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貴 冀慎統
摘 要: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正處在發育階段,各個方面都還不成熟,在學習上需要教師適當的引領和指導,而激勵教學法對中學生的學習具有重大積極作用,尤其在物理教學過程中。
關鍵詞:中學生;激勵教學法;物理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20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激勵”這一詞匯在教育領域中頻繁出現,我國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引入激勵思想,對激勵教學法進行了具體的教學活動實踐,更有對激勵教學法具體實施方法方面的研究[1-2]。例如,典型的李祖超教授提出的《教育激勵理論》,針對教育激勵思想的原則、作用、影響、方式及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促使了教育激勵機制的發展,使得教育激勵思想走進了教育機構,進一步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3]。一方面,激勵教學法運用各種各樣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內心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學生創造精神和內在的潛能,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效果,促進學生成長[4]。另一方面,由于物理學科本身的抽象、邏輯性強等特點使得中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不容易理解,容易導致中學生厭學,因此科學地激勵學生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在中學物理課堂中應用激勵教學法激發中學生內在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產生一種朝著目標方向努力的動力,并發揮其作用[5]。我就激勵教學法運用到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教育功能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一、激勵教學法可以激發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由于中學身心發育的成熟度和物理學科本身的特點,使得很多中學生對物理學科先是感興趣,繼而因為理解困難心理受挫,打擊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列舉一些類似學習物理的體驗,幫助學生準確定位,發揮學生特長,擺脫困境,重塑中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批改作業時,針對不同中學生,對其作業進行不同的表揚及點評,或表揚作業寫得好、知識理解透徹,或表揚其努力程度等,注意在夸獎其優點的同時明確尚需努力的方面,長此以往,學生在物理學習上必然更加努力。再如,在物理課上提問時,教師鼓勵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于答錯或有缺陷的學生,可以給予學生安慰并表揚他們的勇氣;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等。這些做法都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激勵教學法應用到中學物理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激勵教學法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
中學物理教師可以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情況,針對每一個學生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進行激勵,努力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循序螺旋上升式地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將使物理教學會變得越來越有趣,越來越容易,形成中學生喜歡物理到物理教師更了解學生,繼而對學生再激勵,學生更喜歡物理學習的良性循環。物理教學進行順利使得教學效果有所提高。所以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性格和特點是非常有必要的。科學地運用激勵教學法,有利于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
三、激勵教學法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適當地激勵學生,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例如,對物理概念理解力不夠的中學生,物理教師應該采取恰當的措施指引他們,發現放大他們的優點,認真并多角度給予表揚激勵,發自內心地關愛學生,讓中學生充分體會到教師的用心;針對中學生在物理課堂上不感興趣、瞌睡等行為,教師不宜在課堂對學生進行責罵和忽視,要在課后面對面地交流,并表現出對學生關懷之情,同時多表揚其優秀的方面,鼓勵學生動手實驗,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物理知識。絕大多數中學生會感謝教師的關愛,尊重教師,進而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些做法有利于教師與中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中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與教師產生共鳴。
四、激勵教學法能促進學生成長
優秀的物理教學應該是點燃物理學習興趣的火焰,而不是照本宣科式的灌輸。有時教師一句不經意的鼓勵,有可能使學生產生無窮的學習動力。教師在物理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勇敢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思考,并且教會中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至關重要。教師要充分讓中學學生展示思維路程進而理清思維,鼓勵學生自辟蹊徑,不斷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和激發其創造的火花,發揮學生創造精神和內在的潛能,從而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自己愿意學,學習無壓力,輕輕松松、快快樂樂學習,使得中學生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因此,激勵教學法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進而促進學生成長。
激勵教學法應用到中學物理課堂中,不僅僅可以活躍和穩定物理課堂、優化課堂、使物理教師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可以提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有利于發展和諧的師生關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激勵教育手段科學地運用到中學物理教學中,使之形成一種具體的、科學的、可行的物理方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冀文偉.淺析課堂教學中鼓勵的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3):60-61.
[2] 鄭為川.從西方的激勵理論談激勵的方法[J].教學與管理,1993(2):12-13.
[3] 李祖超.教育激勵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4] 潘永興.激勵教育的理論詮釋與實踐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