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強
(江蘇省宜興市中醫醫院皮膚科,江蘇 宜興 214200)
·中西醫結合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面部扁平疣的效果分析
黃建強
(江蘇省宜興市中醫醫院皮膚科,江蘇 宜興 214200)
目的:探討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面部扁平疣的療效。方法:回顧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在江蘇省宜興市中醫醫院皮膚科接受治療的168例面部扁平疣患者的臨床資料。將這168例患者平均分為西醫組和中西醫結合組。使用西藥對西醫組患者進行治療。在使用西藥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方劑對中西醫結合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治療前后其各種臨床癥狀的評分。結果:中西醫結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西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皮損數量的評分、皮膚顏色的評分和瘙癢程度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兩組患者皮損數量的評分、皮膚顏色的評分和瘙癢程度的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明顯的下降,其中中西醫結合組患者治療后皮損數量的評分、皮膚顏色的評分和瘙癢程度的評分均低于西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面部扁平疣的效果確切。
面部扁平疣;中西醫結合療法
扁平疣是臨床上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此病患者多為青少年,其皮損可表現為密集分布或條型排列的粉紅色扁平狀丘疹。這種皮損可伴有嚴重的瘙癢癥狀。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扁平疣的主要發病部位為面部[1]。多年來,西醫主要使用維A酸乳膏和重組人干擾素乳膏等藥物治療面部扁平疣,但效果一般。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面部扁平疣,獲得了理想的效果。
本次研究選擇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在江蘇省宜興市中醫醫院皮膚科接受治療的168例面部扁平疣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這168例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病情符合《皮膚性病學》(第6版)中規定的扁平疣診斷標準;2)自愿參與本次研究。3)面部存在扁平疣。這168例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存在嚴重臟器損害;2)在參與本次研究前的1個月內進行過相關的治療;3)對本次研究所用的藥物過敏;4)治療的依從性差。將這168例患者平均分為西醫組和中西醫結合組。在中西醫結合組患者中,有男45例,女39例;其年齡為16~40歲,平均年齡為(27.2±6.3)歲;其病程為4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1.3±0.4)年。在西醫組患者中,有男43例,女41例;其年齡為15~43歲,平均年齡為(27.5±6.1)歲;其病程為3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1.2±0.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
使用西藥對西醫組患者進行治療。使用的藥物和方法為:匹多莫德,口服,10ml/次,2次/日;重組人干擾素乳膏,外擦,4次/天;維A酸乳膏,外擦,1次/天,在晚上使用。在使用西藥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方劑對中西醫結合組患者進行治療。使用的中藥方劑其藥物組成和制用法為:木賊30g,紫草10g,馬齒莧20g,敗醬草30g,生貫眾10g,白花蛇舌草15g,板藍根30g,醋香附20g,生薏苡仁20g,醋三棱10g,醋莪術10g,生牡蠣30g,紅花10g。將上述藥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液,用此藥液對患處進行濕敷,2次/天,30min/次。兩組患者治療的時間均為3個月。
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治療前后其各種臨床癥狀的評分。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中規定的內容制定本次研究的療效評定標準:經治療,患者的皮損完全消失為治愈。經治療,患者的皮損消退70%以上可評定其療效為顯效。經治療,患者的皮損消退30%~70%可評定其療效為有效。經治療,患者的皮損消退不足30%或在增加可評定其療效為無效。患者各種臨床癥狀的評分標準見表1。

表1 患者各種臨床癥狀的評分標準
使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中西醫結合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的患者分別有17例、28例、24例和15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2.1%。西醫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的患者分別有4例、15例、31例和34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9.5%。中西醫結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西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的對比 [n(%)]
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皮損數量的評分、皮膚顏色的評分和瘙癢程度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兩組患者皮損數量的評分、皮膚顏色的評分和瘙癢程度的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明顯的下降,其中中西醫結合組患者治療后皮損數量的評分、皮膚顏色的評分和瘙癢程度的評分均低于西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種臨床癥狀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種臨床癥狀評分的比較(分,±s)
扁平疣是一種由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直接或間接進入皮膚的上皮細胞并發生復制和增殖,導致皮膚的上皮細胞異常分化、增生引起的皮膚疾病[3]。多年來,西醫主要使用匹多莫德、維A酸乳膏和重組人干擾素乳膏等藥物治療扁平疣。匹多莫德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免疫調節劑,具有對抗急性感染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4]。維A酸乳膏具有加速上皮細胞增生、分化的作用,可促進扁平疣的脫落。重組人干擾素乳膏具有廣譜的抗病毒作用,能夠通過與病毒表面的干擾素受體相結合來阻止病毒蛋白酶的合成,從而可抑制病毒DNA和RNA的復制和轉錄。不過,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單獨使用西藥治療扁平疣的效果欠佳。
中醫認為,扁平疣又叫“扁瘊”“晦氣瘡”,屬于“疣”的范疇。《外科樞要》(明·薛己)中記載:“疣屬肝膽少陽經,風生熱血燥,或怒動肝火,或肝客淫氣所致”。這說明,疣的發生與肝膽燥熱有關[5]。現代中醫通過研究古人的觀點,對扁平疣的中醫病因病機做出了以下總結:疣之病有虛實,肝燥血旺、郁火化熱、筋氣不容所致氣滯血瘀、運行不利,或濕毒內蘊,凝聚肌膚為實證,腠理不密、衛外不固、風邪外侵為虛證[6]。因此,中醫治療扁平疣以清熱解毒、解郁散結為主。在本次研究使用的中藥方劑中,木賊、紫草、馬齒莧、板藍根、生貫眾具有疏風散熱、清涼解毒的作用;醋三棱、醋莪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作用;醋香附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生薏苡仁具有滲水透濕、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的作用;紅花具有活血通經、去瘀止痛的作用;牡蠣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的作用;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的作用。將上述藥物合用,具有疏肝潤燥、解郁散結、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本次研究的結果與黃玉梅[7]的研究結果相似。這說明,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面部扁平疣的效果確切。
[1]王愛東,牛紅梅.中西醫結合治療扁平疣65例療效觀察[J].皮膚病與性病,2014,36(1):40-41.
[2]石磊,許素玲,林蕾,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頑固扁平疣臨床觀察[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6(3):274-276.
[3]張穎,肖云,羅方梅,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扁平疣35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9(22):75-75.
[4]于葉.聯合應用中藥方劑與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療扁平疣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7(22):13-14.
[5]李星匯,呂東,秦萍萍,等.中藥抗菌劑聯合干擾素α2b注射液治療扁平疣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5,16(12):82-84.
[6]王亞妹,王魯妹,波麗西,等.中藥及0.1%維A酸霜外用治療扁平疣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16(5):315-316.
[7]黃玉梅.中藥外敷治療扁平疣40例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3,8(8):316-317.
R969
B
2095-7629-(2017)15-0194-02
黃建強,男,出生于1970年11月,江蘇宜興人,本科學歷,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