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成
在大家的普遍認識中,多動癥的孩子就應該是成天上躥下跳,一刻也閑不下來。殊不知,那些平日里過分安靜的孩子,也很可能是多動癥患者。他們的多動不表現在行為上而是思維上,具有很強的隱匿性,99%的家長都會忽略。
智商130的安靜女孩成績為何總在中下
小娟(化名)在杭州城北某小學上三年級,學習成績總是穩穩地處于全班中下水平,父母看著卻只能干著急。
小姑娘平日里在學校和在家都安安靜靜,回家就做作業,有時間還會看點感興趣的歷史書。可她的成績總是平平,家長曾一度懷疑她的智商。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小娟的智商測出來有130,比平均值高出了30,已屬于很優秀水平。
而她的“天賦”在歷史方面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許多同齡孩子連中國的朝代更替都沒搞清楚,她已經在那琢磨“二戰”、“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等國際上重要的歷史話題,說起來連大人們都常常接不上。
于是,父母又以為嚴重偏科是導致女兒成績總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在測智商后,醫生為小娟做了注意力、視聽整合等一系列專業的檢查,然后又向老師和家長詳細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現,最后得出的結論竟是孩子患有多動癥。醫生說,患有多動癥的孩子因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90%以上學習成績都不好。
“安靜”的多動癥女孩比例遠高于男孩
小娟的父母不能理解的是,自己的女兒明明安安靜靜的,怎么會是多動癥呢?
多動癥的學名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注意缺陷型,二是多動沖動型,三是前兩者的混合型。后兩者因在行為上外顯,容易被大家識別,而第一種看起來雖然不吵不鬧,但其注意力卻沒集中在該做的事情上,腦子其實在神游,如此隱匿的多動癥不容易發現。
對于多動癥,國內外調查發現患病率為3%~6%,男女比為4~9:1,但臨床上發現,在安靜的多動癥中,女孩的比例要遠遠高于男孩,因此家有特別文靜女孩的家長尤其得多個心眼。
在多動癥的識別上,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放眼于學習成績,通常是到了三年級左右,看孩子成績還不樂觀才去求助醫生。事實上,多動癥的發病年齡已擴大到4~18歲,只要家長和老師多注意觀察,有的孩子在幼兒園大班就能被發現。越早干預效果越好,甚至可以不用吃藥只給予行為矯正就好。
但如果沒能得到很好的干預治療,30%會轉變成成人多動癥。而早發現的關鍵就在于對孩子社會功能的觀察與評估。
就拿小娟來說,老師反映,她在上課時看起來端端正正地坐著,但并沒有在認真聽講,有好幾次點名讓她回答問題,她就像沒聽到一樣,要等同桌提醒了才緩過神來。
其爸爸媽媽吐槽,女兒雖然放學后一回家就做作業,但他們去向同班同學了解后才知道,人家平均一小時能完成的作業,她都得兩小時才能做完。
醫生表示:“上課神游,做作業磨嘰,沒有時間觀念,是安靜的多動癥患者的典型表現。另外,晚上入睡困難,早上不肯起床,自己的東西不會整理,不能很好地與同伴交流等癥狀也需警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