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昕霞
(海門市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100)
可塑纖維樁與預成纖維樁在牙體缺損患者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對比
陳昕霞
(海門市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100)
目的:比較可塑纖維樁與預成纖維樁在牙體缺損患者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間海門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牙體缺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60例患者分為可塑纖維樁組和預成纖維樁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對可塑纖維樁組患者使用可塑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對預成纖維樁組患者使用預成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然后比較兩組患者口腔修復的成功率及對修復效果的滿意率。結果:預成纖維樁組患者口腔修復的成功率高于可塑纖維樁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預成纖維樁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率高于可塑纖維樁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用可塑纖維樁對牙體缺損患者進行口腔修復相比,用預成纖維樁對該病患者進行口腔修復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地提高其口腔修復的成功率和對修復效果的滿意率。
可塑纖維樁;預成纖維樁;牙體缺損;口腔修復
牙體缺損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牙體硬組織外形和結構發生缺損,表現為牙體失去正常的生理解剖外形,使正常牙體的形態、咬合功能和鄰接關系遭到破壞。導致該病發生的原因較多,如牙齒發育畸形或存在外傷、磨損、酸蝕、齲病等情況。該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口腔修復的方法治療該病。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比較可塑纖維樁與預成纖維樁在牙體缺損患者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間海門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牙體缺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隨機將這60例患者分為可塑纖維樁組和預成纖維樁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在可塑纖維樁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患者16例;其年齡在19~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9.5)歲。其中,有中前牙缺損的患者7例,后牙缺損的患者23例。在預成纖維樁組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年齡在20~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5±9.3)歲。其中,有中前牙缺損的患者8例,后牙缺損的患者2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中60例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病情符合臨床上規定的牙體缺損的診斷標準。2)均為單顆牙齒缺損。3)臨床資料完整。4)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1)患有嚴重的心、肝、肺、腎等臟器疾病。2)存在神經功能障礙。3)患有精神類疾病。4)患有丙肝、梅毒、艾滋病、乙肝等傳染性疾病。
1)對預成纖維樁組患者使用預成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具體的方法是:術前,先對患者進行口腔檢查,了解其患牙的形態及與牙周、牙槽、口腔軟組織的關系。用橡皮章對患者的患牙進行隔離,并做好其根管的預備工作。將預成纖維樁置入患者的根管中,將纖維樁修剪成合適的長度。用乙醇對纖維樁進行消毒,再用吸水紙吸干患者根管內的液體,然后用毛刷對其根管和牙體進行清理。將黏膜劑均勻地涂抹在纖維樁、牙體與根管的表面,然后對其患牙的牙冠進行光照固化處理,時間為20 s。20 s后,取出纖維樁,對纖維樁進行光照固化處理,時間為40 s,以促進其成型。在患者的根管內注入適量的DMG 珞賽可樁核材料,將成型的纖維樁完整地置入其根管內。對其根管進行持續光照固化處理,時間為40 s。40 s后,對患者患牙的牙冠進行堆核處理。待DMG 珞賽可樁核材料硬化后,對患者進行全瓷冠基牙預備。完成全瓷冠基牙預備后讓患者試戴,最后根據其實際情況對全瓷冠基牙進行相應的調整。2)對可塑纖維樁組患者使用可塑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具體的方法是:術前,先對患者進行口腔檢查,了解其患牙的形態及與牙周、牙槽、口腔軟組織的關系,同時評估其牙體缺損的程度。做好其根管的預備工作。去除其齲牙,并盡量保留其未齲壞的牙體組織。待患者的根管充分顯露后,用牙鉆對其患牙進行擴髓處理,并計算其根管的長度。將可塑纖維樁置入患者的根管內,根據其牙體的咬合和缺損情況對可塑纖維樁的位置進行相應的調整。對其患牙的牙冠進行光照固化處理,時間為20 s。20 s后,取出纖維樁,對纖維樁進行光照固化處理,時間為40 s,以促進其成型。在患者的根管內注入適量的DMG 珞賽可樁核材料,將成型的纖維樁完整地置入其根管內。對其根管進行持續光照固化處理,時間為40 s。40 s后,對患者患牙的牙冠進行堆核處理。待DMG 珞賽可樁核材料硬化后,對患者進行全瓷冠基牙預備。完成全瓷冠基牙預備后讓患者試戴,最后根據其實際情況對全瓷冠基牙進行相應的調整。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口腔修復的成功率。進行口腔修復后,患者的患牙未出現松動和不適反應,其咀嚼功能恢復正常即表示修復成功。調查兩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率??倽M意率=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預成纖維樁組患者口腔修復的成功率為100%(30/30),可塑纖維樁組患者口腔修復的成功率為86.67%(26/30)。預成纖維樁組患者口腔修復的成功率高于可塑纖維樁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預成纖維樁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率為96.67%,可塑纖維樁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率為83.33%。預成纖維樁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率高于可塑纖維樁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修復效果滿意率的比較
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口腔修復的方法治療牙體缺損。但口腔修復的效果受樁核材料的影響較大[1]。過去,臨床上常采用金屬樁對牙體缺損患者進行口腔修復,但其局限性較多,因此近年來已逐漸被非金屬樁(如纖維樁)所取代。纖維樁具有較高的生物相容性、美觀性和抗腐蝕性,與自然牙體類似??伤芾w維樁的彈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較好,能發揮出均勻的外力傳導作用,從而保護根尖不受損傷[2]。但臨床實踐證實,用可塑纖維樁對牙體缺損患者進行口腔修復時,存在修復失敗的風險。預成纖維樁的彈性好、根尖強度大,可起到保護根尖和樁冠的作用。另外,預成纖維樁的美觀度和顏色幾乎與自然牙體一致,因此更容易被患者接受[3]。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與用可塑纖維樁對牙體缺損患者進行口腔修復相比,用預成纖維樁對該病患者進行口腔修復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地提高其口腔修復的成功率和對修復效果的滿意率。
[1]趙異.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3(49):243-245.
[2]王宇,黃麗云,田明飛.預成纖維樁和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全科醫學,2015,6(124):936-938.
[3]趙躍峰,楊文香,姜海英,等.可塑纖維樁與預成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10(157):1443-1444.
R783.3
B
2095-7629-(2017)15-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