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涇縣人,生于江蘇蘇州,1926年入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讀于上海藝術大學、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及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徐悲鴻先生,并參加南國革新運動。早年攻素描、油畫,功力深厚;間作國畫富于生活情趣,不落傳統窠臼。晚年專攻國畫,境界開闊,寓意深遠,以凝練而準確的形象融會著中西藝術的深厚造詣。在素描、油畫、藝術教育方面都造詣甚深,他在中國畫創造方面更是別創一格,自成一家。吳作人是繼徐悲鴻之后中國美術界的又一領軍人物。
吳作人于1930年赴歐洲學習,先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后考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白思天院長畫室學習。入學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油畫大會考中獲金獎和桂冠生榮譽。他勤奮學習,熟練地掌握了專業技能,創作了數量可觀的油畫作品,表現出非凡的藝術才能。白思天院長稱贊他“既不是弗拉曼畫派,又不是中國傳統,他是充滿個性的作者。”1935年回國,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戰期間,隨校西遷重慶。1938年,率“戰地寫生團”赴前方作畫。1943年至1944年,赴陜甘青地區寫生,臨摹敦煌壁畫。1944年至1945年初赴康藏高原,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寫各色風貌,作大量寫生畫,舉行多次展覽。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專教授兼教務主任,并當選北平美術作家協會理事長。1947年,先后在英國、法國、瑞士舉辦畫展。
吳作人在60余年藝術生涯中深深扎根于中華優秀的文化傳統的沃土中。他稟賦深厚,學貫中西,刻意探求,大膽創新。他以“法由我變,藝為人生”的藝術觀,循著“師造化,奪天工”的創作道路,繼承和發展傳統,為“中國水墨畫”的開拓了新的風貌,從理論和實踐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我國當代美術史上承前啟后的一代杰出的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吳作人同時是一位造詣極高的書法家。他的作品無數次地參加國內外各種展覽,其作品為海內外收藏家、博物館所搜求。多次應邀赴世界各地講學、舉辦個展或聯展、參觀訪問、文化交流等活動。1984年法國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藝術與文學最高勛章”,1986年比利時國王授予他“王冠級榮譽勛章”。
其油畫《齊白石像》《三門峽》,中國畫《牧駝圖》等均為中國美術館收藏。曾于198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大型個人作品展覽。多次出國訪問,舉辦畫展,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出版畫冊:《吳作人速寫集》《吳作人水墨畫集》《吳作人畫選》《吳作人、蕭淑芳畫選》《吳作人藝術》《中國當代美術家系列畫傳-吳作人》《巨匠與中國名畫-吳作人》《吳作人速寫集》《吳作人畫集-書法詩詞卷、中國畫卷、油畫卷、素描速寫水彩卷》《中國近現代名字畫集-吳作人畫集》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