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
(山東省鄒平縣人民醫院肛腸科,山東 濱州 256200)
--護理研究--
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的護理措施及效果觀察
董美
(山東省鄒平縣人民醫院肛腸科,山東 濱州 256200)
目的分析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70例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納入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以常規護理為基礎行綜合護理,總結歸納兩組患者的最終護理效果。結果經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護理效果更接近預設值,與對照組相比,護理有效率、護理滿意度、臨床癥狀消退時間、SDS、SAS評分更為理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清除各類風險隱患,緩解各種癥狀,讓患者更為安心、滿意,進而促進患者康復。
綜合護理;腸道感染;腸易激綜合征;護理滿意度;SDS;SAS
在發生腸道感染后,易引起腸易激綜合征及多種繼發性病變,其具有較高的發生率,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1]。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腹脹、腹痛、大便性狀改變等癥狀,多因胃腸道動力紊亂、精神因素、內臟感覺異常、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所以盡早對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進行治療至關重要[2]。為了更好確保治療效果,需積極性護理干預,清除各項高危因素,緩解腹痛等癥狀,以促進患者的康復,改善患者預后[3]。本研究以70例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0例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納入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男女比為2.0∶1.5,年齡28~62歲,平均年齡(45.0±16.5)歲,病程1~10 d,平均病程(5.5±1.0)d;觀察組男女比為2.1∶1.4,年齡27~61歲,平均年齡(44.0±16.3)歲,病程1~11 d,平均病程(5.0±1.5)d。患者納入標準:腸道感染、倦怠、乏力、低熱等;②腸、胃感染;③化功能減退;④消化間期移行性復合運動異常等。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腦、肝疾病;②先天性骨髓缺失;③嚴重肺部感染疾病;④病毒性禽流感患者。兩組研究對象各項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評估病情,做好病房的通風、消毒處理;多鼓勵支持患者,幫助患者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飲食注重清淡易消化,適當補充營養,以增強免疫力,促進患者的恢復。
觀察組在常規性護理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心理護理: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因自身病情難免會產生焦慮、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影響患者的康復,所以積極進行護理干預至關重要。講解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生原因、預后、治療方法,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消除患者的顧慮。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講解一些成功案例,以增強患者的恢復信心,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盡量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讓患者安心。
飲食護理:為避免發生腹瀉,禁食辛辣、生冷類刺激性食物,禁食咖啡、酒精、粗纖維類食物;若患者存在便秘,則囑咐患者多飲水,多食用高纖維類、水果、蔬菜、豆類等食物;若患者既存在腹瀉、又存在便秘,則依據患者癥狀及進食反應調整飲食方案。
癥狀護理:若患者存在腹瀉癥狀,則觀察患者大便性狀、次數,做好肛周護理,采用溫水擦凈肛周;若肛周發紅,則給予氧化鋅軟膏涂抹。指導患者適當進行運動,促進胃腸的蠕動,以確保患者排便的通暢。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腹痛、腸鳴音、腹瀉、排便緊迫感等癥狀消失時間進行記錄。
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值與焦慮度和抑郁度程度呈反比。
1.4 評價標準 ①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腹痛、腹瀉等癥狀消失;臨床體征消失時間縮短>50%。有效:患者腹痛、腹瀉等癥狀改善;臨床體征消失時間縮短25%~50%。無效:患者腹痛、腹瀉等癥狀未變或加重;臨床體征消失時間縮短<25%。②滿意度評價標準:應用自制問卷調查表,記錄患者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患者心理狀態、腹痛情況等內容,共10項,滿意1分,一般0.5分,不滿意0分。滿意:分值≥9分;一般:7分<分值<9分;不滿意:分值<6分。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研究對象護理有效率對比 經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護理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護理有效率對比(n)
2.2 研究對象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對象護理滿意度對比(n)
2.3 研究對象臨床體征消退時間對比 經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臨床體征消退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研究對象體征消退時間對比(±s,d)

表3 研究對象體征消退時間對比(±s,d)
P值<0.05<0.05<0.05<0.05項目腹痛腹瀉腸鳴音排便緊迫感對照組(n=35)2.13±0.705.37±2.434.13±2.307.50±2.28觀察組(n=35)1.28±0.513.61±1.402.61±1.025.20±1.91 t值5.8063.7133.5744.575
2.4 研究對象SDS、SAS評分對比 經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SDS、SA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研究對象SAS、SDS評分對比(±s)

表4 研究對象SAS、SDS評分對比(±s)
項目SAS SDS對照組(n=35)護理前56.24±2.7854.33±2.60護理后47.31±4.4047.22±4.48觀察組(n=35)護理前56.17±2.7154.28±2.50護理后30.03±3.1431.18±3.25 t值13.91217.145 P值<0.05<0.05
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大都存在腹瀉、腹痛、大便稠密等癥狀,心情較為低落,所以積極進行護理干預有著重要作用[4]。患者大都對疾病相關知識不夠了解,所以護理人員需加強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相關疾病知識,能夠學會自我預防;飲食與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生之間有著緊密聯系,所以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出個體化的飲食方案,告知患者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飲水,多注意休息,適當進行運動,以更好促進患者的恢復[5]。本研究主要對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的護理措施及效果進行分析,統計了各項護理指標,從相關結果可知,對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可鞏固治療效果,緩解各種癥狀,減輕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的預后。在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患者療效得到提升,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通過調查發現明顯提升,護患關系也由此得到明顯改善。此外,患者臨床體征也得到明顯改善,實踐表明護理干預效果均優于對照組的常規護理。與學者Penny KI,Smith GD[6]相比,存在一致性。學者在其研究中發現,78例患者在面對疾病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不安等心理現象,并對患者進行了心理評估,護士人員發現,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均為嚴重焦慮、抑郁。且經過護士人員研究針對患者心理狀況制定了綜合護理計劃后,患者護理后的SAS和SDS評分均下降,78例患者顯示無焦慮、抑郁現象。與本次研究結果相比,實驗結果具有可靠性,說明在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中,護士人員應該及時注意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利用所學的護理知識和護理管理理論,真正在實踐中發揮自身的作用,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預后質量。
綜上所述,對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可起到較好作用,值得臨床中推廣應用。
[1] 姚娜,魏靜茹,張潔,等.心理護理對于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作用的調查及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2,34(12):1299-1301.
[2] 王玉軍.不同分期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4):20-21.
[3] 王秀梅,鄒玉敏,宋文玲,等.護理干預對改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1):165-166.
[4] 張晶.腸道感染后繼發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護理[J].心理醫生,2016,22(8):189-190.
[5] I Bj?rkman,L Del lenborg,G Ringst r?m,et al.The gendered impact of Ir ritable Bowel Syndrome: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tients'experienc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4,70(6):1334-1343.
[6] Penny KI,Smith GD.The use of data-mining to identify indicators of heal 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2,21(19/20):2761-27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