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陽
一位70歲的患者,最近出現間歇性視力下降。醫院檢查發現,該患者眼底血管出現異常:動脈極細、靜脈異常擴張增粗,周邊視網膜有少量出血點。隨后,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結果顯示,他不是單純的眼底動脈硬化,而是得了“眼缺血綜合征”。
在醫生的建議下,患者做了頭頸部CT血管造影檢查,結果顯示他的病情非常嚴重:一側頸內動脈完全閉塞,另一側頸內動脈嚴重狹窄;大腦中動脈一側重度狹窄,一側已經閉塞。大腦中動脈如果發生雙側的閉塞會出現急性腦梗死,引起偏癱甚至死亡。
本來是眼睛出了問題,怎么通過眼底檢查還能發現如此嚴重的顱腦血管疾病呢?
“眼缺血綜合征”是指由慢性嚴重的頸動脈阻塞或狹窄所致腦和眼的供血不足,而產生的一系列腦和眼的臨床綜合征,多發病于老年人。
眼動脈為頸內動脈第一分支,而顱內重要的血管,如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等也來自于頸內動脈。頸內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狹窄,是缺血性眼病和腦梗死的重要發病原因之一。
當顱內大血管出現供血不足的時候,機體為了保證重要器官的供血,會減少周邊血管血液供應。所以,眼部血管常常會表現出慢性缺血的改變。慢性缺血比較隱匿,患者通常沒有自覺癥狀,眼部早期表現可能僅為視網膜動脈硬化。
及時發現眼底血管的異常,可以預警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建議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全身疾病的老年人要定期檢查眼底,既可以發現眼部早期損害保護視功能,又可以提示早期頭頸部血管的改變,預防和降低腦卒中的危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