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生
今年75歲的山西汾西礦業集團老攝影家董天生,從1970年代初拿起相機、1973年在《陜西日報》發表第一張新聞照片起,從此在攝影藝術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
董天生常說:“一幅好的攝影作品,要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1991年他拍攝的一幅《井口迪斯科》印證了這一觀點。這幅反映礦工生活的新聞照片被《人民日報》等報刊在顯著位置刊登,并獲《人民日報》優秀獎、《經濟日報》和《工人日報》年度好作品評選二等獎,《中國煤炭報》一等獎。后又以藝術作品參賽獲《大眾攝影》《山西畫報》《中國共青團》、首屆“佳能杯·亞洲風采”華人攝影大賽、中宣部聯展等獎項。該作品先后入選“情系黃土地”和“山西在騰飛”進京展,4次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中央電視臺選播。這一代表作被省改革開放30年和建國60周年成就展入選。20年來,作品《井口迪斯科》先后被《中國攝影》《中國攝影報》《中國攝影家》《中國圖片報》等八十多家報刊和畫冊及山西對外宣傳冊采用,在全國各級展賽中獲獎39項,成為經典,在攝影界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山西省攝影家協會主席王悅稱贊:“他的成績成為山西攝影人的驕傲。”
董天生把攝影當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手中相機記錄著勞動者的艱辛和喜樂,書寫著企業的發展和輝煌,描繪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厚厚的25本發表作品的剪報,見證了他攝影生命歷程。至今,他仍堅持創作,遠赴寧夏、北京等省市采風。每年仍發表作品近百幅。不斷有佳作問世,捧金奪銀。2010年《母子情》獲《母親頌》第十七屆國際攝影大賽金獎,獲全國第五屆“群藝杯”優秀獎,首屆介休市文藝精品一等獎。40年來, 董天生在海內外五百余家報刊發表新聞和藝術攝影作品五千多幅,獲獎一百八十多項。榮獲山西省自學成才獎,被授予“中國優秀攝影家”等稱號。作品和傳略載入《中國攝影家大辭典》《世界名人錄》等百余部大型辭書。
董天生:筆名一鷹,1943年7月生,山西介休人。高級政工師,畢業于中央黨校函授大專班。1958年參加工作,1961年參軍,1964年入黨,1974年轉業到山西汾西礦業集團設備修造廠,長期擔任宣傳部長,后任工會副主席,2004年退休。
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理事、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中國煤礦攝影家協會會員,介休市攝影家協會顧問、汾西礦業老年攝影協會主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