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2016年高考新課標卷2物理部分考查知識點的分析,總結出卷2試題考查的特點。卷2突出了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模型構建、注重高考真題的改編。統計以往9年考查知識點的頻次,琢磨全國卷出題的基本思路,為2017年的高考提供有效的復習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卷2;高考物理;知識點考查頻次
全國新課標卷是教育部命題中心命制的一套新課標高考試題,從2007年開始命題,起初是為寧夏卷命題,從2009年開始陸續有以前使用全國1,2卷的省份進入新課標高考,改用這套試卷。今年開始有26個省份使用新課標卷,分為新課標卷1、新課標卷2、新課標卷3(廣西、貴州、云南)。
2016年新課標卷2試題整體難度跟去年比有所下降,考查知識由淺入深、梯度合理。試題多角度、多層次地考查了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從考題形式來看:8個選擇題,2個實驗題,2個計算題,選修部分各為1道選擇和1道計算。多選較去年有些變化,4個變3個,不過全國卷1仍然是4個。全卷知識考查全面,突出重點知識,重點章節,出題的風格和以往一樣,其中有一部分題目是來自于歷年高考試題的改編。
下表列出了物理部分考查的主要知識點。
試題特點:
一、 突出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考查:如第14題,考查的是三個力的動態平衡問題,容易得分,第15題,考查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功能關系,平時訓練較多。第16題考查的是小球在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屬于基礎知識。
二、 注重模型構建、注重各地高考真題改編。
如第15題考查的是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本題是來自于2012年山東卷的改編。圖形一樣,只是a,b,c三個點的位置反了,4個選項的設置不同。
第21題考查的彈簧為載體的功能關系與受力,本題是來自于2015年江蘇卷第9題的改編。考查內容和圖像特別相似。
第18題考查了帶電粒子在圓形有界磁場中的運動。有關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的運動,平時模擬題中訓練較多。
第23題半偏法測電壓表內阻,去年全國卷2考過,今年考查的內容有所變化而已。
三、 實驗題、選修部分考查了近幾年考查頻率不高的知識點。
實驗題:2007-2015年的9年高考中,彈簧的彈性勢能,2013年只考過一次,半偏法測內阻,2015年只考過一次。
33題熱學題第一問的考查形式與往年不同,考查內容簡單。第二問考查的是變質量氣體的抽氣問題,平時訓練較少,在高三的復習中,總共出現過兩次。
四、 計算題出題風格和往年一樣,壓軸題有走向簡單的傾向。
第24題為平行金屬導軌單桿的電磁感應與運動的結合(有摩擦力),熟悉電磁感應基本內容,再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計算量不大。
第25題考查了平拋運動+動能定理+能量守恒。物理過程清楚,容易理解,第一問中等難度,根據平拋運動、圓周運動中的動能定理、能量守恒求解,第二問只是對臨界點的判斷,如果對臨界點判斷不準,則無法得分。類似臨界點的判斷在高三復習中也遇到過一個模擬題。
全卷考查的知識點中:人造衛星、萬有引力定律,變壓器、交流電、物理學史等沒有考查。2007-2015年9年高考中,人造衛星、萬有引力定律考查的頻率很高,只有2008年沒考過,而2008年考了直流電路,今年考查了電容器的電路。變壓器和交流電也是9年考了5次。今年還考查了法拉第圓盤發電機,新課標卷中以前沒有出現過,教材中也沒有,不過在模擬題中出現過。這也提醒我們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認真復習,尤其是在一輪復習中復習要全面,重視物理過程。
整體而言,全國卷2有以下幾個特點:1. “求穩”重于“求新”;2. 試題難度保持向中檔靠攏;3. 很少見開放性試題。這可能和新課標卷1和2各自不同的特點有關。在實驗考查方面,其中新課標2卷側重對實驗現象與結果分析能力的考查;新課標1卷則側重對實驗現象和結果準確表述的考查。全國卷1在物理建模能力方面比全國卷2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新課標卷2更趨于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今年的試卷更加趨于穩定。在高中階段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學生應該重視知識的得出過程,并“舉一反三”,注重掌握例題與物理模型的內涵與外延,切忌死記硬背,要多思考、多總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汪順業.2011-2015全國高考新課標物理選擇題分析[J].讀寫算(教師版),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