.00%)、28例(100.00%),且在各個階段,觀察組患者的口腔黏膜分級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應用口炎清顆粒,可以有效預防放射性口腔炎的發生,減緩患者口腔炎的進展,使其放射性口腔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口炎清顆粒;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放療;口腔黏膜分級
口腔黏膜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癥和潰瘍反應,伴假膜形成[1]。放射性口腔炎則是因射線照射而出現的口腔黏膜炎癥,是頭頸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射線損傷口腔黏膜和血管,造成黏膜充血、糜爛、潰瘍,出現口干、疼痛等癥狀,影響患者進食和語言,給其帶來嚴重的身心創傷。鼻咽癌是中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即為放射治療[2]。在其治療過程中,放射性口腔炎的發生率高達50%以上,當總照射劑量達到20 Gy時,其發生率幾乎為100%,重者可因不耐受影響到放射治療的正常進行,延長治療時間。故探索有效的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手段日益受到重視,本次研究旨在闡明口炎清顆粒對鼻咽癌放療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12月于本院進行放療的鼻咽癌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①經病理診斷為鱗狀細胞癌;②首次接受放射治療;③未使用過氟尿嘧啶等易引發口腔炎的藥物;④口腔黏膜無明顯病變;⑤患者及其家屬均了解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將56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8例,觀察組患者男22例,女6例,年齡47~69歲,平均(53.48±5.87)歲,病程8~25 d,平均(11.84±3.33)d;對照組患者男21例,女7例,年齡44~67歲,平均(52.95±5.18)歲,病程 5~28 d,平均(13.38±3.94)d。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病程以及放射劑量、放射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①指導患者保持口腔清潔。每天早晚用軟毛牙刷刷牙,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②健康合理飲食。指導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保證充分的營養攝入。盡量食用軟食以保護口腔黏膜,禁食過冷、過熱、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③心理護理。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放射性口腔炎的發病機制及防治手段,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④進行全身的常規抗感染治療。
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服用口炎清顆粒(延安常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61020256),1次2袋,每天早晚各1次。對照組患者每天晨起、睡前及三餐后含漱西藥漱口水,每次20 mL。漱口水由以下藥物配制而成:生理鹽水400 mL,慶大霉素30萬U,500μg/維生素B12針劑×4支,地塞米松8 mg,薄荷水20 mL。
所有患者觀察隨訪8周,在1周末、3周末、5周末、8周末觀察記錄放射性口腔炎發生情況,評定所有患者口腔黏膜分級。1.3 觀察指標[3]口腔黏膜分級:以全美放射腫瘤治療協作組1987年制定的標準為依據,將本次研究中放射性口腔炎分為5級:0級:無明顯臨床癥狀;Ⅰ級:口腔黏膜紅斑,輕度疼痛,能正常進食;Ⅱ級:口腔黏膜出現斑點狀黏膜炎,中度疼痛,吞咽困難,僅能進軟食;Ⅲ級:斑點狀黏膜炎連接成片,同感強烈需應用止痛藥治療,只能進流食;Ⅳ級:片狀黏膜炎進一步發展,出現潰瘍、壞死等,需停止放射治療并以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必要時通過手術清創。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反射性口腔炎發生率比較 治療1周末、3周末、5周末、8周末時,觀察組反射性口腔炎的發生人數分別為 0例(0.00%)、10例(35.71%)、19例(67.86%)、24例(85.71%),對照組反射性口腔炎的發生率為5例(17.85%)、20例(71.43%)、28例(100.00%)、28例(100.00%)。兩組患者在3周末、5周末、8周末的反射性口腔炎發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口腔黏膜分級變化比較 在治療過程中,對照組患者較觀察組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進展較快,且其達到Ⅲ、Ⅳ兩級的人數遠遠高于觀察組。治療1周末、3周末、5周末、8周末兩組患者口腔黏膜分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口腔黏膜分級變化比較
口腔黏膜由鱗狀上皮細胞組成,血供豐富,其下層為唾液腺和皮脂腺,這些腺體能夠保持口腔黏膜潮濕。當鼻咽癌患者進行放射治療時,放射線直接損傷唾液腺,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作用減弱甚至消失,導致口腔pH降低、易感染[4]。另一方面,射線損傷、堵塞微循環血管,使得局部血運障礙、黏膜修復變慢,引起黏膜充血、水腫,加重感染。黏膜細胞在頭頸部放射治療中的細胞數變化主要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放射治療時的單次劑量,照射方法、面積,射線種類以及照射方法;二是患者自身健康狀況,包括自身抵抗力、抗生素使用情況、患病前吸煙史、口腔衛生情況等[5],故本次研究中囑所有患者保持口腔清潔、健康飲食、禁煙酒。
祖國醫學認為放射性口腔炎屬“口瘡”范疇,由放射線“火熱毒邪”引起[6]。放射線為熱性殺傷劑,長時間、大劑量接受射線照射會導致熱盛蘊結成毒、傷陰灼津,皮膚黏膜失養,患者出現口腔黏膜充血、水腫、潰瘍等,臨床表現為咽干疼痛、聲音嘶啞[7]。因此中醫在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療中始終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則,堅持以清熱解毒治療之。口炎清顆粒由中藥:天冬,麥冬,玄參,金銀花,甘草等組成,具有益氣養陰的功效。其中,天冬具有多種抗菌成分,可有效控制感染;麥冬潤肺養陰;玄參有瀉火解毒、補脾益氣之功;金銀花清氣血熱毒,減輕黏膜水腫;甘草加速潰瘍愈合、增強黏膜防御功能。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的1周末、3周末、5周末、8周末等各階段,服用口炎清顆粒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發病率均較含漱西藥漱口水的患者低,且病情進展慢,口腔黏膜病變程度較低。
綜上所述,口炎清顆粒對鼻咽癌放療患者的放射性口腔炎具有良好的預防控制效果,不僅能減少該疾病的發生,還可減輕病情,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沈紅梅,黃杰,賈立群,等.加味養陰清肺湯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療效及對細胞因子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2,41(24):2469-2471.
[2] 趙麗,沈紅梅.加味養陰清肺湯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護士,2013(2):168-169.
[3] 黃金萍,萬詩燕,洪鷹.苦丁茶冰塊含服預防夏季鼻咽癌放療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9B):57-59.
[4] 龔蕓,陳富超,汪少華,等.口炎清顆粒聯合西帕依固齦液治療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6,31(8):1249-1252.
[5] 龔蕓,張麗,馮澤會,等.口炎清顆粒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療效觀察[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6,34(1):37-40.
[6] 石彧,王志祥,夏靜妮.放射性口腔載膜炎的中醫治療概況[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39-41.
[7] 洪滔.西帕依固齦液聯合口炎清顆粒治療復發性阿弗他潰瘍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4,30(3):431-4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