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及銀行資產管理研究
王珊紅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當下的銀行業也隨之繁榮發展起來,同時供給側改革工作也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供給側;改革;銀行質量
隨著我國當前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利率市場化改革工作正在積極地推進中,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被及時的加以解決,就會嚴重的阻礙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轉變,不利于我國金融行業的繁榮發展。
所謂的供給側改革,其實就是從供給和生產的終端為切入點,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從而帶動生產力和競爭力的質量,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如果要想從根本上保障供給側改革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首先,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做好淘汰落后產能以及根除僵尸企業的工作,促使企業的發展越來越智能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在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工作的時候,應該做好減少產能、清除庫存、解決杠桿、降低成本和補齊短板的工作。對于減少產能來說,其核心的工作任務就是要從根本上清除僵尸企業,在這個工作過程中應該既保障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效益,仔細清除過剩產能,清除過剩產能的時候,就會促使貨幣政策愈加科學合理。因為清除庫存來說,隨著城市化建設工作的積極推進,清除庫存的主要任務就是清除房地產庫存,而在清除房地產庫存的過程中,相關的企業萬萬不能夠采取一首負貸款形式減少杠桿,從而清除庫存的方法,如果采用這種方法來清除庫存,不會有明顯的效果。而對于降低成本來說,所謂的降低成本,其實就是要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的整體稅負,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國家和政府出臺一定的相關合理的制度,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夠合理的收費項目,支持和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行和良好發展。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在迅速的發展和不斷的改善,如今的國民經濟已經進入到了發展的新階段。在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增長速度變得緩慢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供給側的發展與市場需求的變化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這一矛盾,在根本上嚴重的降低了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僅影響市場資源的配置效率,還嚴重地影響市場資源的配置質量。我國現如今的銀行資產大多都分布在很多傳統行業內部,我國的制造業在國有商業銀行中占有很大部分的貸款數額,這些貸款數額占據著很大的比重,其中房地產行業向銀行的貸款余額就是一個龐大的數據。一般來說,供給側改革大多都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的,通過淘汰落后產能、降低稅負,鼓勵創新和結構升級,推動經濟發展。當供給側改革從生產端入手時,就會從根本上造成制造業和房地產行業的產能大量過剩。銀行資產是企業發展過程中以及社會融資的重要經濟支撐,銀行資產在相關的事業單位開展債券發行融資工作的時候,能夠從根本上為其工作帶來積極的影響。供給側改革工作是一項工程比較復雜的工作,同時供給側改革也是具有系統性的,如果要想從根本上推進供給側改革工作順利進行,我們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充分認知三個維度以及三個角度對銀行資產質量的積極影響,圍繞三個維度和三個角度合理的制定企業的發展計劃,從根本上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三個維度
1.短期和長期的維度
一般來說供給側改革的主要任務,都是圍繞減少產能、清除庫存、解決杠桿降、低成本和補齊短板而開展的,其中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有每一個工作環節需要注重的工作點,同時每一個環節的工作工序也都是不一樣的,每個環節的影響都有短期和長期的差異之分,如果要想找出影響短期和長期的分別之源,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不同的階段,每個工作環節的工作點都不一樣,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有每個工作環節的工作側重點。對于短期來說,其對銀行資產的質量影響主要表現為前期的三大任務,我國現如今的產能過剩面積比較大,從而也造成了我國諸多企業的經濟效益嚴重下滑,是十分不利于我國出口企業的良好發展的。
在進行化解風險工作的時候,會對銀行的資產進行一定的調整,在調整過程中,會科學合理的調整銀行資產的結構,促使銀行對企業的過剩產能以及房地產行業的庫存進行一定的解決和篩選,從而科學合理的制定更高要求的準入標準,仔細嚴格的調整客戶結構,從根本上處理淘汰的產業和僵尸企業。在進行調整工作的過程中,銀行以及相關的金融部門應該將落后的資產進行隔離,從而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良的空間,增強銀行的經濟效益。
2.存量和增量的維度
要想促使銀行的增量業務能夠迅速和高質的發展起來,相關的政府以及金融部門應該出臺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根本上支持銀行進行供給側改革。一般來說銀行的存量業務和增量業務,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直接體現出銀行的選擇與發展方向的。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工作,不僅能夠從根本上促使銀行存量資產質量的提高,同時還能夠為銀行帶來更多的存量業務和增量業務。重大資產和負債增長的特點,這都是我國諸多因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面臨的經濟現象,這些問題在我國諸多銀行的發展過程中,往往是起著一定的積極影響作用的,能夠促使銀行資產以及銀行利潤率的提高。相關的銀行應該從根本上減少過剩產能以及釋放信貸存量,同時也要積極的支持和引導吸收增量業務,從而能夠促使新經濟增長點和經濟結構的創新與發展。
3.數量和質量的維度
由于我國國內經濟增長的下降,國家和政府推出了供給側改革。在國內經濟下滑的同時,我國的經濟結構就會出現一定的風險性,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傳統的供給側方法無法滿足修正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會帶來更嚴重的問題。在最近十幾年內,我國銀行業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帶動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就像宏觀經濟一樣,銀行資產的增長是需要有數量和質量作為支撐和保障的。銀行往往都是通過保質保量和調整結構來積極迎合清除產能和清除庫存的,這樣長期以來會嚴重的影響相關分行的資產發展,如果相關分行的資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會促使銀行內部貸款規模變小,以及會產生一些不良余額。
(二)三個角度
1.行業配置
銀行資產來說,它會分布在社會大眾經濟生活的諸多領域和諸多行業,一般來說行業的發展形勢和發展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影響銀行資產質量的。供給側改革主要是通過這些渠道和間接渠道來調整銀行的行業配置。一般來說,直接渠道是在進行供給側改革工作時提到過的改革行業,去除的往往是包括產能過剩以及房地產庫存過高。在對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有著一定深度了解時,相關的政府是會出臺一些解決產能過剩的政策的。間接渠道其實就是指供給側改革會影響經濟結構,銀行的發展應該從根本上符合供給側改革的發展需求,將優勢資源配置到最合適的發展領域。
2.客戶選擇
在推進供給側改革工作時,其實就是銀行重新選擇客戶的一個機會。減少過剩產能和清除過剩庫存時,銀行會相應地調整客戶結構,在調整客戶結構時,銀行往往會傾向于優質客戶。其實供給側改革主要就是為了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的高杠桿,在一定的時期內供給側改革會影響到銀行企業客戶資源的質量。
3.產品類型
為了從根本上適應供給側改革的形勢需求,銀行和相關的金融部門應該優化配置資產,科學合理地調整銀行資產結構,把眼光放在創新型產品上,為銀行企業的發展指明正確的發展方向。拓寬銀行發展的范圍,創造符合供給側改革需求的銀行資產產品,為銀行客戶帶來更大的便利。
(一)清除不良資產,業務發展提供空間
在經濟迅速下行的時候,銀行的資產結構也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同時會有諸多不良貸款出現。如果銀行想從根本上解決產能過剩以及不良貸款快速增長的問題,首先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妥善地處理好銀行現有的不良資產,為銀行客戶營造健康良好的貸款空間。我國當前的經濟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主要矛盾表現為產能過剩以及庫存過多,國家和政府為了解決產能過剩和庫存過高的問題,制定研究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措施,這些措施在實施起來,如果未被嚴格監管與控制,就會從根本上造成宏觀經濟嚴重疲弱和社會上失業率急劇上升的現象,往往會造成銀行資產大量虧損。
(二)提高行業研究力,為業務轉型指明方向
如果要想從根本上提高銀行發展業務的盈利空間,銀行的監管部門應該對銀行內部的不良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置,從而為銀行的發展提升未來競爭力。銀行內部存量業務的發展,往往是跟隨銀行內部相關客戶的選擇標準的變化而變化的,隨著供給側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行和深入實施,能夠為一部分的銀行客戶帶來更多的話語權,同時也就會出現諸多銀行之間產生爭奪客戶的現象。在進行供給側改革過程中,不僅要積極推進過剩行業進行存量資源的釋放,同時還要積極引導新興產業吸收增量資源,這兩個環節對于供給側改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兩個環節的工作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能夠決定供給側改革的工作質量。
(三)注重創新發展理念,積極推行供給側改革
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嚴格的監管與控制銀行的業務風險,同時還注重對客戶管理模式和產品的創新,合理的調整銀行的資金結構,制定銀行企業的未來發展計劃,從而促進銀行業務質量的提升。在進行改革工作時,銀行常常會面臨由于資產結構不合理以及內部監督力度和審核力度不夠嚴格,從而導致銀行的資產質量危險的現象。在短時期內,穩定增長和調整結構之間是可能存在著一定矛盾的,這些矛盾如果不能夠及時解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會影響供給側改革工作順利進行的。
本文筆者通過分析供給側改革過程中三個維度和三個角度,充分的認知到供給側改革和銀行資產質量之間的關系。并且針對于供給側改革與銀行資產質量的問題,給予了銀行在進行資產管理工作時的發展策略,以便于從根本上促進供給側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和銀行資產質量的提升。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 廣州 510120)
[1] 唐錚玉.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供給側改革策略研究[J].當代經濟,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