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現場推進會,就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和關于脫貧攻堅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強化問題導向,拿出真招實招硬招,向最難處聚焦聚力,確保我省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的一條主線,是黨中央領導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是脫貧攻堅的方法論和生命線。這些年,我省認真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對已經取得的成績也不能估計過高,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沾沾自喜。要緊緊扭住“精準”這兩個字用心用力,把扶貧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做得精準、精準、再精準。
第一,思想認識要精準。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做好脫貧攻堅工作,首先必須深化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扎實推進,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貧困地區的發展、牽掛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親自掛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集中推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得到較好落實。同時也要看到,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全省貧困群眾的期望相比,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特別是在思想認識上需要進一步精準、深化。必須深刻認識到,脫貧攻堅是一項極其嚴肅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經常講旗幟鮮明講政治,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能不能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讓貧困群眾徹底擺脫貧困,就是對我們“四個意識”樹得牢不牢、是不是講政治的現實檢驗。必須深刻認識到,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我省確定2016~2017年兩年基本完成脫貧任務,第三年全部兜底完成,后兩年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并建立長效機制。要在有限時間內集中力量打掉貧困的“標”,還要鞏固脫貧的“果”,拔掉貧困的“根”,任務非常艱巨。必須深刻認識到,脫貧攻堅工作形勢復雜嚴峻。經過多年的努力,多數農村貧困人口已經脫貧,但剩下的貧困人口越來越集中,脫貧難度越來越大。我們必須聚焦菏澤和臨沂2個市(貧困人口占全省總數67.9%)、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貧困人口占73.7%)、200個重點扶持鄉鎮(貧困人口占58.4%)、2000個扶貧工作重點村(貧困人口占36.2%)等重點區域,聚焦黃河灘區脫貧與遷建重大工程,聚焦老弱病殘重點貧困群體,拿出更多、更有針對性的實招硬招,聚力解決貧中之貧、堅中之堅、困中之困、難中之難。
第二,貧困底數要精準。摸清貧困人口底數,是脫貧攻堅最基礎的工作,底數清才能立足實際、統籌推進,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做、對癥下藥,真正實現精準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但從省審計廳對全省40個縣脫貧攻堅審計調查和省扶貧辦督查的情況看,底數不清的問題仍然嚴重。脫貧攻堅要想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必須著力解決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目標不準等問題。要明確標準。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貧困人口認定要求和標準,深入開展進村調查,一戶一戶“拿尺子量”,一人一人“用條件卡”,逐一核實、逐一登記,詳細了解家庭收入、貧困原因,真正把底數摸實、摸透、摸到位。要動態調整。既要做到按要求脫貧退出,又要嚴格脫貧退出的審核把關,堅決避免重進度輕實效、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實行嚴格評估,按照脫貧標準驗收、逐戶銷號,做到脫貧到人、群眾認賬。
第三,扶貧措施要精準。精準扶貧關鍵在精準施策,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村施策,針對致貧原因開“藥方”,圍繞貧困需求下“菜單”,真正讓老百姓得到最需要的實惠。去年以來,我省集中推出“1+25+23”扶貧政策措施,實施了“五個一批”工程,下了不少功夫,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很多貧困群眾因此受益或者實現脫貧。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也要回頭看看,我們這些措施是否真正做到了精準施策,是否能夠精準對接貧困群眾需求?不管1+多少,就看實際效果。脫貧了,老百姓得實惠了,就是貨真價實。要把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貧困村發展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的特色種養業。一片果樹、一棚菜、一群羊、幾頭驢,搞好了就能為貧困群眾帶來可觀收益。要把就業扶貧作為重要舉措。除了省內轉移貧困人口外,要根據實際需要,因地制宜建設車間,加強規范管理,發展好、使用好“扶貧車間”,讓貧困人口實現家門口就業。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力度。各級各有關方面要圍繞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實施“五通十有”工程,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補齊短板。各行業扶貧部門新增脫貧攻堅資金主要用于我省深度貧困地區,新增脫貧攻堅項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貧困地區,新增脫貧攻堅舉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貧困地區。要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弱鳥先飛”,貧困地區、貧困群眾首先要有“飛”的意識和“先飛”的行動。要注重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主體意識,發揚自力更生精神,增強脫貧的志氣和決心,激發改變貧困面貌的激情和干勁,想方設法讓貧困群眾對脫貧致富有想法、有干勁。
第四,資金管理使用要精準。扶貧資金是實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資源和重要保障,必須精準使用,確保實效。對扶貧資金,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這必須作為一條最嚴格的紀律。用足用好專項扶持資金。發揮好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積極鼓勵引導社會資金、金融資金跟進,拓寬資金渠道,為精準扶貧提供資金保障。積極推動涉農資金整合。立足“攥緊拳頭辦大事”,將中央、省、市、縣各級安排的涉農資金全部納入統籌整合范圍。不管哪個部門、哪個地方,都不能變著法子在涉農資金整合使用上給縣級“念緊箍咒”“穿小鞋”,對干擾資金整合的要嚴肅追究責任。切實強化資金管理使用。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保命錢”,也是脫貧攻堅的“助推劑”,每一分錢都必須用到貧困群眾脫貧上,決不容忍任何形式的跑冒滴漏。endprint
第五,政策供給要精準。貧困群眾脫貧的標準是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這是脫貧的核心標準,也是扶貧供給的關鍵領域。必須根據實際脫貧需求,拿出“繡花”功夫,細化完善政策,優化政策供給,把各項幫扶措施再往深處落、往實處做,讓貧困群眾真正有獲得感、幸福感。著力解決好“看病難”問題。繼續落實好“兩免兩減半”“先診療、后付費”等政策,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讓他們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掉隊。著力解決好“上學難”問題。建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資助政策體系,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一個不少、一個不漏。著力解決好住房安全問題。安居才能樂業,脫貧必先安居。推進危房改造要堅持通盤考慮,“能固則固,能建則建,能養則養,能租則租,能保則保”,針對具體情況想辦法、定方案,不搞一刀切、簡單化。要著力解決好“養老難”問題。對貧困老年人一定要實施孝善養老扶貧,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引導子女自覺履行贍養義務,樹立良好家風,促進家庭老少和順。
第六,責任落實要精準。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必須放到“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統攬全局”的位置上來,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下真功夫、硬功夫,如期保質保量完成這項工作。一要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切實負起責任、全力以赴、擔當作為。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要落實好聯系20個重點縣制度,帶頭到聯系縣蹲點扶貧、解剖麻雀、解決問題。市縣書記、市縣長要當好“扶貧書記”“扶貧市縣長”,拿出足夠的精力統攬脫貧攻堅,既要自己重視也要傳導壓力,既要指揮部署也要親臨一線,統籌做好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等各項工作。鄉鎮黨委書記要帶領班子成員沉下去、深下去,把各方面脫貧攻堅的項目、資金組織好實施好,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戶、幫扶到人。要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支部建設。村支部書記要發揮好“領頭羊”的作用,發揚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寧肯自己掉上幾斤肉,也要讓群眾走上致富路。二要嚴格落實部門責任。脫貧攻堅戰是一場“大合唱”“大決戰”,需要發動各部門積極支持、共同參與。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是行業扶貧的“主力軍”,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細化分解任務,強化措施落實,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放、資源下沉,齊心協力、協調配合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扶貧系統是脫貧攻堅的“參謀部”,要重點抓思路謀劃、抓規劃設計、抓政策運籌、抓協調動員、抓督促檢查,合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三要嚴格落實社會責任。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參與脫貧攻堅,有錢的出錢,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促進社會各方面資源、資金流向貧困人口,匯聚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第七,監督保障要精準。脫貧攻堅是倒計時的任務,等不得、拖不得,要讓脫貧攻堅“軍令狀”更好激發正向作用,一錘接著一錘敲,就必須發揮好巡視巡察、紀檢監察、檢察、審計、媒體、群眾等各個方面的監督作用,推動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在巡視巡察監督上,把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集中對脫貧任務比較重的20個縣開展巡視,發揮好巡視這個“利器”的作用,發現不了問題是失職,發現問題不報告是瀆職。在督查審計上,要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推進情況視頻會議的主題之一,市、縣委書記和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上講臺,找問題,談打算,亮措施。要狠抓日常督查,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逐一列出清單建立臺賬,逐一整改銷號。今年對有脫貧任務縣區實現審計全覆蓋。聯合開展好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推動陽光扶貧、廉潔扶貧。在監督執紀上,要瞪大眼睛、拉長耳朵,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嚴懲不貸。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對扶貧工作不務實不扎實、脫貧結果不真實、發現問題不整改的要嚴肅追責問責,使脫貧成效讓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檢驗,確保黨的好政策落到實處。
第八,考核問責要精準。考核評估既是明確脫貧實效導向的“指揮棒”,也是檢驗脫貧質量的“質檢儀”,更是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的“推進器”。要以中央考核為標尺,完善我省的考核機制,以脫貧實效為導向,健全評估機制,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學有效、符合實際,進而有力督促各地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工作成效。在考核過程中,要敢于較真碰硬,不能走過場,不能一團和氣。要通過較真碰硬的考核問責,樹導向、嚴規矩、壓責任,讓真干假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讓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說假話大話空話的人付出代價。
(此文為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家義
在全省脫貧攻堅推進會上的講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