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與漁業》記者 廖靜 呂華當/文圖
警惕!刺激隱核蟲暴發致陽江閘坡網箱現大面積死魚
■ 《海洋與漁業》記者 廖靜 呂華當/文圖
最近,廣東陽江閘坡網箱養殖出現大面積死魚現象。陽江市海陵島閘坡網箱養殖協會秘書長曾憲光接受《海洋與漁業》記者采訪時表示,自6月5日開始,舊澳灣、長沙環網箱養殖基地暴發了海水魚刺激隱核蟲病害,持續到6月22日,尤以9日到17日最為嚴重,目前已經造成損失逾2000萬元。
據閘坡網箱養殖協會統計,受災涉及養殖戶146戶,損失的品種及數量有:卵形鯧鲹約27萬斤,金頭鯛15萬斤,敏魚15萬斤,石斑魚10萬斤,石磅魚15萬斤,紅魚20萬尾,軍曹魚6萬斤,紅古魚9萬斤,三刀魚9萬斤,共126萬斤,經濟損失2343.2萬元。
這樣的一場大面積死魚情況,在6月5日之前并沒有什么征兆。曾憲光說,這一次的災害無法預知的,不像臺風、赤潮、凍災等,養殖戶可以做好預防措施。
面對這樣猝不及防的大面積死魚,養殖戶大多措手不及。“有些人養的魚還沒長大,而有些養殖戶由于養的魚太多,一時間也找不到賣家,沒辦法賣出去,所以損失嚴重。”曾憲光說。
為了將經濟損失降至最低,省、市、區各級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水生動物疫病預防和技術推廣系統力量積極開展水生動物應急防控工作,6月23日上午,還組織南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前往閘坡指導防治,并通過閘坡網箱養殖協會,實施網箱養殖疫情監測、指導疫區死魚無害化處理和水域消毒等工作。
有關部門對死魚和所在海域水質進行細菌、病毒、寄生蟲分離、檢測等,結果顯示,大量死魚的發病直接原因是刺激隱核蟲感染。
專家表示,刺激隱核蟲一般在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有一個感染高峰期,而6月和8月都屬于這種蟲感染的高峰期,因此,養殖戶需要密切關注,及早做好預防和應對措施,避免損失。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