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忠慧+苗林
摘 要:2013 年 9 月 7 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演講,提出要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10 月 3 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尼演講,提出要與東盟國家發展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密結合國內外局勢提出的重大經濟發展核心戰略。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 2016-2030年) 》為中醫藥國際教育的發展提出了要求:推進多層次的中醫藥國際教育交流合作,把中醫藥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麗名片。第四次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表明,中醫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由此可見,中醫在海外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在此背景下,中醫藥作為我國特有的文化資源,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文化使命,如何把握機遇,適時進行有效傳播,成為需要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中醫藥國際教育也需要重新調整戰略定位,把發展重心放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來。豐富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的策略,積極開發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新模式,推動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
一、 擴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醫留學生招生規模,促進合作辦學
來華留學生教育是“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來華留學生,可以將中醫藥文化更好地傳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對于發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經濟情況普遍較差,應該增加獎學金的獎項設立,給其提供全方位的人文關懷,吸引其來華學習中醫。
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曾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優勢資源,形成全方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格局。各中方合作院校要切實加強自身支撐能力建設,不斷深化中外雙方合作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全球出現越來越多的高校之間的合作辦學,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中醫專業的設立,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醫學系中醫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的相繼設立等。國外各級各類的中醫藥教育、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有助于培養本土化的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形成一支國際型專業隊伍,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二、 依托海外孔子學院和中醫孔子學院,加強中醫藥文化的對外傳播
2016年12月9日,孔子學院總部在昆明召開中醫、太極拳等中華文化對外交流座談會,會議宣布全球有78個國家240多所孔子學院在2016年開設了中醫、太極拳等中華文化課程,學習中醫、太極拳等中華文化課程是各國孔子學院師生和民眾的強烈需求。據孔子學院總部統計,僅在2016年,全球孔子學院所開設的中醫、太極拳課程已吸引注冊學員3.5萬人,18.5萬人參加了相關體驗活動。
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已經有51個國家建立134所孔子學院和127個中小學孔子課堂,2016年注冊學員達46萬人,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近8000場,受眾270萬人,受到各國民眾的熱烈歡迎。截至目前,全球已經有4所中醫孔子學院,其中7所孔子學院開設了中醫課堂,為全球的中醫藥文化愛好者打開了一扇窗口。
利用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建立的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以中醫藥為切入點,把中醫藥文化融入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中,增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和了解,有助于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與融合。海外孔子學院和中醫孔子學院已為中醫藥走向國際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一定要搭好這趟“順風車”,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普及中醫藥文化。
三、 加強師資隊伍和教材建設,研發多語種教學資源
孔子學院的師資力量需要中醫藥國際人才的支持,中醫藥國際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中醫藥理論、專業實踐能力,還需具有外語教學能力、跨文化適應能力。要加快面向“一帶一路”相關領域與專業的人才培養,加強國際化人才的儲備,為具體實施文化傳播與交流合作提供支持。
全球中醫藥的教材有很多,但是缺乏權威性的教材。要組織國內外專家形成合力,推出國際標準化中醫藥教材。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情況,結合當地文化、歷史、政策、疾病特點,加以改編,形成本土化的中醫藥文化教材,使其與本土文化接軌,加深相互認識與理解,推進國際教材建設的層次化。
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曾提出,完善師資隊伍的建設,要加強中華文化國際推廣師資培養、培訓和派出力度,研發翻譯出版出更多語種的教學資源。國內有很多優秀的中醫著作,科研成果,迫切需要被海外人士了解。從已有的著作,科研成果選出佳作,進行多語種翻譯和推介,提高中醫藥書籍的翻譯質量,研發多語種教學資源,向“一帶一路”國家的中醫藥愛好者提供資料。
四、 利用互聯網建立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平臺,積極開發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新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傳播手段也日趨現代化、便捷化,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優秀的中醫藥文化成果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通過音頻、視頻多維度進行多方面展示。利用互聯網建立權威的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平臺,如網站、移動終端、微信公眾號等;建立中醫藥數據庫和語料庫,充分挖掘中醫藥典籍著作的豐富內涵,從紙質教材面授為主轉向發展多媒體遠程教育等多樣化教學。
結合“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的要求,以打造語種多、受眾廣、信息量大、影響力強的國際一流媒體為重點,完善信息采集網絡,擴大海外傳播發行,落地覆蓋,讓我國主流媒體的圖像、聲音、文字、信息及時而有效地傳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五、 動員海外華人華僑力量,合力推廣中醫藥文化傳播
目前我國約有6000萬海外華人華僑分布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就有4000多萬人。要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華僑華人的國際資源,為中醫藥文化向國際傳播提供戰略平臺。
海外華人華僑熟悉當地的語言、文化、法律、政策、疾病特點等,可以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架起了中醫藥文化向“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傳播的橋梁。要健全華人華僑管理制度,保護華人華僑的合法權益,激發其愛國熱情,切實有效地把華人華僑的力量匯聚到“一帶一路”建設上來,更好地發揮其在文化傳播中的獨特作用。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一帶一路”頂層戰略背景下,中醫藥文化遇到了國際傳播的大好時機和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挑戰。對中醫藥國際推廣戰略進行研究,有利于在現在的新形勢下,推動中醫藥國際的發展,提高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地位。
參考文獻:
[1]竇勇.發揮華人華僑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A].國際經濟分析與展望(2015-2016),2016,(03).
[2]習近平.弘揚人民友誼,共創美好未來: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3-09.
[3]習近平.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3-10.
[4]楊寧,劉書含.華人華僑助推中醫藥走向世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