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倩
如何進行中醫養生
一說到養生保健,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去找中醫調理或買點中草藥泡茶、煲湯。其實,中醫保健就是從我們的生活做起。
所謂“病從口入”,現在許多疾病都是因為吃得不對而引起,譬如痛風、糖尿病、高血壓、哮喘、腸炎等。既然疾病能“吃出來”,當然也可以把病“吃回去”。如果大家用心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飲食及其他活動,完全可以保持一個健康的機體。
此外,我們可以學習經絡、穴位保健、中藥茶飲、自我按摩保健、自我灸療保健,只要用對方法,持之以恒,必有收獲。
另外,保持良好心態、精神調養,做到恬淡虛無、寬容樂觀、順應自然也很重要。
怎樣提高免疫力
很多疾病都與免疫力有關。臨床觀察發現,現在真正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不多,很多疾病反而與免疫功能過強有關,也就是免疫功能亢進引起的,如哮喘、結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口腔潰瘍、皮炎、蕁麻疹等。
從中醫角度來看,免疫功能低下者多屬氣虛、陽虛,而免疫功能亢進者多屬陽氣亢盛或陰虛陽亢。有許多免疫功能過強者都是飲食比較“好”,喜愛吃葷菜,蔬菜吃得少或搭配不合理,也有的是不講體質辨識而盲目進補,吃人參、鹿茸、胎盤或喝藥酒,進而使免疫功能失調而患病。
因此,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提高免疫力。保持陰陽平衡就能健康。如有進補的需要,應先找中醫看看,辨識體質虛實,才能合理進補。
針灸保健
針與灸是很好的中醫治療方法。針是指針刺治療,其治療疼痛類疾病效果尤為顯著,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各種手術后神經疼痛、頸肩腰腿痛、頭痛、各種神經痛等。
灸法治療是傳統療法的一種,自行艾灸足三里保健可延年益壽,也能治療許多虛寒性疾病。但有些熱性疾病不宜灸法治療。
服中藥要忌口
為了避免發生不良反應和療效降低,服中藥時一定要忌口。一般來說需要忌食辛辣刺激、生冷及腥發之物。
辛辣之物是指蔥姜蒜、肉桂、胡椒等;生冷之物是指冷水、冰鎮食品、西瓜等涼性水果;腥發之物是指魚、蝦、蟹、貝殼類等水產品。
此外,牛羊肉也屬于發物;牛奶、奶粉等奶制品有些疾病應忌口,如感冒、咳嗽、哮喘、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對于忌食蘿卜的問題,除了服補氣藥以外,一般不用忌食,蘿卜可下氣、化痰、助消化,是很好的食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