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紀宣
編者按: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本應為貧困群眾解難救急,專款專用,但在這起中央紀委重點督辦的案件中,卻搖身一變成為“勞務費”“驗收費”“授課費”,裝入某縣扶貧辦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口袋里。盡管一些人企圖以集體研究的形式讓事情“合法化”,仍然不能掩蓋挪用扶貧資金的違規違紀本質。
財政專項扶貧項目資金報銷有正規發票,報銷事項由集體研究審議……這些表面看起來符合“程序”的扶貧項目資金支付,實則暗藏貓膩。2015年6月,財政部開展涉農資金專項整治行動,發現貴州省織金縣扶貧辦存在挪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發放津補貼、購買辦公用品等問題,并將問題線索轉交中央紀委。在中央紀委重點督辦下,貴州省、市、縣三級紀檢監察機關層層發力,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經查實,2012年至2014年期間,織金縣扶貧辦先后多次挪用基期調查費、項目管理費、建檔立卡工作經費、獎勵經費、小額運作費等財政扶貧資金211萬元。其中,以工作補助、伙食補助、績效考核、體檢費及歌詠比賽服裝費等名目發放津貼補貼95.31萬元,購買公務用車和辦公用品、裝修辦公室等70.92萬元。
對扶貧項目完成情況進行驗收,本是扶貧辦的工作職責。但時任織金縣扶貧辦主任郝勇認為,“下屬很辛苦,領導需要‘體恤下屬。”經他審簽同意,縣扶貧辦從項目管理費中每年給13名工作人員每人1000元“驗收費”,他自己“理所當然”也在發放人員名單內。另外,還給予扶貧辦工作人員郭某等11人2012年核桃扶貧項目“驗收費”16500元、朱某等5人2013年核桃扶貧項目“驗收費”99867.9元。
對貧困人口建檔立卡,也是扶貧辦的工作職責,并需要相關部門、鄉鎮配合工作。借此“機會”,織金縣扶貧辦推出“獎勵機制”,從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經費中列支縣扶貧辦和鄉鎮工作人員的所謂“辛苦費”。2013年12月16日,時任縣扶貧辦黨組書記陽旭召集黨組會議,縣扶貧辦主任郝勇、副主任郭先、縣紀委第四紀工委書記李春雨參加,經郝勇審核簽字同意后,從建檔立卡科目中為縣扶貧辦工作人員周某等7人和34名鄉鎮工作人員分別列支了建檔立卡工作經費78096元、51904元。
嘗到“利益均沾”的甜頭后,織金縣扶貧辦變本加厲,挪用扶貧資金更加花樣繁多。借編制扶貧攻堅規劃等工作,給工作人員發放“勞務費”;聘請無培訓資質的單位開展農業產業技能等培訓,違規開支扶貧培訓經費,作為回報,培訓單位向縣扶貧辦等部門人員發放“授課費”;甚至連參加縣里組織的“七一”歌詠比賽、給干部體檢等,都要從財政扶貧經費中“分一杯羹”。
2016年7月,織金縣紀委、監察局分別給予縣扶貧辦原主任郝勇黨內嚴重警告、行政降級處分,原黨組書記、主任陽旭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免職,原黨組成員、副主任郭先黨內嚴重警告、行政降級處分,縣紀委第四紀工委書記李春雨黨內警告處分。畢節市紀委對該案追究領導責任,給予原分管織金縣扶貧辦的副縣長郭太輝黨內警告處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