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把握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習近平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三是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四是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建設優質公共設施,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五是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打造綠色交通體系。六是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市場活力。七是擴大全方位對外開放,打造擴大開放新高地和對外合作新平臺。
據悉,上海將根據已批準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建設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園區,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
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2017年重點工作安排已初步制定,主要任務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區、深化投資管理制度創新、加強貿易便利化改革舉措的系統集成、加強自貿試驗區與上海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以及加強上海自貿試驗區與上海科創中心聯動發展等5個方面26項工作內容。
“上海自由貿易港區和現在保稅區最大區別在于一線管理方式不同,怎么管理上海還在與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確定。”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說,各個部門對方案尤其對自由貿易港區的方案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導,積極性非常高。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楊朝表示,上海將緊緊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以全球資源配置為目的,將上海自貿區建設成為各類企業和要素“走出去”的一個重要樞紐。
2012年以來上海不斷探索建立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政府主導的促進就業社會責任體系,每年新增就業崗位60萬個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1%至4.2%,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上海已實施了兩輪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從資金、場地、能力、創業人才和項目扶持等方面完善了創業帶動就業政策,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成效顯現。中國(上海)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等創業服務平臺建成并投入使用,向公眾提供創業能力實訓、產品實驗試制、創業孵化等公共服務。
上海崇尚工匠精神,基本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同時,上海還創新職業培訓模式,建立起包括職業培訓公共實訓基地,職業教育開放實訓中心,企業、社會培訓機構實訓場所在內的面向社會的公共實訓體系。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暨建設動員大會4月1日上午舉行。
中國 (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位于舟山市,實施范圍119.95平方公里,由舟山離島片區78.98平方公里、舟山島北部片區15.62平方公里、舟山島南部片區25.35平方公里三個片區組成。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定位為建設成為東部地區重要海上開放門戶示范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源配置基地。
據國家發改委最新發布的全國區域工業運行數據,今年1-2月,江蘇479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合計實現利潤 1486億元,自2014年12月以來利潤總額連續25個月居全國首位,占同期全國比重為14.6%;同比增長19.1%,增速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創2013年9月份以來最高。
物流企業要有效針對不同的職能部門,發揮各部門不同的經濟責任和不同的經濟職能功能,就必須建立權利和責任相結合的財務風險管控機制。從物流企業整體出發,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在建立財務風險管機制的同時,尤其要以財務風險管機制為中心來優化財務管理行為。除此之外,做好加強對企業發展決策、成本控制和管控機制等多方面問題研究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為了充分發揮企業的有效資源,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和提高對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的運用。這既是確保物流企業資金安全和資金活動效益性的有效措施,也是防止與解決財務風險的重要方法。做好,物流企業可根據本企業的經營情況,選擇設立以下企業風險管控機制:
江蘇、山東、河南、廣東和浙江,為全國工業利潤前五強省份,分別實現利潤1486億元、1296億元、889億元、842億元和538億元,五省利潤合計5051億元,占全國利潤總額的“半壁江山”,比重達49.7%。五省中,江蘇增速也最快。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2月全國工業利潤增速出現猶如“龍抬頭”般的躍升走勢,同比增速高達31.5%,較去年全年加快23個百分點,江蘇2016年全年增速為10%,今年1-2月加快了9.1個百分點,提升速度之快也為多年少見。
今年至今,工業產品價格漲勢不減,2月份,江蘇和全國的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漲幅繼續走高至6%、7.8%,尤其是全國還創出了2008年以來的新高。江蘇是全國僅次于河北的第二鋼鐵大省,從上市鋼企沙鋼股份的利潤變化即可見鋼鐵行業近一年多來經歷了怎樣的 “苦盡甘來”:2016年一季度凈利潤僅401萬元,2016年全年“變”成了2.2億元。該公司報告中披露,預計今年一季度利潤最少為8500萬元,同比增長21倍。
隨著總投資500億元的航空大項目加盟,南京的航空產業“如虎添翼”。據悉,日前簽約的南京航空產業項目,計劃在江寧開發區打造航空產業園、航空小鎮、航空金融3個重量級板塊,業務范圍從航空制造業延伸到航空服務業。
項目預計2017年底開工建設,未來將帶領江寧開發區臨空產業高歌猛進。江寧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陳志海介紹,依托祿口機場,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是江寧開發區“十三五”期間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路徑。目前航空產業已初步形成了集聚效應,引進了包括中航輕動、中航派克、中航漢勝等在內的近30家航空類企業,是 “南京市航空產業基地”、“江蘇省航空動力高技術產業基地”。這次簽約項目的實施,將極大釋放祿口機場的貨運能力,進一步彰顯南京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貨運樞紐地位和對周邊地區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
以深圳、廣州為龍頭的珠三角聚集海內外創新資源,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表示,“十三五”期間,要繼續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使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將珠三角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創業創新中心。
區別于北京的基礎研究創新和長三角研發資源豐富,珠三角的企業創新一直名列前茅。數據顯示,深圳90%以上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經費和申請專利都來自于企業。
2016年4月25日,廣東省發布《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 (2016-2020年)》,明確將珠三角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創業創新中心。目前,廣東省研發經費支出占比達2.58%,技術自給率達71%,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7%。在這其中,位于珠三角的企業貢獻顯著。
據悉,2017年,珠三角地區將繼續創新,繼續加快培育一批引領創新發展的行業領軍企業,推進產學研多層次協同創新,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實到產業發展上,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2017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珠三角還提出了一個更大的構想,將打造由珠三角9市和環珠三角地區韶關、河源、汕尾、陽江、清遠、云浮6市組成的大珠三角經濟區,在更大范圍上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據悉,廣東省發改委近日與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共同推進廣東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設立了總規模為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廣東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基金。
據了解,廣東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基金下設“廣東特色小鎮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和“廣東特色小鎮創新創業投資基金”。其中,“廣東特色小鎮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規模500億元,主要投資于廣東省特色小鎮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及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項目等;“廣東特色小鎮創新創業投資基金”規模500億元,通過PE(私募股權投資)和VC(風險投資)的方式,以特色小鎮的優質企業為標的,投資于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廣東省發改委表示,基金的設立將有利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廣東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幫助特色小鎮解決投資建設中的資金問題,助力特色小鎮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
深圳市首批創新創業基地授牌儀式日前舉行。經過前期申報、評審等程序,深圳確定了首批10個創新創業基地,包括福田區華強北、羅湖區大梧桐新興產業帶、龍崗區坂田等3個區域創新創業基地,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3個高校與科研院所創新創業基地,以及騰訊、前海深港(國際)、深圳灣、國際低碳清潔技術創新中心4個企業創新創業基地。
據了解,高水平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基地是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一項重點工作任務。通過“雙創”基地建設,深圳旨在突破一批阻礙“雙創”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廣一批“雙創”模式和典型經驗,加快推動創新型企業成長壯大,努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加快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大力促進創新、創業、創投、創客“四創聯動”,為培育發展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深圳市出臺了推進創新創業實施意見、促進創客發展行動計劃及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著力構建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鏈、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和生態鏈,全面激發社會“雙創”活力。
4月1日,隨著機車汽笛的一聲長鳴,載有41車集裝箱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出西安港,一路向西奔向9312公里以外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標志著西安至布達佩斯的中歐班列正式開行。這是西安開行至華沙、漢堡、莫斯科中歐班列以來,開行的第四條中歐班列線路,為推進貿易便利化,加快陜西自貿區建設,助力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構建了全新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此次開行的中歐班列(西安—布達佩斯)整列41車,貨物主要以義烏小商品為主,全程9312公里,計劃運行時間17天左右。比原來陜西出口歐洲的貨物通過鐵海聯運到達歐洲整整壓縮了30多天,進一步拉近了西安與歐洲各國的距離。
中歐班列 (西安—布達佩斯)的成功開行,實現了義烏—西安—布達佩斯的國內、國際貨運班列的成功聯動,西安港作為國際中轉樞紐港的功能進一步得到凸顯。同時首次實現了西安與浙商的共贏合作,為義烏小商品乃至“中國制造”走出去開拓了一條全新的物流通道。
IMF3月31日公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季度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達845.1億美元,占參與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報告成員外儲資產的1.07%。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為10.79萬億美元,低于前一季度的11.06萬億美元。其中參與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報告成員的外儲資產為7.9萬億美元。
IMF2016年 10月開始在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季度調查中單獨列出人民幣資產,以反映全球人民幣外匯儲備的持有情況。
IMF此前曾表示,這一舉措反映了中國通過市場化改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可以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外儲的統計數據,同時有可能提高各國在外匯儲備配置中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
目前有146個國家和地區自愿向IMF報告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IMF將成員持有的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瑞士法郎、澳元、加元和人民幣8種貨幣的外匯儲備總量單獨列出。IMF不公布單個國家或地區的數據。
中國2015年9月自愿向IMF提供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季度數據,這是中國提高金融數據透明度的重要舉措。
當地時間3月29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否決了倫敦證券交易所與德意志交易所合并計劃,指出此項金額高達140億美元的交易會導致壟斷風險。
歐盟委員會負責競爭與反壟斷事務的專員維斯塔格表示,歐盟對該宗交易可能產生的壟斷影響存在顧慮,但倫交所與德意志交易所并未打消這一擔憂。維斯塔格說,歐盟委員會認為,該交易不僅會削弱法國、比利時、荷蘭公司單一股權衍生品交易與清算的競爭力,同時也可能導致歐洲市場固定收益工具清算業務出現壟斷現象。
在過去10年間,為共同建立一個“歐洲最大規模的證券交易平臺”,倫德兩家交易所曾有過5次合并嘗試。上個月,歐委會曾要求倫敦證券交易所出售意大利MTS交易平臺的股權,但遭到拒絕,因此當地業界均對歐盟最終否決合并案有所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