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波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淺析重卡研發體系建設
王富波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為快速響應市場客戶需求,結合重卡產品開發需求特點,文章提出了研發體系建設的要點,實現了研發過程各個階段全方位的管控。
客戶需求;重卡;體系
CLC NO.: U471.2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01-83-03
中國地域遼闊、區域經濟和交通狀況差異明顯、用戶群體各異,市場變化快,客戶個性化需求多,區域產品需求琳瑯滿目,要在國內這個巨大的重卡環境中成長十分艱難。重卡產品因為市場變化快、用戶個性化需求多以及政策法規等諸多因素,導致市場對于新產品的需求比較緊急,整體而言,重卡產品開發需求存在以下特點:
1.1 區域政策法規多樣
計重收費政策和國四排放政策的執行力度在逐步加強,政策性的、輕量化的車型層出不窮,車輛的技術狀態必須符合國家以及地方的相應法規,但由于地方性的政策也在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而變化,再加上地方政策的執行力度等方面的原因,影響了重卡產品的市場拓展。
1.2 用戶個性化需求多
重卡產品是生產資料,是用戶用來做運輸掙錢的設備,用戶的利益體現在單次拉載量、運輸效率、油耗大小、車輛維修成本、車輛出勤率、購車成本、使用舒適性以及隱性損失等方面。鑒于以上各種因素,在不同的環境下需要具有不同的產品組合方案,才能使用戶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從而形成了用戶超強的個性化需求。
1.3 產品品種的復雜
重卡產品自身結構復雜,其主要總成件的型號、廠家和技術狀態的種類也比較較多,如:駕駛室、發動機、變速箱、前橋、后橋、車架等。以我公司的主銷的重卡產品6×2載貨車為例,按照我公司現有的總成件資源來說(競品的配套件資源更加豐富),共有3款駕駛室,12款發動機(2個發動機品牌,2種國三發動機技術路線,3個發動機功率段),6款變速箱……,按照排列組合計算方法,理論上共計有1600多種產品。可以肯定的是,這1600多種6×2載貨車的每一種都會有相應的用戶群體。重卡產品基本可以分為的5大系列——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攪拌車以及專用車,再結合不同的驅動型式,重卡產品數量的繁多就可想而之。
1.4 使用情況復雜
我國地域廣大,東西和南北長度均超過5000公里,涵蓋的氣候及地貌特征相當繁多。同時,我國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北方,農產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工業品主要在東部沿海,因此不同貨物在全國各省市之間的運輸必然導致重卡狀態的千差萬別。
結合復雜的市場環境、江淮重卡自身資源特點,基于對產品開發質量、成本、周期的綜合考慮,直面市場壓力,建立重卡的研發體系。
2.1 市場研究體系
以客戶需求為關注焦點,建立以“技術經理”為主導的市場研究機制,安排優秀的技術人員分別到安徽、山東、江西、滬浙等重點市場進行調研支持,扎根市場一線,緊抓市場脈搏,有效推進區域市場研究,深入分析區域因素(使用工況、路況條件、用途、用戶購車習慣和使用習慣、拉載量、區域政策),從而為精準開發區域產品和申報公告提供依據、并最終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區域產品組合和公告組合,形成“好、準、快”的產品開發優勢。
2.2 產品開發管理體系
2.2.1 新產品項目制管理
根據基于MCU的項目管理理念和江淮NAM流程,結合重卡產品開發實際,分解重卡新產品的研發過程,建立規范的、并行的產品開發流程,由項目經理統籌管控的從產品立項到市場跟蹤的并行模式。如圖1所示:
在產品研發項目立項之前,需要和客戶多次溝通,在多方參與的情況下進行項目立項可行性評審工作,并進行訂單式確認。在項目確定后需要確定整個項目的人員組成,項目由不同部門的專業人員構成項目團隊,研制人員的具體工作由其所在項目中的角色來決定,分別包含訂單、工藝、供管、采購、生產、質量等產品研發各環節人員,下發項目研發計劃,確定各部門參與的具體人員和各部門在項目上的工作節點。各部門將以項目開發計劃作為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由項目經理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價。這其中應用同步工程,將專用件要貨納入研發過程并行推進,以手工訂單的形式進行風險管控,有效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2013年,重卡變型變動產品開發周期同比平均縮短10天以上。
提出產品直通率的概念,提高產品設計質量和試制效率,以項目制拉動設計質量的提升,形成不斷改進、不斷提升的螺旋式上升模式。
2.2.2 新產品預排產機制
為合理安排新產品試制資源,緩解現場工藝和制造壓力,由技術部門牽頭,每周一組織訂單、供管、采購、生產召開新產品預排產對接會,提前對接新產品資源準備情況。通過“新產品預排產機制”,提高了新產品拉產效率。平均每月拉產新產品由12-14個提升為30個以上,新產品入庫周期同比提升20%。
2.2.3 TS16949體系工具引進
為貫徹落實“敬客經營,服務銷車”的理念,深入推進TS16949體系標準,使問題改進回歸至體系、制度、流程,加強體系文件的適宜性和執行效果,增強公司各過程運行有效性和績效,強化人員體系標準意識,提升人員知識水平和職業化素養,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促進實物質量的提升,持續追求卓越。引進TS16949體系工具做好項目策劃、設計預防和質量管控。APQP(產品質量先期策劃)作為TS五大工具之一,是在新產品投入市場以前,用來確定和制定確保生產某具體產品或系列產品使顧客滿意所采取的一種結構化過程的方法。結合自身使用特點及FMEA的使用,創新推進設計防錯卡機制。在實施過程中應用FMEA、MSA、SPC分析工具減少過程損失,在量產階段應用PPAP保證零部件的供應質量,最終實現“以最低的成本、及時提供優質產品”。各設計分組建立設計問題庫,選擇易錯問題形成分組設計防錯卡。
2.2.4 協同研發體系
產品質量的提升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動力,70%-80%產品質量決定于設計的早期階段,而將優秀的協作供應商或者科研單位納入研發階段進行共同設計將有助于改善成本和質量、加快產品開發的速度、降低開發周期,以最低的成本創造最高效益,滿足日漸提升的客戶需求。
參照設計鏈參考模型(DCORM),建立協同開發模型架構,從三個層次規范了協同單位參與產品開發或專項項目的步驟和應用方法。第一層——協同開發運營模式,明確企業戰略和產品規劃,確定具體產品開發目標;第二層——協同開發流程模式,明確協同設計環境下流程各節點的介入時機和工作內容;第三層——協同開發作業模式,明確流程模式下作業方式,詳細規定協同開發過程中的工作互動。
2.3 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重卡產品開發過程的質量信息傳遞渠道,通過三“場”(市場、現場、試驗場)進行有效支撐,形成產品開發與市場需求的聯動效應。執行全流程的產品考核,同時建立低級問題的考核機制,設立設計紅線,形成嚴謹的研發作風。完善反饋整改循環,將問題的整改納入FMEA分析。
2.3.1 市場問題快速處理
通過客戶服務部、質量管理部和市場保持渠道暢通,建立快速反饋機制針對重點建立專項,聯合供應商,各個擊破。設計人員駐點客戶服務部,對DMS系統故障數據進行梳理分析,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對于歷史市場問題進行復查及潛在失效模式分析,做好風險管控。針對重點問題立項攻關,提升產品品質。從服務終端建立與客戶的溝通機制,通過駐點服務站、市場問題調研、DMS信息梳理分析,打造了一支技術與服務雙重身份的服務經理隊伍,增強服務能力,提升客戶滿意度。
2.3.2 現場問題跟線解決
嚴把設計、首裝評審關,降低設計問題數;現時、現地、現物解決現場問題并做好問題整改管控臺帳。為提高總裝線的生產效率,及時有效的解決各類設計問題,有效控制生產異常,支持現場高產,安排技術人員跟線,每日收集現場出現的設計問題及難裝配問題。對當天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
2.3.3 試驗場問題分類分析
建立試驗問題快速反饋機制,形成“試驗問題管控臺賬”,分類處理,專人管控,確保試驗問題及時有效處理,并制定有效措施,并舉一反三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
依托更加靈活的研發體系,重卡產品的開發由“被動性”轉向了“主動性”,產品開發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變型、變動產品基本可以實現在一月之內推向市場,對快速占領市場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 企業研究院技術研發體系構建的理論和實踐[J].神華科技,2012(05).
[2] 白思俊主編::現代項目管理上中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system of heavy truck
Wang Fubo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Anhui Hefei 230601)
A In order to respond quickly to market customer demand,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truck products,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the key point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ystem, and realize the full range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t each stage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Customer demand; Heavy truck; System
U471.21
A
A1671-7988(2017)01-83-03
10.16638/j.cnki.1671-7988.2017.01.031
王富波,男,現就職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