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正直??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是“第一資源”這一觀念已成為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新課改條件下的教師應超越傳統的角色定位,沖破束縛,從不同層面改變自我,使教師角色轉變為復合型的時代產物,以適應新時期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條件;教師角色;界定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縱深推進,“教師是教育第一生產力”這一觀念已成為社會的共識。教育的發展,應該建立在學生與教師的共同發展之上。教師不發展,學生的發展就是一句空話。這種認識促使人們對教師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認為新課改下的教師應超越傳統而轉變為復合型的時代產物。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 新課程下的教師應為教育的專家
(一) 教師要成為教學的專家
新課程下教師把知識的傳授作為主要任務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的合作、質疑、探究等能力的培養,要以授之以漁的理念教育學生,指導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素養,讓學生自己走路,成為社會需要的各類人才。同時,教師自己也要具備這樣的能力,教知識簡明精要,教方法與時俱進,注重學科特點和思維訓練,知識當中融入正能量,讓學生健康成長,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行家里手,更是塑造人格的專家。
(二) 教師要成為考試的專家
考試是教師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的主要利器,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特別重要又司空見慣的歩驟。傳統教學中教師出題學生做題,學生答不上的教師要責問,要補課,而教師自己很少做題。考試環節只抓了開頭和結尾,卻忽略了看似簡單的過程。其實教師自己更要做題,還要多做題。教師多做題才知道題目的側重點在哪兒,才能了解學生的思維、知識儲備等,才能找出規律找準突破口,讓學生少走彎路。例如:西北師大附中招生試題量少而精,每道題要考查學生的什么能力很清楚,試卷以幾個大要點涵蓋了課程,題目的設計新穎且與思維訓練掛鉤;而筆者所在的甘肅定西市渭源縣每年的統考、中考試卷以量大面寬為考查的基本原則,試題多為簡單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重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與檢查。因此新課程下的教師一定要成為考試的專家。
(三) 教師要成為教研的專家
新課程下的課堂發生了變化,教師既是課程的實施者,同時又是課程的研究者。學校教育雖然具有重復的特點,容易偏向于形式化、公式化而呆板僵化,但是教育的生命力不是“復制”而是“創新”。這就要求教師具有的不只是技能技巧,而且在動態的課堂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面對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這就意味著課堂不僅是課程的實施場所,而且也是進行教育教學探索的實驗室。教師必須擺脫“教書匠”的角色桎梏,把自己變成一個課堂教學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二、 新課改下的教師應為學生能力提升的教練
傳統教育中教師就是在傳道授業解惑,教學質量的優劣,主要取決于教師自己的業務水平,學生先天形成的頭腦素質,其實學生的思維可以改變、可以提高,那么就要求教師不僅僅教知識,而且還要擔負起學生大腦開發訓練的重任。
1. 教師要成為學生記憶力訓練的教練
記憶,主要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和回憶四個基本過程,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質就是盡量避免和克服遺忘。一個學生記憶力的品質決定了學習質量的高低,教師根據學生的記憶方式和思維來對癥下藥。有效地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行鍛煉,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自然也就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注意力集中、增加興趣、理解記憶、及時復習、經常回憶、視聽結合、科學用腦、選擇最佳時間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2. 教師要成為學生快速閱讀訓練的教練
現代社會信息日新月異,新事物、新知識層出不窮,要求人們具有較強的獲取、匯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實踐證明,快速閱讀就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佳方法。速讀有利于識字率的鞏固、理解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促使學生智力的發展。現代信息社會,知識膨脹,一切都慢慢來,將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新課程下的教師應成為快速閱讀訓練的教練是時代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計時閱讀訓練法、閃現式訓練法、意義閱讀法等,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以適應新課程的需要。
3. 教師要成為學生思維訓練的教練
新課程下,教師不僅僅傳播學生知識,更應該培育和發展學生的潛能和聰明才智。教師的啟發誘導,使學生慢慢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對事物認識的能力也越強,自制能力、自學能力和自立能力也越強,這將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如果只是傳遞知識,閉門造車,勢必會成為新時代的文盲,因此訓練思維也是新課程的一門必修課程。
三、 新課改下的教師應為充滿魅力的家長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僅僅取決于業務水平,更取決于教師的人格和品行。一名教師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就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追求生活的真諦。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會使學生產生極強的向師性。那么,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哪些方面最能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呢?
1. 教師春風化雨的愛心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愛是高尚的、純潔的,它應該發自內心、真誠無私而不求回報。教師的愛不是為了做給學生看,但他必須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愛。只有讓學生多次體會到教師的愛,才能在師生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把整個心靈交給學生,將整個師愛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學生,讓這份愛感染他們、激勵他們、教育他們、造就他們。這既是教師職業神圣之所在,更是教師人格魅力的最大體現。
2. 教師良好的性格特征,整潔端莊的儀容儀表,溫文爾雅的言談舉止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如果一個教師擁有了這些,學生自然會親近你,喜歡你,信任你,學生學習積極性就高,所以教師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只有與良好的性格特征相結合,才能密切師生關系,形成共鳴,從而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用真誠的語言欣賞學生、贊美學生也是教師的魅力,教師豁達的胸襟同樣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體現。
總之,學生是在教師耳濡目染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教師的言談舉止、一顰一笑,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更像是與學生朝夕相處的家長,伴其一生的成長。沒有魅力的教師就如同車間里冷冰冰的加工產品的機器一樣,終將被時代淘汰。
四、 結束語
新課程的新在于時代新,課程標準新,社會需要的人才新,那么教師就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以新的理念、新的教育技能培養新時代的學生,轉變傳統觀念,重塑教師形象,以適應課程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俊.新課程.教研版,2012,(03).
[2]劉軍峰.學周刊,2012,(17).
[3]陳克正.四快高效學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