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佩佩
(江蘇省新沂市人民醫院,江蘇 新沂 221400)
不干預法在新生兒臍帶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滕佩佩
(江蘇省新沂市人民醫院,江蘇 新沂 221400)
目的:探討不干預法在新生兒臍帶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在江蘇省新沂市人民醫院出生的60例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60例新生兒分為常規組和不干預組,每組各有30例新生兒。對常規組新生兒進行常規臍帶護理,對不干預組新生兒采用不干預法進行臍帶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新生兒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及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不干預組新生兒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和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均短于常規組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新生兒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0%,不干預組新生兒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33%,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不干預法對新生兒進行臍帶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縮短其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和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降低其臍炎、臍帶出血和臍部肉芽腫等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
不干預法;新生兒;臍帶護理
對新生兒進行臍帶護理是新生兒護理中最基礎的一項工作。新生兒在斷臍后,由于缺少母體的免疫保護,加之其自身的抵抗力有限,因此其臍部極易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枯草桿菌等病原菌,從而可導致其發生臍炎、臍帶出血等并發癥,進而影響其生長發育。過去,傳統的臍帶護理法多使用氣門芯斷臍法對新生兒的臍帶進行離斷和結扎,約1 d后將氣門芯去除,當其臍帶斷端結痂后,再進行二次斷臍操作[1]。但對新生兒進行二次斷臍操作時,易導致其發生臍部感染。近年來,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將不干預法應用到新生兒的臍帶護理工作中,能促進其斷臍組織的修復,降低其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在本文中,筆者就不干預法在新生兒臍帶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組研究。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在江蘇省新沂市人民醫院出生的60例新生兒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在這60例新生兒中,排除患有先天性疾病、臨床資料缺失及其家長非自愿參與本研究的新生兒。隨機將這60例新生兒分為常規組和不干預組,每組各有30例新生兒。在常規組中,有男18例,女12例,日齡為1~19 d,平均日齡為(7.02±0.25)d。在不干預組中,有男19例,女11例,日齡為2~18 d,平均日齡為(6.93±0.30)d。兩組新生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常規組新生兒進行常規臍帶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在新生兒出生時,用氣門芯斷臍法對其臍帶進行離段和結扎。在其出生1 d后,將其臍帶卷拆除。用溫水對新生兒進行沐浴。沐浴完畢后,將其身體擦干,再用棉簽對其臍部和附近部位進行擦拭。2)2 d后,觀察新生兒臍帶的殘端是否已經成功結痂,若其臍帶殘端已經結痂,則將其結痂組織剪除。3)用酒精對新生兒的臍部進行消毒,然后用止血海綿對其臍部進行加壓包扎。4)定期對新生兒的臍部進行消毒,消毒的頻率為2次/d。對不干預組新生兒采用不干預法進行臍帶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在新生兒出生時,用氣門芯斷臍法對其臍帶進行離斷和結扎。在其出生12 h~16 h內,將其臍帶卷拆除,使其臍部得到充分的暴露,避免使其臍部長時間處于封閉的狀態。2)定期用溫水對新生兒進行沐浴,頻率為1次/d。每次沐浴完畢后,都要用酒精對其臍部進行擦拭消毒。
觀察并記錄兩組新生兒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和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觀察并記錄兩組新生兒臍炎、臍帶出血和臍部肉芽腫等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用%表示,用χ2檢驗,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和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新生兒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和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分別為(17.00±1.52)h和(10.00±0.52)h,不干預組新生兒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和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分別為(12.22±1.08)h和(6.11±0.18)h。不干預組新生兒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和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均短于常規組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及斷臍組織修復時間的比較(±s)

表1 兩組新生兒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及斷臍組織修復時間的比較(±s)
常規組新生兒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0%,不干預組新生兒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33%,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臍部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羅運紅[3]等指出,新生兒在斷臍后其臍部會暴露在空氣中,一旦被病原菌(如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大腸埃希菌)附著,就會引發感染,導致其發生臍炎、臍帶出血或臍部肉芽腫等并發癥,嚴重時甚至可誘發敗血癥或黃疸,從而嚴重威脅其身體健康。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約有70%的新生兒敗血癥是由臍部感染所引起的[4]。因此,臨床上加強對新生兒進行臍帶護理十分必要。過去,傳統的臍帶護理通常是在斷臍后的24 h內將氣門芯取下,這時新生兒臍部的血管尚未徹底閉塞,因此極易導致其臍部滲血,從而影響其臍帶的結痂、脫落和修復。近年來,有學者指出,采用不干預法對新生兒進行臍帶護理的效果較好,能使其臍部的血管徹底閉塞,從而能確保其臍帶的順利脫落和臍帶組織的修復。不干預法是在使用氣門芯對新生兒的臍帶進行結扎的基礎上,不對其臍帶組織進行任何的人工干預,使其臍帶組織自然脫落[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不干預組新生兒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和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均短于常規組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新生兒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0%,不干預組新生兒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33%,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采用不干預法對新生兒進行臍帶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縮短其臍帶組織脫落的時間和斷臍組織修復的時間,降低其臍炎、臍帶出血和臍部肉芽腫等臍部并發癥的發生率。
[1]楊麗麗,王建忠,王文紅,等.新生兒臍帶雙重結扎并早期暴露的護理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9):3031,3032.
[2]王芝蘭,郭慶玲.對比分析不同臍部護理方法在預防新生兒臍炎方面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1):109-110.
[3]羅運紅,謝淑玲,李肖蓮,等.新生兒臍帶再次結扎法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2):91-92.
[4]繆小紅,祝霞君,周瑛,等.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兒臍帶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上海預防醫學,2013,25(11):652-653.
[5]李桂友,唐敏,張慕意,等.晚扎臍帶對新生兒血紅蛋白和網織紅細胞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4,35(5):700-701.
[6]胡桂貞,胡獻玉,李延輝,等.新生兒臍部不干預護理與傳統護理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0):104-106.
R473
B
2095-7629-(2017)15-0212-02
滕佩佩,女,1983年7月出生,江蘇新沂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兒童危重癥護理及康復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