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
(內鄉縣人民醫院 胸外科 河南 南陽 474350)
左胸后外側單切口與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治療食管癌的效果比較
周強
(內鄉縣人民醫院 胸外科 河南 南陽 474350)
目的觀察比較左胸后外側單切口與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治療食管癌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內鄉縣人民醫院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予以對照組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治療,予以觀察組左胸后外側單切口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留置尿管時間及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留置尿管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左胸后外側單切口治療食管癌效果顯著,可降低患者手術創傷,縮短手術時間及留置尿管時間,促進早日康復,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優于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值得臨床推廣。
左胸后外側單切口;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食管癌
食管癌屬于臨床常見消化道腫瘤。中國每年平均約15萬人死于食管癌,發病率居于惡性腫瘤第2位,多發于40歲以上人群,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食管癌主要由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異常增生引起,臨床表現為咽下困難、胸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治療食管癌常以手術治療為主,不同部位食管癌所采用手術方式不同,上段食管癌解剖結構相對簡單,術式無太大爭議,中下段食管癌主要有左胸后外側單切口、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等手術方式,臨床手術選擇尚存爭議。本研究旨在比較左胸后外側單切口與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治療食管癌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內鄉縣人民醫院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其中對照組女17例,男26例;年齡44~68歲,平均(56.81±6.24)歲。觀察組女16例,男27例;年齡45~69歲,平均(57.23±5.1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及排除標準①納入標準:均符合WHO食管癌診斷標準[2];且經食管造影、超聲、CT檢查確診;均為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者。②排除標準:其他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者;腫瘤明顯外侵或穿孔癥狀患者;手術禁忌證者。
1.3手術方法予以對照組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治療。行復合麻醉,氣管插管,患者取平臥位,常規消毒鋪巾,經上腹正中切口進腹,探查腹腔,游離胃大、小彎,切除賁門、胃底及胃小彎淋巴結,雙重結扎胃左動脈血管,切割閉合器切斷腹部食管,制作約4 cm管狀胃,注意保護胃網膜右血管,清掃腹腔淋巴結后,鈍性分離擴大食管裂孔,上提遠端胃與食管遠端牽引線結扎,左側腹腔膈下置腹腔引流管,逐層關閉腹部切口。患者改左側臥位,右后外側第4肋間作切口進胸,游離食管,切除腫瘤及胸段上緣5 cm處食管,清掃縱隔淋巴結及食管旁脂肪組織,將胃提入胸腔,采用圓形吻合器行食管殘端胃端側吻合,胸膜覆蓋吻合口。預防性胸導管結扎。術后留置胸腔引流,復張肺并依次逐層關胸,進行常規抗感染治療。予以觀察組左胸后外側單切口治療。行復合麻醉后,氣管插管,患者取右側臥位,常規消毒鋪巾,于左側第6肋間胸后外側單切口開胸,分離胸中段食管癌,清掃縱膈淋巴結,切開膈肌進入腹腔,分析腫瘤侵襲情況,游離胃大彎、胃小彎,于動脈起始端雙重結扎胃左動脈,上提游離胃,閉合器切除賁門、胃周圍淋巴結,制作4 cm管狀胃,清掃胃周淋巴結;封閉賁門部后,將食管從主動脈弓上方提出,清掃胸主動脈旁、喉返神經區域、胸腔內淋巴結后,將胃提入胸腔,采用圓形吻合器行食管殘端胃端側吻合,固定食管并實施吻合口減張,預防性胸導管結扎,固定胃,關閉膈肌。術后同對照組。
1.4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留置尿管時間及住院時間。②觀察兩組手術后喉返神經損傷、肺部并發癥、吻合口瘺及心率失常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2.1手術效果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留置尿管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留置尿管時間 及住院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目前,食管癌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多認為與食用含有較多亞硝酸鹽的食物、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地域環境、遺傳等因素有關。食管癌病程長,臨床表現多樣,患病早期僅存在吞咽粗硬食物不適感,中晚期患者則出現進行性咽下困難、聲音嘶啞、呼吸系統感染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4]。
食管癌病灶所處位置特殊,與機體重要氣管毗鄰,手術過程中影響患者消化、呼吸及循環系統功能,食管癌根治術,是在腫瘤切除的同時進行重建術,手術范圍涉及機體胸腹兩個部位,手術時間較長,且手術時間的長短是決定手術風險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重要因素[5]。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手術術野暴露充分,可更徹底清理胸腔、腹腔淋巴結,但手術操作復雜,術中需改變患者體位,兩個切口創傷性大,手術時間長,患者術后恢復較慢。左胸后外側單切口手術僅需1個切口,開胸后可立即進行胸、腹腔探查,單一切口可充分游離和切除胸腔內主動脈弓水平以下食管,并可同時行腹腔內淋巴結清掃及食管胃吻合,術中不需要變換患者體位,手術耗時短,創傷小,有助于其術后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情況優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左胸后外側單切口治療食管癌,相比于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手術時間較短,術中出血量較少,可縮短留置尿管時間及住院時間,有助于患者預后康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采用左胸后外側單切口治療食管癌效果顯著,可降低患者手術創傷,縮短手術時間及留置尿管時間,促進早日康復,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優于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值得臨床推廣。
[1] 牛世海.左胸后外側單切口與右胸后外側及腹正中雙切口治療食管癌的臨床效果比較[J].醫學綜述,2016,22(4):813-815.
[2]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60-362.
[3] 王霞光.右胸單切口與雙切口術式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4(24):2051-2053.
[4] 朱劍鋒.右胸、上腹正中二切口手術治療胸中下段食管癌66例臨床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4,29(12):1719-1720.
[5] 陳豫民,況軍,王琰,等.右前外開胸加上腹正中切口與左后外切口開胸食管癌根治術對肺功能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17):2041-2042.
R 655.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87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