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連香
(貴州省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2)
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雙嘧達莫片治療腦血栓的效果研究
宋連香
(貴州省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2)
目的:探討聯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雙嘧達莫片治療腦血栓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間在貴州省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30例腦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阿司匹林單獨用藥組和阿司匹林聯合用藥組,每組各有65例患者。為阿司匹林單獨用藥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治療,為阿司匹林聯合用藥組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雙嘧達莫片進行治療。進行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經統計,阿司匹林聯合用藥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單獨用藥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雙嘧達莫片治療腦血栓的效果較為理想。
阿司匹林腸溶片;雙嘧達莫片;腦血栓
腦血栓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此病是由局部腦血管的血流量減少或中斷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是誘發腦血栓的重要原因[1]。臨床上對腦血栓患者通常進行溶栓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雙嘧達莫片都具有理想的溶栓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聯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雙嘧達莫片治療腦血栓的效果,本文對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130例腦血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選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130例腦血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阿司匹林單獨用藥組和阿司匹林聯合用藥組。在阿司匹林單獨用藥組患者中,有男性35例,女性30例;其年齡為39~71歲,平均年齡為(57.2±6.3)歲;其病程為1~28天,平均病程為(19.3±1.5)天。在阿司匹林聯合用藥組患者中,有男性34例,女性31例;其年齡為37~73歲,平均年齡為(58.1±6.1)歲;其病程為3~32天,平均病程為(20.1±1.4)天。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阿司匹林單獨用藥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治療。此藥的用法是:每日服1次,每次服100 mg。為阿司匹林聯合用藥組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雙嘧達莫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3020225)進行治療。雙嘧達莫片的用法是:每次服25~50 mg,每日服3次。
1)將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分為四個等級,具體包括臨床治愈、顯效、有效及無效。臨床治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經治療后消失,其肌力恢復至Ⅴ級。顯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經治療后有顯著改善,其肌力恢復至Ⅲ級。有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經治療后有所改善,其肌力恢復至Ⅱ級。無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經治療后無改善,其肌力的改善情況不明顯。總有效率=(臨床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觀察、統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皮膚瘙癢、上腹部不適、腹瀉、惡心、嘔吐、胃腸道出血)的發生情況。
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病程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治療的總有效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阿司匹林聯合用藥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單獨用藥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腦血栓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此病主要是由動脈炎及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阿司匹林是臨床上治療腦血栓的常用藥。此藥具有抗凝、散熱、止痛、消炎、抗風濕等作用。此藥進入人體后,能夠快速地發揮其藥效,且藥效較為穩定。研究發現,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治療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2]。雙嘧達莫具有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為腦血栓患者使用雙嘧達莫進行治療前,應仔細詢問其病史。對于存在低血壓病史、有出血傾向的腦血栓患者,不應為其使用雙嘧達莫進行治療。相關研究的結果顯示,聯用阿司匹林和雙嘧達莫對腦血栓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增加其腦血管的血流量,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聯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雙嘧達莫片治療腦血栓的效果較為理想。
[1]謝春玲.45例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雙嘧達莫治療腦血栓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3):1636-1637.
[2]孟傳萍.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雙嘧達莫治療腦血栓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43-44.
R743
B
2095-7629-(2017)15-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