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解為中心的,這樣的口語教學師生互動性差,教學方法落后,是教師的口語練習,很難培養出適應未來職場所需的口譯人才。本文從分析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入手,結合網絡課程、微課、mooc等課程建設和Myet等智能語音軟件的使用,有針對性地提出適應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口語課程的可行性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網絡課程;口語教學;新型模式
一、 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一) 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缺乏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連年大幅度擴招,普通專科層次高校生源入學水平逐年下降,且學生英語水平差別較大。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2016年度錄取新生279人,包括遼寧、內蒙、四川、西藏、重慶、山東、廣州等省市,外語分數最高110多分,最低50多分,課上能完整用英語回答老師提問的僅占五分之一;有五分之三的同學能聽懂全英授課,口語表達困難;最后的五分之一對老師的授課,理解上都存在問題。還有部分同學,地方音嚴重,說的都是四川英語和湖南英語。
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中小學往往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得到的是最直觀最形象的知識。這與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和學生自身發展特點是分不開的。這種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會也不懂自主學習,不會獨立思考,缺乏探索意識,沒有實踐和參與能力。
(二) 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大部分口語教師在教學中重講授,少練習;強調知識的傳授,缺乏實踐的檢驗;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中心,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知識灌輸為主,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學方法也簡單的以講授為主,聽錄音,編對話,千年不變,使課堂枯燥單調,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很多同學還是說著“啞巴英語”,這樣的教學,只重視語言的輸入而忽略了語言的輸出,使本應活潑生動的英語口語課喪失魅力。
二、 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打破傳統教學格局,引進先進教學理念
1995年我國教育部就提出了素質教育的任務,闡明英語教學要以素質教育為主,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的培養、自信心的建立放在首位。2010年,又提出了“新課標”,明確了語言運用的重要性。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需求變化,進一步提高學生素質,2016年,大學生英語四級六級改革方案出臺,英語口試列入考試范圍,并分級進行。這就迫使我們必須進行英語口語的教學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為引導,把課堂真正的交還給學生,營造英語口語交流氛圍,使學生建立自信心,敢于張開嘴巴說英語,進行英語交流,得之得到真正的鍛煉。
(二) 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混合式、開放式的口語教學、實訓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BLearning)是傳統教學(Face to Face)與網絡化教學(ELearning)優勢互補的一種教學模式,是目前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指出:混合式教學模式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這種教學,要求學生自主通過網絡課程如:微課、mooc的學習,掌握基本知識點,并在線上考核反饋,線下的課堂作為鞏固和加強的舞臺,完全供學生展示和表演。如英語口語教程第7單元的Part C Body Language,學生通過微課的自主學習,背會單詞、短語,理解文章的含義,把握中心思想。那么,課上我們則讓學生演練,如復述課文;分組討論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肢體語言的不同含義;在商務洽談和交流中,我們應該注意使用和避免那些肢體語言等等。可見,混合式英語口語教學,把傳統的講述,都改成了線上的自主學習,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傳統課堂變成了實驗和實訓課,并答疑解難。
開放式教學模式,起源于科恩提出的人文主義教學模式,即“討論模式”和“開放課堂”,20世紀30年代又出現了開放課堂:Practice and Theory; Hymes又提出了語言的本質是社會交流的觀點;可見開放式教學是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的。在實踐中,開放式教學的效果也得到了驗證,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從改變傳統的死板教材開始,到討論探究式的課堂模式,到豐富多彩的教學環節,到拓展性的課后作業布置,使外文短劇比賽、外文歌比賽、外文故事會、外文演講比賽都成為課上教學和課下拓展練習的一部分,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實現終身學習。
校企聯合實訓式教學模式,校企聯合是指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采取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實踐工作有機結合的教育方式。校企聯合是開展繼續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它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高等學校的教育資源,又能為企業做好職工的繼續教育工作,為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學生在校期間,努力掌握專業口語交流技能,在授課周后,課程設置有專門的入企練習的實訓周,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也使學生能盡早適應社會,彌補學生在校學習內容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異和不足,使學生學習更有動力,還豐富了學生的大學生活。
(三) 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口語課堂,達到教學效果
應用情感策略,推動口語教學。教師必須探究學生的心理變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從正面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確英語口語在求職和就業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教師教學中,要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如:You did a good job. Well done. I am so proud of you all. I am very sure you can. 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此外,教師常與學生進行交流,真誠和無私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幫助其解決生活與學習中的困難,增進師生感情,將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延伸為對英語口語的好感。
應用先進的教學平臺,倡導自主學習。英語口語交際技能的提高,與學生的課下刻苦訓練息息相關,隨著校園網絡的全面覆蓋,先進口語測評軟件的使用,極大豐富了英語口語課堂。Myet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英語口語練習和檢測平臺。學生利用手機下載軟件,通過跟讀、單句練習、角色扮演、復誦和強化、自我檢測等多個環節,進行口語訓練,軟件從發音、音量、語調、流利度等方面進行技術指導,內容覆蓋通用英語、職場英語、學術英語、專業英語等方面,還可以利用軟件進行作業布置,口語測評,和其他院校進行口語比賽等,幫助老師活躍了課堂教學,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是智慧化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
在信息發達的當今世界,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通過英語口語進行交流的能力。我們要從“只教語言本身,不重口語交流”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在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余凝冰.基于MOOC內容的大學ESP混合型教學實踐對學習策略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5,(12).
[2]彭素強.開放式英語教學研究.2008,(04).
[3]管英杰.基于多媒體網絡條件下的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06).
[4]張思中.張思中外語教學法理論探討與實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