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倩
為了探尋“深綜改”背景下北京鄉村學校發展軌跡,沿著北京教育新地圖,北京教育雜志社的編輯們開啟了“美麗鄉村學校行”系列采訪報道活動。活動開啟以來,我們先后走進了平谷、懷柔、密云、延慶、通州、昌平和房山,見證了鄉村學校的美麗蛻變。
時隔一年,我們又一次來到了延慶區,這次我們走進了三所鄉村學校。
9月,正值延慶最美的季節,碧波蕩漾,山川秀美;百花競放,五彩斑斕。
作為北京市生態涵養發展區之一,延慶將“生態、綠色、和諧”的發展理念融入教育中。這一點,在我們去年走訪的兩所學校(一所是百里畫廊深處的千家店學校,一所是位于明清古鎮——永寧鎮的永寧學校)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今天,我們來到了四季花海中的珍珠泉中心小學、八達嶺長城腳下的康莊中心小學和以體育特長培養為目標的延慶區體育運動學校。采訪完這三所學校后,記者對此有了更為深切的感受。
給學生一方讀書的“凈土”
面朝花海,背倚青山,綠樹蔥蘢,泉水叮咚——走進珍珠泉中心小學,就好像來到了美麗的世外桃源。為了讓學生更加親近自然,學校做了一面透視墻,透過窗戶,墻外的四季花海盡收眼底。
走進校園深處,曲徑通幽,錯落有致,仿若置身園林。目之所及,一間古風古韻的小屋呈現眼前,柔和的燈光,半卷的竹簾,讓人感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劉殿興校長告訴我們:“這是學校的詩社、茶室和棋社。老師和學生可以在這里吟詩作畫,品茗對弈,修身養性。”
同樣,坐落在八達嶺長城腳下的康莊小學,也將學校辦學理念蘊含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營造益智、養德、尚美、怡情的文化氛圍。在“校園墻廊”和“國學文化長廊上”,學生可以隨時學習《論語》《三字經》《道德經》的內容節選和國學經典故事;圖文并茂的“足球文化長廊”、生動可愛的足球造型垃圾桶,讓學生感受足球文化的魅力;充滿文化氣息的“筆山墨海”“國學講壇”“理想升華”,讓師生得到美的熏陶……
珍珠泉中心小學和康莊中心小學將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校園文化結合起來,為學生打造了一方讀書的“凈土”。在這里,學生可以登高望遠,看云卷云舒;可以閑坐茶室涼亭,品茗誦讀。開闊的心胸、高雅的審美情趣和自強自立的品格就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為學生搭建“奔馳”的舞臺
綠蔭場上,一個矯健的身影靈活地穿過一個個防守隊員,隨即一腳遠射,足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穩穩地落入對方的球門。
晶瑩剔透的冰面上,一個少年仿佛一只飛燕緊貼地面飛翔,配合著節奏,上演著如精靈般的舞蹈……
在延慶,這樣的場景在時刻上演著。為迎接2022年冬奧會、普及校園足球,各學校紛紛根據自身優勢打造特色課程和活動。
校園足球方面,康莊中心小學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一是讓足球進入課堂——落實每周每班一節足球課、編制《校園足球課程標準》、開發《校園足球校本教材》;二是讓足球走進課間活動——創編“快樂足球”課間操,將音樂、舞蹈、足球融為一體;三是讓足球走進課外活動——開展“足球大課間活動”、創辦“班級聯賽”、舉辦“足球節”、組建校園足球拉拉隊。延慶區體育運動學校除正常的足球課之外,還承擔了延慶區U10、U12和U14,6支足球隊共120人的承訓任務。
冰雪運動方面,延慶區體育運動學校承接了區里的冰雪輪滑隊的訓練任務。每周末下午,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42個隊員在延慶區會展中心進行訓練。珍珠泉中心小學則利用地緣優勢,拓建了北京市中小學第一塊天然冰場,自主開發了“戀冰課程”,不僅包括滑冰技巧的培訓,同時涵蓋冰雪知識、冬奧會的歷史,打造“珍珠泉中心小學冰雪實踐基地”。并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融探究、實踐、學習、展示為一體。
除此之外,很多學校都開設了舉重、田徑、籃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讓更多學生可以培養興趣,展示個性。
讓每一顆珍珠都閃亮
培養學生特長是為了促進其全面發展,三位校長都深諳這個道理。因此,三所學校都依托地域資源,積極開發適合山區孩子的課程。
秉承“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原則,康莊中心小學提出“讓教育適合每一個孩子”的辦學理念。在這種理念下,學校開發了多元化課程——做實國家課程、做活地方課程、做亮校本課程,開設了22門校本課程,包括腰鼓、戲曲、舞蹈、合唱、朗誦等,同時形成18個社團,每周一三五開展活動。
延慶區體育運動學校在小學五六年級開設了國畫課、書法課、拉丁舞課,培養學生藝術素養;開展“聆聽窗外的聲音”活動,將學科教學、體育訓練與社會大課堂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
為了“讓每一顆珍珠都閃亮”,珍珠泉中心小學開發了“全珍珠”課程,構建了集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和特色課程于一體的課程體系。通過“5+1+X”課內、課外閱讀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審美能力。學校還利用晚自習,開發了包括經典影視欣賞、科學實驗操作、自立大講堂在內的“自主”課程,為學生開闊視野、提高科學素養、培養創新思維提供了平臺。“全校59個學生,我們可以為每個學生制定單獨的課表,加起來就是59張不同的課表!”劉校長驕傲地說道。
最美的風景還是“人”
延慶的風景美,延慶的師生更美。
2010年8月20的夜晚,對康莊中心小學足球隊的學生來說是終身難忘的。這一晚,他們站在鳥巢的中央捧起了“奧城杯”北京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比賽亞軍的獎杯。
于學生而言,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獎牌和名次,更是積極拼搶的競爭精神、協調互助的合作精神和同進同退的集體榮譽感。endprint
“開展校園足球的目的絕不是拿幾個冠軍和獎牌,而應該是一種教育、一種文化。”紀桂武校長說。參加比賽的時候,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無論輸贏,孩子們都會在結束后自覺把場地上的垃圾打掃干凈,然后才退場。文明的舉止,優雅的涵養讓很多國外觀眾紛紛豎起大拇指。
隨著體育運動的開展,“小胖墩”“小眼鏡”減少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上去了。談到以后的發展,正在讀初三的史邵洵說道:“我要好好訓練,認真學習,明年爭取考上區里的示范高中,將來也當一名體育老師。”
體育,讓學生變得更加健康、聰慧、文明、優雅。體育,讓學生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如果說一個個靈動活潑的學生構成了校園中最亮麗的風景,那么,教師和教練則是手執畫筆描繪美景的人。
作為一所體育運動特色學校同時也是一所普通農村中學,延慶區體育運動學校始終堅持“學訓并蒂”的原則,既重視體育特長,又兼顧學業水平。但也有一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學校,一是學校規模小,學科教師大多是單人單崗,無法有效開展教研活動;二是缺少更專業的教練,訓練效果很難更上一個臺階。
而今,隨著延慶區學區制改革和專業師資的引入,這個難題已經得到了破解。文化課師資水平需要提高,就有延慶區十一學校的骨干教師送來專業培訓;物理、化學等學科缺少專任教師,就有延慶區十一學校的教師前來“彈性支教”,即在完成本校教學任務后,利用晚自習的時間給成員校的學生上專題課,真正讓學生受益。“我感覺最近幾年學校活起來了。現在,我們的老師都具有本學科的任職資格了,干勁兒可足了!”孫燕勇老師興奮地說。
除此之外,學生們在訓練時也有了更加專業的教練來指導。為提高足球教師的訓練水平,康莊小學聘請了金志揚、鄧廣忠等足球專家指導工作;在區教委的支持下,延慶區體育運動學校引進了專業的滑冰滑雪教練,與東康順體育俱樂部、夢起源體育俱樂部等建立合作關系,讓學生享受更優質的資源,接受更專業的指導。
1990年出生的趙岳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體育教師。雖然在全運會的高山滑雪項目上取得過第六名的好成績,但畢業后他還是對未來感到有些迷茫。在聽到延慶區體育運動學校要招聘滑雪教練的消息后,已經在保險行業工作一年的他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考試。“我就是咱們延慶人,又是練滑雪的,必須得來啊!”當談到對未來有什么想法時,這個入職還不到三個月的大男孩兒興奮地說:“我希望到2022年,能有自己帶的隊員站在高山滑雪的賽道上!”
……
采訪結束時已是傍晚時分,夜幕降臨,校園內一片寂靜。回望校園,群山環抱中,燈光點點,這燈光照亮了校園,也照亮了鄉村教育的現在和未來。
整體布局,促進延慶教育開放、特色發展
魏旭斌 _ 北京市延慶區教育委員會主任
去年采訪時,魏旭斌主任特別強調了延慶教育發展理念中的“開放”與“特色”,并介紹了在這兩個理念指引下延慶教育的整體工作。一年過去了,延慶教育有了哪些新的變化與推進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又一次采訪了魏主任。
:在延慶的教育發展理念中,“開放”是您一直反復強調的。那在“開放”上,延慶教育有哪些新的舉措,又取得了什么樣的實質性效果?
:我們所說的“開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外部的開放,包括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如名校辦分校、政府購買服務等;另一個是內部的開放,包括學區內師資的融通和干部教師的培養,也就是我常常提到的人的問題。
在外部的開放方面,我們積極推動高校和國際學校的引進工作。同時,深化延慶二小與史家小學、十一學校與育英學校等“名校辦分校”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實施育英學校支持延慶一中發展項目,輻射帶動高中教育集團整體發展。繼續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購買服務范圍由學科教學向體育藝術教育領域拓展,擴大師生受益覆蓋面。
:在內部的“開放”上,也就是您說的延慶教育發展人的問題,這一年又有哪些新的變化?
:延慶在師資隊伍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優秀師資總量不足,領軍型教育人才數量偏少,干部教師梯隊建設不夠合理。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方面入手解決。
首先,為了讓優秀師資在內部真正流動起來,我們推進人事管理改革。研究制定了《關于深化學區制管理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關于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交流工作的意見(試行)》,鼓勵學區內城鄉教師流動,為促進優秀教師城鄉均衡配置奠定了基礎。此外,根據《北京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我們將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按照距離延慶城區的遠近分四個等級——1800元、2400元、3000元和3600元,促使城區更多優質校的教師到偏遠的山區和川區學校進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優秀教師“下不去”的問題。
第二,在干部教師培訓方面,我們扎實推進青年人才培訓班、名校長培養工程、干部東城掛職等培訓項目,成立于會祥校長工作室,開展黨支部書記系列培訓。實施中小學市級名師培養工程,推進特級教師工作室建設。啟動區政府與首都師范大學新一輪區域教育合作項目。例如,前不久,我們派到東城區掛職學習的第四批干部已經出發了。這些校級干部到東城區的優質學校掛職,擔任一個學期的“影子校長”,學習并借鑒這些優質校的辦學經驗,回來后結合延慶教育和本校實際,將學到的先進的辦學經驗運用到自己學校中。從前三批從東城掛職學習回來的干部反映來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我們希望這五年間送出去的100位校級干部,都能將學到的好的經驗和實踐做法帶回來,促進延慶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關于“特色”發展,2017年,延慶區又有什么新的舉措?
:在普及“世園(世界園藝博覽會)”知識方面,一是開發“世園”讀本,發給全區所有學校,并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在全區打造濃郁的迎“世園”的氛圍。二是培養“世園小使者”,希望到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時候,在“世園會”的各個園區,都有延慶的中小學生作為小使者,向中外來賓介紹自己的家鄉。
在冰雪運動、冬奧會方面,一個是普及冰雪知識,讓冰雪知識進校園——我們已經編了一套教材,預計明年能出版,出版之后面向全區中小學,作為校本課程。另一個是“十百千萬”工程——2017年我們一共組織了8500多名學生參與滑雪滑冰培訓,其中,約7000名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滑雪技能,約1500名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滑冰技能。在北京市第一屆中小學生冬季運動會上,延慶區獲得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
在全面普及足球運動方面,我們成立了區級青少年校園足球隊,組建了全國首個小學校園足球聯盟,又有4所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總數已達11所。
編輯 _ 王雪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