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如
(和睦家門診部 廣東 廣州 510600)
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的效果對比
張雙如
(和睦家門診部 廣東 廣州 510600)
目的對比分析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評價。方法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和睦家門診部收治的52例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入院順序分A組和B組,各26例。A組接受雷貝拉唑治療,B組患者接受奧美拉唑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A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B組(96.15%比76.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雷貝拉唑的治療效果優于奧美拉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消化性潰瘍;老年;奧美拉唑;雷貝拉唑
消化性潰瘍包括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由于消化性潰瘍的形成同胃酸、胃蛋白酶存在一定關系得名[1]。相較于糜爛,潰瘍是黏膜損害程度超過黏膜肌層。老年消化性潰瘍病情多比年輕患者嚴重,臨床癥狀不典型,易出現并發癥[2]。消化性潰瘍的早期發現與治療是挽救老年患者生命的關鍵。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雷貝拉唑和奧美拉唑對消化性潰瘍進行治療。其中雷貝拉唑會有頭痛、腹瀉以及惡心等不良反應,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休克、血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粒細胞缺乏、血小板降低以及視力障礙等嚴重副作用;奧美拉唑會有口干、惡心、腹脹、便秘、腹瀉、頭暈、嗜睡、失眠、外周神經炎等不良反應,長期服用會導致萎縮性胃炎、維生素B12缺乏,甚至致癌。本研究選取52例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組對比,對比分析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評價。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和睦家門診部收治的52例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入院順序分A組和B組,各26例。其中A組患者年齡60~80歲,平均(70.03±2.71)歲;病程5個月~5 a,平均(2.11±0.53)a;十二指腸潰瘍14例,胃潰瘍10例,復合性潰瘍2例;體質量46~72 kg;長期吸煙13例,長期飲酒12例,長期進食辛辣食物8例;周期疼痛5例,長期疼痛6例。B組患者年齡61~79歲,平均(70.11±2.68)歲;病程6個月~5 a,平均(2.27±0.49)a;十二指腸潰瘍13例,胃潰瘍12例,復合性潰瘍1例;體質量45~73 kg;長期吸煙12例,長期飲酒11例,長期進食辛辣食物7例;周期疼痛6例,長期疼痛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B組接受奧美拉唑治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20 mg/次,2次/d,口服,1周后改為1次/d,再持續口服2周。A組接受雷貝拉唑治療: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20 mg/次,2次/d,口服,1周后改為1次/d,再持續口服2周。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評價標準[3]: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均全部消失,在纖維胃鏡的直視下發現消化道的潰瘍面有瘢痕組織出現,在停止用藥后3周后未復發為顯效;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均明顯改善,在纖維胃鏡的直視下發現消化道的潰瘍面減少50%,部分愈合為有效;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均發生顯著變化為無效。不良反應包括頭痛、惡心、腹脹、食欲減退等。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效果A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B組(96.15%比76.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或者胃潰瘍患者中,周圍黏膜通常都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應用非甾體消炎藥,可抑制環氧化酶活性,對胃、十二指腸的黏膜前列腺素合成產生干擾,導致前列腺素對黏膜細胞保護作用喪失。潰瘍只發生于同胃酸接觸黏膜,因此通過抑制胃酸分泌可促進潰瘍愈合,說明胃酸是致病因素之一。遺傳因素、應激、心理因素、常進行辛辣食物以及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食物、常吸煙飲酒也是致病因素[4]。
對于消化性潰瘍來說,其發病機制比較復雜,損傷到黏膜侵襲力和黏膜自身防御力間抗衡是主要表現。而黏膜侵襲力是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以胃酸尤為突出,同時胃蛋白酶活性同胃酸濃度相關;黏膜防御力減弱是黏液的HCO3-屏障被破壞、血液循環發生改變、前列腺素水平下降、胃十二指腸的運動功能發生異常。在消化性潰瘍形成過程中,胃酸和胃蛋白酶起決定性作用。胃排空過快及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是形成十二指腸潰瘍的基礎;形成胃潰瘍的條件是胃黏膜屏障被破壞、十二指腸液反流以及胃幽門的運動功能減弱[5]。
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能夠選擇性的對H+-K+-ATP酶活性產生抑制,進而控制患者胃部酸性物質的分泌。膽堿、組胺、食物等因素易導致胃部大量分泌酸性物質,奧美拉唑具有很強的抑酸功能,對患者潰瘍位置可長時間起作用,使胃部酸性物質分泌得到有效抑制[6]。奧美拉唑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痙攣現象,加強血流灌注,增加胃內pH值,促進血小板聚集。對于機體可有效降低炎癥干擾,其作用時間長,促進潰瘍愈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雷貝拉唑是新一代的質于泵抑制劑,可安全、有效對消化性潰瘍進行治療?;罨拈T螺桿菌范圍比以往的質子泵抑制劑效果更明顯,抑制速度更快,快速抑制胃酸的分泌,從而緩解癥狀[7]。雷貝拉唑對幽門螺桿菌若干分子結構存在不同親和力,說明幽門螺桿菌許多蛋白質可被其抑制。雷貝拉唑還可使體內趨向于偏堿環境,高抗生素活性,增強殺抑幽門螺桿菌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B組(96.15%比76.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表明奧美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效果優于雷貝拉唑,兩者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雷貝拉唑的治療效果優于奧美拉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黃蓋,田邦妮,陳五一.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三聯七日用藥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比較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5):495-497.
[2] 徐麗華.雷貝拉唑四聯療法與奧美拉唑四聯療法治療難治性消化性潰瘍的療效對比[J].中國校醫,2015,29(1):38-39.
[3] 朱麗娟.雷貝拉唑三聯療法與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療效對比[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11):108-109.
[4] 劉群.研究奧美拉唑、雷貝拉唑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抑酸效應及與CYP2C19基因多態性的關系[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3):53-55.
[5] 謝俊麗.雷貝拉唑三聯療法與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3):278-279.
[6] 李凌青.雷貝拉唑三聯療法與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比較[J].工企醫刊,2014,27(6):1092-1093.
[7] 蓋守娟.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三聯7日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1):95-96.
R 573.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31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