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指出,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多年來,德宏州始終把宗教工作擺在全州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宗教發展總體上是和順的,但隨著形勢的變化,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何處理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關鍵在于確保宗教工作始終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不斷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關鍵詞 德宏州 民族 宗教 法治化 水平
作者簡介:張靜,中共德宏州委黨校科研科法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律社會學。
中圖分類號:D6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187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宗教工作,將宗教工作擺上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德宏作為云南省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是我國多民族、多宗教和諧相處的一個縮影,是展示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窗口,做好宗教工作意義重大。
一、德宏州宗教事務依法管理的基本情況
德宏州是云南省宗教工作重點地區之一,多民族、多宗教的特征非常突出。州內世代居住著以傣族、景頗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五種少數民族為主的30多種少數民族,有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原始宗教等宗教類型。截止2016年底,全州信教群眾53余萬人,占全州總人口的41.5%。有的民族全民信教(如傣族、德昂族、傈僳族),有的民族信仰幾種宗教(如景頗族既信仰基督教又信仰天主教,同時還信仰原始宗教),或幾個民族信仰同一種宗教(如傣族、德昂族共同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全州正式登記宗教活動場所929處,其中寺觀教堂917處;固定處所12處。有宗教教職人員568人,其中:漢傳佛教118人;南傳上座部佛教345人;基督教97人;伊斯蘭教3人;天主教4人;道教1人。宗教團體17個,其中佛教6個;基督教9個;天主教2個。
多年來,歷屆德宏州委、州政府領導始終把宗教工作擺在全州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
一是強化責任落實。州、縣(市)政府分別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以統戰部牽頭,民宗、國保、財政、教育等部門為成員的宗教熱點難點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宗教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在信教群眾聚居的村寨設協管員(信息員),形成州、縣(市)、鄉、村四級宗教工作網絡。
二是重視宣傳培訓。依托少數民族節慶活動在廣大信教群眾和干部中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堅持對黨政領導干部、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職人員“三支隊伍”進行輪訓,并注重培養后備宗教教職人員,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各方形成共識。
三是不斷改進宗教事務管理。先后出臺了《德宏州南傳上座部佛教賀露管理辦法(試行)》、《德宏州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佛教管理機制;積極開展“和諧寺觀教堂”和無邪教宗教活動場所創建工作。四是做好黨政聯系宗教人士關懷工作。將宗教界代表人士納入統戰干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總體規劃;黨政領導掛鉤聯系宗教界代表人士,從而進一步密切黨同信教群眾的血肉聯系。
二、德宏州宗教工作法治化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部分領導干部和宗教工作人員的法治理念不強
近年來,雖然各級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對宗教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工作能力也不斷增強,但也存在著一些與形勢任務不相適應的情形。有的認為做宗教工作出不了成績,不做也出不了大問題;有的對宗教信仰自由一知半解,“多一個基督徒,就少了一個中國人”冒然發聲;有的對黨的宗教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不夠熟悉,習慣用管治思維、行政命令去管理宗教事務,不會做信教群眾的工作,對宗教事務不會管、不善管等。
(二)立法自治權沒能充分行使
德宏作為一個自治州,依法擁有立法自治權。德宏州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對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也可以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但德宏州近年出臺的條例中,涉及到宗教事務的很少。隨著宗教的發展,新的問題不斷產生,新的矛盾不斷出現,現實中確實存在無法可依、無法可治的現象。比如說緬籍僧侶的問題。調研顯示,瑞麗市40%以上寺院的主持均為緬籍人員,90%以上的隴川縣南傳上座部僧侶為緬籍人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信眾多,寺院也多,而境內的教職人員不能滿足需求,再加之歷史及區位的關系,信眾往往就會到緬甸請緬籍僧人入境做主持。另一方面是信眾更歡迎緬籍僧人,認為境外的僧人講經水平比境內僧人高。如何規范外籍僧侶、信眾的宗教活動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三)執法力量薄弱
首先,宗教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如前所述,2016年底,全州信教群眾達53余萬人,宗教活動場所929處,宗教教職人員568人,宗教團體17個。宗教工作點多面廣,但宗教專業干部僅有14人(專職11人,兼職3人),從而導致工作上力不從心,很多工作難以及時落實。其次,執法能力不強。全州的信教群眾及宗教活動場所多在基層,大量的事務需要宗教干部來解決。但宗教干部在宗教政策、法治意識等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加之由于工作繁忙,學習充電的機會也比較少,影響了執法的效果。還有,在執法過程中存在執法力度不夠、隨意性較大的情況,對于一些違法行為不能堅決依據法律法規進行處理。最后,在依法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自覺接受國家依法管理,自覺在法律法規范圍內開展活動,確保宗教活動規范有序方面還做得不夠,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等專項工作的推進緩慢,效果不理想。
(四)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的法治意識普遍淡薄
從德宏州宗教的分布情況來看,宗教活動場所遍布全州山壩,而教職人員、信教人員大多文化素質不高,對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比較陌生。表現為:endprint
一是宗教活動場所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比如說部分僧侶的宗教水平不高,不守戒律,在信教群眾中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是部分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舉辦大型宗教活動時未依法履行申報審批程序,或審批程序不完善,或報批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甚至存在不批仍辦現象。
三是部分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不遵守宗教法律法規,不到合法場所活動,而是私設聚會點進行,其中以基督教最為突出。
四是部分信教群眾對本宗教的教義教規不夠熟悉,不能正確區分正常宗教活動與非法宗教活動,難以主動應對和有效抵御境外宗教的滲透。
三、提高德宏州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對策和建議
從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到宗教工作法治化,是黨關于宗教工作方式的又一次創新和突破。在依法治國背景下,做好宗教工作必須進一步提高法治化水平。
(一)充分認識宗教工作法治化的重要意義
當前,宗教領域存在一些新老矛盾和問題,而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是正確處理宗教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途徑。德宏州各級領導干部及宗教工作人員應該努力深化對宗教工作法治化的認識,自覺加強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學習,牢固樹立起法治意識,堅守法律底線,運用法律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涉及宗教領域的矛盾和糾紛,切實解決宗教工作中存在的“不善管、不愿管、不會管、不敢管”問題。把強化領導責任落到實處,為做好全州宗教工作提供堅強保障,做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對于涉及宗教的社會關系,要善于用法律法規去調節、去解決,而不是采用單純的行政手段或行政命令。
(二)加強宗教法治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宗教工作法治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及規章,特別是今年9月7日公布了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標志著宗教工作法治化邁上了重要臺階。但應該看到,已有的宗教事務治理法治體系距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用法律規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用法律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系”尚有較大差距。國家應盡快修改完善與宗教工作實際發展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而結合德宏州實際,應進一步用好、用活、用足立法自治權,把貫徹落實國家和云南省的宗教法律法規同本地民族宗教工作的實際結合起來,人大及有關部門應認真搞好宗教工作的立法調研,在條件成熟時及時出臺相關條例,完善配套已有規定,從而增強執法的操作性,使現實中的一些難點問題真正有法可依。而當務之急就是規范好外籍僧侶、外籍信眾的宗教活動。
(三)提升職能部門的執法水平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離不開一支懂法律、懂政策、敢擔當、作風好的干部隊伍。德宏州各級黨委政府務必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加大執法主體建設,充實宗教工作人員隊伍,不斷強化對宗教工作干部的培養,增強執法工作力量。要加大職能部門工作經費保障力度,不斷完善“重點在縣、延伸到鄉、工作到村、規范到點的”管理模式。各職能部門要大力拓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廣度和深度,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一方面是依法維護信教群眾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是嚴格規范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要嚴格執行宗教法律法規,但不得以管理為借口,隨意干涉宗教內部事務。還可聘請法律顧問,為在依法行政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專業指導。要按照“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的主旨,處理好引導、管理、保護、服務之間的關系,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確保宗教活動在國家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范圍內進行。要支持和鼓勵宗教團體把憲法和法律法規的基本精神融入到規章制度中,建立健全團體章程和各項教規制度,不斷提升自我管理和協同管理能力,要強化宗教活動場所民主管理,努力推動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自身管理規范化、法治化。
(四)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要進一步豐富宣傳教育的內容形式,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善于利用各種新媒體,利用講經講道的機會,持之以恒、多渠道、多形式地在教職人員、信教群眾中開展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引導廣大教職人員及信教群眾正確認識和處理國法和教規的關系,堅持國法大于教規,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法律意識,既做好公民,又做好信徒,既享受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也要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依法依規開展宗教活動;要引導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信這種教和信那種教的群眾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增強廣大信教群眾識別大是大非、抵御國內外敵對勢力思想滲透的能力。結合德宏州實際,還要在佛教寺院、僧侶中重點宣講遵紀守法、嚴守寺規的內容,對寺院、僧侶中出現的道風問題予以整治。
參考文獻:
[1]羿宗哲、劉麗利、丁桂芳、王東全.關于提高基層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幾點思考.湖南省社會主義學報.2017(2).
[2]熊綺芬.宗教工作法治化的實踐與思考 以陜西省渭南市為例.中國宗教.2017(2).
[3]楊曉蘭、董國菊.提高邊疆民族地區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思考——以云南省德宏州為例.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5(5).
[4]加潤國.法治化是宗教工作的根本道路.中國民族報.2015-10-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