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陳 凡
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創新創業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高職教育與生產一線結合緊密,具有非常多的創業機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多高職院校也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創業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創業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創新精神為目標,使學生能像企業家一樣去思考。在創業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各種問題的存在阻礙了創業教育的成果轉化率,創業教育現狀是開花多,結果少。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關注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發現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的創業實踐是關鍵問題,存在許多障礙。我校汽修專業在創業實踐教育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一定效果,一些學生已經創業成功或成為企業主管。因此,本文根據我校汽修專業的創業教育實踐情況,介紹開展創業教育的一些具體措施,供廣大職業教育同行參考借鑒。
目前創業教育主要由學生工作部門和思政部門組織完成,少數專業老師參與,以創業大賽為主要載體,并在基礎課程中加入了創業教育的內容。總體而言,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不夠緊密,并且創業教育仍是以知識教育為主,實踐環節有待加強。
很多創業大賽的項目盡管創業方案包含有市場預測、可行性研究和風險評估等方面的內容,但在真實的創業中,尚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另外,學生由于年齡所限,對社會和行業的了解尚不夠充分,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技能也不足以完全支撐其創業。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認識都還不完全明確,更遑論對行業狀況的認識了。在這些現實情況下,創業教育雖如火如荼,但創業成功率仍然較低,高校創業大賽轉化為實際創業的成功案例也較少,甚至一些創業大賽的一等獎都放棄寶貴的創業基金,不去創業而最終選擇就業。
創業教育不僅需要有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需要相關行業的工作經歷。僅靠書本上的學習或課堂上的培訓是無法滿足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所需的行業企業經歷的。另外,選擇和培養優秀的創業導師是創業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現有的創業指導教師多是由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或輔導員擔任的,在創業技能方面存在欠缺之處,導致創業形式單一、創業教育與實踐脫離等諸多問題。
創業教育的許多內容,包括創業項目選擇、創業計劃制定、創業團隊組建、資金籌集、企業開辦運營等都需要在具體實踐中才能有真實體驗和提高,這都離不開專業層面上的支撐。另外,不同行業的創業環境也有所不同,只有充分利用專業教學資源,才能提高創業教育質量。因此,應建立基于專業或行業特點的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創業包括生存型創業、機會型創業、模仿型創業、創意型創業等,大多數創業不一定需要創新。相反,很多創業方案看起來很美,但與當前汽車后市場客戶的實際需求相脫節,最終導致在創業實踐中失敗。因此,高職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并非一定要有技術創新,對汽車后市場的了解程度和實踐能力尤為重要,一定要結合自身餓特點,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為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創業教育思路。
(1)結合汽車后市場特點,選擇合適的創業方向。汽車后市場企業類型眾多,但比較適合學生早期創業的方向主要是快修店、美容店和互聯網+等。職業院校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某一個作為創業方向。隨著家用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不少大型社區均有適合汽車后市場創業投資的機會。快修店創業項目相比洗車、美容、汽車保養而言,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且投資不大,比較適合汽修專業學生創業。因此職業院校學生可選擇快修店作為創業的起步方向。另外,目前快修店已有較為穩定成熟的創業方案案例,這可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2)由有豐富企業經歷的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創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行業認知和發展規劃等都需要有深諳汽車后市場現狀與發展的本專業人員進行具體的指導。因此,職業院校應建立創業名師工作室,由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作為創業指導老師,帶領學生研發和實施創業項目。將創業名師工作室發展成為創業孵化器,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技能,也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進入創業名師工作室的教師,應具有豐富的企業一線工作經驗,還需要具有管理崗位的工作經歷,這樣才能夠在平時交流學習中,將工作經驗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技能和企業管理知識。
(3)開展以社團為中心的學生校內創業教育。從以往的統計數據來看,大部分學生是沒有創業興趣或缺乏創業能力的,因此創業教育應針對部分具有創業特質的學生展開,將這一部分學生集中起來,群策群力,能夠收到良好的創業教育效果。為此,職業院校可以設立學生創業社團或創業協會,集中活動地點和活動時間,開展創業技能訓練和創業培訓,選擇核心成員作為創業教育培養重點對象,充分發揮創業成功者的示范引領作用,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同時還可開展舉辦多種多樣的創業沙龍,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并不斷在學生創業社團中形成創業文化。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將企業運作模式和商業運營手段融合到學生創業社團中,使學生盡早了解、適應企業的運營環境。
(4)建立校內創業環境。現在,學生在學校內有很多接受創業培訓的機會,但這些創業培訓多為空中樓閣。創業培訓必須要有實踐,有條件的話,職業院校也應該為學生提供有關創業的體驗環境,可利用現有的實訓設施設備,以對外開展技術服務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類似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創業教育引導方法。利用學校設施設備搭建校內創業體驗環境,可為學生提供了解企業運營過程和人際交往的平臺,使學生具備成為企業管理者的各項能力。
(5)做好校內外創業教育的銜接。根據跟蹤調查情況,我校汽修專業學生創業一般是在畢業后3年左右,此時學生已經具備較為豐富的社會經歷和維修經驗。因此,創業教育不能急于求成,教師要保持和已畢業學生的聯系,尤其是創業成功的校友,搭建在校生和畢業生溝通聯絡的通道,互惠互助,形成校內外合作開展創業教育的環境。可以請創業成功的校友來校開展創業講座,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指導幫助在校生樹立創業意識,還可以將創業成功的企業設為汽修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從而達到互利雙贏的局面。在經過幾年的積累后,即可形成良性循環的內外創業環境,由此打通校內外創業銜接,使學生的創業能夠真正落地生根。
我校汽修專業近年來扎實開展創業教育實踐,具體在以下幾方面作出了努力。
(1)建立校內創業教育實踐平臺。以學生社團——汽車維修協會為基礎,選拔汽修專業的優秀學生和其他汽車愛好者加入該協會,以汽修實訓車間為協會基地。汽車維修協會指導教師為原汽車4S店維修車間主管,有多年企業實踐和管理經驗。汽修實訓車間對外開展技術服務,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按照快修店的模式專門開辟場地,教師帶領學生對校內教師車輛進行維護和修理,目前已經能夠完成的項目有汽車美容、汽車保養、電器維修、故障診斷、制動轉向和懸架維修、發動機中小修等。每天的維修工作量完全達到了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目的。汽修實訓車間按企業模式運營,客戶接待、車輛維護修理和其他日常經營管理等均由學生具體負責,教師主要進行監管和指導。在校內實踐階段,通過觀察可以尋找比較優秀的學生,作為重點的創業培養對象。這些學生,經過約1年的實踐訓練,一般能夠獨立完成快修店的主要工作項目,具備了快修店初創階段的基本工作技能。
除此之外,學校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創業大賽,帶領學生針對快修店項目作市場調研,撰寫市場調研報告和創業大賽申報書,通過這些過程,使學生對創業規劃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從該項目鍛煉出來的學生,有一些已經創業,未創業的學生其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的能力也明顯強于其他學生。
(2)加強校內外互動。在學生校外頂崗實習期間,學校與關系較為密切的汽車維修企業合作,安排重點學生到合適的崗位鍛煉,主要鍛煉學生的各方面實踐能力,包括企業運營管理、汽車維修、客戶管理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為以后的獨立創業作準備。由于學生的想法較多,期望較高,必須加以正確引導,避免使學生因為挫折而退縮,因此創業指導教師定期跟蹤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幫助學生解決工作上的困難。創業是一項社會化特別強的活動,為此,學校組織了各年級畢業的校友加入創業交流群,大家互相交流心得,經常組織各項活動,加強聯系和溝通。學校還邀請創業成功的校友經常回校與在校生交流創業心得體會,形成良性循環,增強創業團隊力量。學校還要求專業教師經常了解當地各項創業的優惠政策和企業經營等的一些具體手續,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幫助。
一是要逐步建立基于創業教育的汽修專業課程體系。具體而言,在專業技能方面要求能夠掌握汽車維護與常見維修作業基本流程,所設置的課程包括《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子電氣設備》《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汽車檢測與診斷》等。在創業能力方面要求能夠掌握汽車后市場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所設置的專業課程有《汽車服務企業管理》《汽車配件管理》《汽車車身維修》《汽車保險與理賠》等。二是要完善創業教育實踐平臺體制機制建設,建成學生創業孵化器,實行常態化管理,吸納更多的學生參與創業教育實踐,將創業教育實踐融合到日常教學之中。
總之,創業教育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對提升社會活力,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在創業教育中,實踐是最為困難的一個環節,但只有實踐才是真正的創業教育。在創業教育的實踐中,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其貼近生產一線的特點,將創業教育融入實訓實習中。唯有創業教育的理論與有效實踐相結合,才能為學生的創業鋪設一條成功之路。
廣東省汽車教指委課題——高職汽修專業學生創業訓練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為QCJZW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