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Bookshelf

作 者:王晶
出版單位: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結合當前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需求,提出“綠色換乘”(Sustainable Transfer)理念,構建中國高鐵客運樞紐接駁體系,并從宏觀區域、中觀城市、微觀樞紐三個層面對接駁體系的構成要素、建構原則和目標進行探討。分別從高鐵客運樞紐與周邊用地開發的一體化建設,與城市對外交通系統、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的一體化銜接,高鐵客運樞紐周邊集散交通系統的規劃組織,高鐵客站建筑的整合設計這6個方面,詳細探討了高鐵客運樞紐接駁體系的一體化銜接布局模式與設計方法。

作 者:[美]蘭德爾·奧圖爾(Randal O'Toole)
譯 者:王演兵
校 對:傅蔚岡
出版單位: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房地產泡沫、與日俱增的交通擁堵、人們在以被容許的方式使用其財產所遭受的越來越多的限制、一些城區本應快速增長卻反而走低的就業率,都可讓人們大略體會到規劃帶來的消極后果。本書研究了美國的城市發展、空氣污染、交通擁堵、森林管理等問題,認為美國政府所做的規劃不但遠未解決爭議,反而為利益集團創造了進一步分化公眾的機會;這些規劃不是理性制訂的,也未能使公共利益最大化。書中指出很少有人會把這些問題歸咎于政府的規劃理念本身,人們已把政府的規劃接受成為美國生活的組成部分。
公共生活研究方法

作 者:[丹麥]揚·蓋爾(Jan Gehl) 比吉特·斯娃若(Birgitte Svarre)
譯 者:趙春麗 蒙小英
校 對:楊濱章
出版單位: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9月
本書集結了揚·蓋爾近50年關于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間互動關系的研究成果。作者認為公共生活研究可以成為一項幫助改進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工具,用以輔助人們建設更多的環境友好型城市,可以在決策制定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不管是在大尺度的總體規劃中,還是小規模的某個具體街道、廣場和公園的設計上。本書為讀者提供了有關人們行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知識,并力求其學術性與建筑和交通等領域的研究及重視程度持平。作者呼吁人們重新將公共生活納入規劃與設計中,并將其作為重要的參考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