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偉
(石家莊市藁城人民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前路減壓術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探討
梁軍偉
(石家莊市藁城人民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目的:探討用前路減壓術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抽選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石家莊市藁城人民醫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28例患者隨機分為后路組(n=64)和前路組(n=64)。為后路組患者應用后路減壓術進行治療,為前路組患者應用前路減壓術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治療后其VAS評分。結果:與后路組患者相比,前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治療后其VAS評分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前路減壓術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較好,可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前路減壓術;后路減壓術
近年來,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發病率逐年增加[1]。此病主要是由于發生車禍或墜落摔傷導致的,致殘率較高。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骨折部位疼痛、脊柱活動受限、神經組織損傷等[2]。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主要手段。有學者指出,用前路減壓術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較好。為了進一步探討用前路減壓術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筆者對石家莊市藁城人民醫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
病情符合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診斷標準[3]。2)知情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患有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2)患有腰椎退行性病變。
抽選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石家莊市藁城人民醫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128例患者分為后路組(n=64)和前路組(n=64)。后路組患者中有男38例,女26例;其年齡為45~80歲,平均年齡(62.5±10.4)歲;其病程為1~3個月,平均病程(2±0.3)月。前路組患者中有男36例,女28例;其年齡為47~82歲,平均年齡(64.5±10.6)歲;其病程為2~4個月,平均病程(3±0.5)月。
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分析。本次研究獲得了石家莊市藁城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為前路組患者應用前路減壓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1)協助患者取右側臥位,對其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2)經胸膜腔入路,沿第12肋骨走向做一個弧形切口。3)繼續向下切開,保持切口與左側髂前上棘平行,逐層切開皮下組織和肌肉,使傷椎充分暴露。4)切除傷椎及其周圍組織,清除壞死組織,然后植入合適長度的整塊皮質骨。5)使用前路內固定裝置對植入的皮質骨進行固定。6)沖洗術區,對術區進行止血處理,然后縫合切口[3]。為后路組患者應用后路減壓術進行治療。1)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協助其取俯臥位。2)以傷椎為中心,在胸背部后正中處做一個縱向切口。3)逐層切開皮下組織和肌肉,使傷椎充分暴露。4)切除傷椎及其周圍組織,清除壞死組織,然后植入皮質骨。5)采用椎弓根螺釘對植入的皮質骨進行固定。6)沖洗術區,對術區進行止血處理,然后縫合切口。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治療后其VAS評分。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腰椎功能基本恢復。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腰椎功能明顯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好轉,腰椎功能未改善。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前路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35例(占54.69%),為有效的患者有26例(占40.63%),為無效的患者有3例(占4.69%)。前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31%(61/64)。后路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30例(占46.88%),為有效的患者有19例(占29.69%),為無效的患者有15例(占23.44%)。后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6.56%(49/64)。與后路組患者相比,前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09,P=0.002)。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
治療后,前路組患者的VAS評分平均為(38.4±3.21)分,后路組患者的VAS評分平均為(44.6±2.79)分。與后路組患者相比,前路組患者治療后其VAS評分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術后,前路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生了切口感染,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13%(2/64)。后路組患者中有5例患者(占7.81%)發生了切口感染,有3例患者(占4.69%)發生了肺部感染。后路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50%(8/64)。與后路組患者相比,前路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發病率逐年增加。此病主要是由于發生車禍或墜落摔傷導致的,致殘率較高。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骨折部位疼痛、脊柱活動受限、神經組織損傷等,嚴重時可導致其發生全身癱瘓,從而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主要手段。有研究指出[5],用前路減壓術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臨床療效理想,且安全性較高。這一研究結果與本次臨床研究的結果一致。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后路組患者相比,前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治療后其VAS評分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前路減壓術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較好,可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其患 椎功能的恢復,提高其生活質量。
[1]張建軍. 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手術治療的效果觀察[J]. 中國衛生產業,2014(4):153-154.
[2]曾紹林. 前路手術與后路手術對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治療效果研究[J]. 當代醫學,2015(35):76-77.
[3]李少平,楊光勇,潘繼春. 觀察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J]. 中外醫療,2015(16):46-47.
[4]王雯筠. 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3):101-102.
[5]朱艷艷. 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5(9):26-27.
R683
B
2095-7629-(2017)15-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