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妮
安東尼·高迪是西班牙國寶級建筑師,也是現當代西方建筑的鼻祖級大師。在高迪的作品中,有17項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文物,7項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然而,在西班牙語地區之外,因為語言和文化差異,高迪藝術與中國和漢語地區的溝通交流較少。伴隨12月19日全球首家高迪數字博物館上線,這一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高迪數字博物館由高迪亞太研究中心、高迪國際會議和百度百科共建,通過人工智能、科普短視頻、全景圖片、VR等技術,在線上向中文用戶呈現高迪的建筑作品、珍貴手稿、時代照片及相關文化研究成果等。未來將根據用戶需求開發其他語種的版本。業內人士預計,高迪數字博物館將吸引更多潛在游客實地游覽。
高迪數字博物館聯合創辦人、高迪亞太研究中心主席曾雯海女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建立國際優質線上博物館,高迪亞太研究中心及高迪國際會議首次把全球20多個國家的高迪相關資源整合起來,包括西班牙政府、全球各地研究高迪的大學及研究院、巴塞羅那的高迪博物館、高迪建筑的擁有人、研究高迪的國際學者及受到高迪作品啟發的建筑師等。
曾雯海認為,數字博物館是一個發展大趨勢。優質的內容將成為全球互聯網發展的巨大需求,而數字博物館恰好是傳播知識和推動文化發展的獨特而有效的形式。“但是,數字博物館不會替代現場參觀,現場參觀給觀眾的親身體驗是無可取代的。準確來說,數字博物館是一個知識架構的共享網絡。”
至于為何如此重視中國市場,曾雯海表示,大多數人并不知道高迪與中國有很深的淵源。高迪有一位“發小”名為托達。托達在清末時期成為西班牙駐中國的外交官,在中國生活了6年,收藏了很多中國錢幣、文物、照片等。托達回到西班牙后,與高迪分享了他在中國的見聞和收藏,并撰寫了不少關于中國的論文和書籍,成為當時西班牙重要的漢學家。受托達影響,高迪對中國文化非常迷戀,從最早期的高迪建筑開始,他就使用了很多中國建筑元素和自然主義的建筑哲學思維。“我們認為‘高迪與中國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討的話題,所以必須與中國的學者、機構、公司深入合作,去發掘、研究、傳播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與故事。”曾雯海說。
據了解,繼高迪數字博物館之后,百度百科還將陸續上線西班牙阿斯托加市6家博物館,包括巧克力博物館、羅馬博物館、圣地亞哥朝圣之路博物館等。▲
環球時報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