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職業技能競賽對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和技術創新的引領作用、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考核作用、對技能教學水準的保障作用以及對專業建設和教學質量提高的促進作用等,并基于以上作用進一步探討如何以技能競賽為契機定期開展校級技能比賽、促雙師型隊伍建設、把準專業發展脈搏,進而推動專業的建設發展。
【關鍵詞】職業技能競賽 促進教學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9B-0020-02
舉辦中等職業學校技能競賽,是對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是一項促進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創新制度設計和選拔技能人才的重要體現。每年舉辦一次的全國職業技能競賽、職業學校技能競賽的定位是將技能競賽和專業教學結合、個人發展和團隊合作結合,其意義在于不斷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水平,有效創新職業教育制度和規范職業技能培養方式,擴大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實現專業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一、職業技能競賽對教學改革的作用
根據行業標準的相關要求以及醫院的要求,職業技能競賽要進行賽項設計,通過競賽的主要內容來對選手的職業綜合能力進行考查,通過分析賽事的終極目標,促進專業教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職業技能競賽對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和技術創新起引領作用。職業技能競賽因是利用高端技術不斷推進行業發展,故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示范意義,能夠有效體現目前職業技能和行業領域的主要需求,同時也為教學的專業性注入了新的內涵。因此學校根據競賽的要求,對專業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方法進行合理調整。定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職業學校技能競賽,正是根據“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相關要求,向全社會展示職業教育的經驗,進一步帶動職業學校實現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二)職業技能競賽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技能競賽注重選手的綜合能力的考查,并不只是考驗選手的某一項能力。“德行天下,技走人生”,選手只有出色的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具備綜合性的素質,包括臨場應變能力、心理素養、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技能競賽對于選手來說,是一次技能的考驗,同時也是一次展示團隊合作的機會和綜合能力的考驗。技能比賽的專業劃分呈現出細致化的發展趨勢,單靠一個人的力量無法應對激烈的競爭,只有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夠在挑戰中取得勝利。
(三)以技能競賽推進專業改革,促進專業建設。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職業學校的競爭也在加劇。職業技能競賽引領職業教育教學發展的方向,通過深入研究競賽的相關情況和學校人才培養要求,確定專業定位,完善專業建設,構造具有特色的專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從整體上不斷完善專業化程度建設,因此職業技能競賽,不僅能夠促進職業學校的改革,而且能夠促進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
(四)以競賽加強雙師隊伍建設,保障技能教學水準。從專業教師的角度來分析,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在大賽中不斷進行專業技能的考驗。學校在教師考核體系中,也將教師參加技能大賽的成績作為考核指標,并在此基礎上確定職稱晉升的重要評價標準。特別是對于新的年輕教師,在技能競賽過程中能夠促進他們的專業素養和能力的發展。經過多次職業技能大賽的鍛煉,職業學校的教師團隊必然會形成技術精湛的精英骨干力量。職業學校可以利用組建名師工作室和競賽辦公室的方法,加大指導技能大賽的研究力度,并深入分析職業大賽的相關內容,深入探索教學改革。通過教授和名師擴大對教學改革理念的宣傳,推廣成功的教學經驗和成果,帶領其他教師,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從整體上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相關教學能力。
(五)以競賽檢驗技能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技能競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測驗學校的專業教學水平,規范教學評價標準,學校因此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評價體系,可以采取教師自查、系部普查、教務抽查等方式,并借助督導巡查的輔助方式,雙管齊下監控課程建設的情況、監控人才在培養過程中的質量問題,最大限度地消除不正當教學行為。從而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個人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
二、以技能競賽為契機推動專業建設發展的策略
學校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根據職業教育技能競賽的相關制度進行設計,要將重點放在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方面。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完善教師隊伍的培養,要結合時代進步的相關要求,不斷促進學校專業建設的發展和進步。
(一)定期開展校級技能比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具體如下:
1.以校級競賽促進實訓教學。一是通過在學校開展專業技能的相關競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教師利用實訓教學法和技能競賽,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通過不斷創新和改革教學方法,讓技能競賽具有多樣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等特點,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幫助他們查資料、進實訓室和下醫院,讓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能夠不斷進行技能培訓。三是學生參加競賽取得的成績,作為評斷優秀班級的依據,同時也代表教師的教學成績,并為獲獎學生頒發榮譽證書,優先推薦實習崗位,通過這種模式,能夠有效確保順利開展教學活動。
2.加大對優秀生的重點培訓力度。為了從整體上提高畢業生素質,就要充分發揮當前實訓設備和教師網資源的作用,利用這些優勢組織在技能競賽中的獲獎學生,充分利用課外和節假日時間組建技能培訓班,不斷提高這些優秀學生的各項技能。培訓的內容重點放在相關專業的職業技能方面,參加培訓的學生,在回到班級后帶領其他學生學習專業技能,這樣能夠有效緩解教師的壓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整體性的技能水平。
3.積極組織優秀學生參加高水平的技能競賽。對于那些可以參加培訓的優秀學生,通過組織集訓,提高他們的技能競賽水平,給他們創造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的機會,幫助他們掌握優秀的職業技能,不斷提高職業教育水平。
(二)以賽促專業建設,以賽促雙師型隊伍成長。具體如下:
1.以賽促教,加速骨干教師素質的提高。在學校教育中,學校的骨干教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職業學校也是如此。輔導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過程,通過備戰比賽,幫助教師分析比賽規則,以便于他們幫助學生制訂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為學生樹立執著、毅力、信心、努力等精神信念,在此期間,不僅可以實現輔導教師自身的不斷學習,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不斷塑造思想品質。
2.促使教師與學生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與理論水平才能夠真正提高教學質量。職業教育的時代性特點比較強,根據醫院的要求設立學習內容,保障學生提高就業率,通過競賽,還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充分發揮各方面力量,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特別是護理專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護理能力要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職業學校中的護理專業可以組織一些學生在培訓后到省級參加競賽,通過技能競賽有效促進專業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將技能競賽作為職業發展的引路標識,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也能夠促進教師專業教學技能的提高。
3.通過組織技能比賽,加強與醫院的技術合作。護理專業學生的成長與實習是分不開的,學校加強與醫院的合作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護理水平。2013 年學校舉辦了一次選拔賽,是關于護理專業的學生技能比賽,在比賽中學生盡情展示了自己的護理專業知識。而且學校專門在醫院中聘請一些護理方面的專家學者,經過討論制定競賽的內容和相關規則,并加大組織學校和醫院的交流力度,不斷擴大教學和實踐內容相結合的范圍,學習醫院先進經驗,明確專業發展方向,學校和醫院實現有效配合,能夠幫助我們探索新的途徑,進一步增強了學校的專業建設的時代感和時效性。
(三)及時學習競賽規程,把準專業發展脈搏,提高專業教學質量。技能競賽屬于社會性活動的一種,面向全社會開放,集中體現了對高技能和新技術方面的要求,從競賽內容的角度進行分析,重點在于建立一個職業標準化的憑條,根據職業標準的相關要求,制定實際執行的相關方案和技能理論以及操作章程。根據我國最新職業技能標準,制訂競賽試題,同時保障這些試題貼近臨床實際,在競賽的環節中,不僅包括新知識和新技術,同時還能夠體現出學生實際的技能水平,能夠根據職業教育教學內容改革的要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針對性、實用性和操作性等。此外,利用技能競賽,還可以實現對優秀學生的重點培養,從而實現專業的良性建設,妥善處理精英教育和成功教育之間存在的問題,培養出一大批專業理論和實操技能過硬的雙師型教師。
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一方面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同時缺乏專業性的教學設施條件,再加上受到教師自身專業技能的影響,重理論教學和考試、忽略實際操作技能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些問題對于培養學生的技能和綜合素質造成很大的制約。通過開展技能競賽,能夠對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造成極大的沖擊,促使他們走上職業教學內容改革的道路,促進教學目標的不斷明確,加強校企結合、技能訓練和創新模式培養的理念,對發展中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 偉,王曉敏.國外職業技能培訓與啟示[J].繼續教育研究,2010(2)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徐騰飛.工學結合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4]張 娜.以職業技能競賽為載體,構建高職實訓新平臺——以南洋職業技術學院技能競賽體系為個案[J].中外教育研究,2009(11)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5年廣西職業教育改革立項項目課題“職業技能大賽對中職護理專業教學改革意義與實踐研究”(GXZZJG2015B209)成果論文。
【作者簡介】韋柳華(1982— ),女,廣西河池都安人,大學本科學歷,河池市衛生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基礎護理教學、護理禮儀、老年護理教學。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