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建國
摘 要: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我國古代教育就十分重視這一點。古人講究萬事德為先;讀書人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終身理想。我們現代的教育更不能忽視思想品德課的教育重要性。那么如何將思想品德課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讓這門課生動起來,豐富起來,讓大家都喜歡上它呢?尤其小學生因為年齡和閱歷的緣故,不能深刻體會大道理,品德教學更應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孩子們有所見有所想有所感有所獲。
關鍵詞:小學生;思想品德;社會實踐;深刻體會
一直以來,中小學生都不太喜歡思想品德這門功課,大家都認為,這門課枯燥無趣味,又不是主課,考前死記硬背一些教材內容基本及格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我國古代教育就十分重視這一點。古人講究“萬事德為先”;讀書人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終身理想。我們現代的教育更不能忽視思想品德課的教育重要性。那么如何將思想品德課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讓這門課生動起來,豐富起來,讓大家都喜歡上它呢?尤其小學生因為年齡和閱歷的緣故,不能深刻體會大道理,品德教學更應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孩子們有所見有所想有所感有所獲。
一、 正本清源,為師者要嚴格自律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老師修養的高低,學問的深淺直接影響他所教育的學生,甚至足以改變一批學生的精神和命運。所以,選拔教師是十分重要的。毋庸回避,近年來,社會上一些不良的輿論導影響了教師這個群體形象,有些人對教師行業開始誤解和輕慢。網絡上時不時會見到一些教師中的敗類,他們要么巧取豪奪亂立名目向家長索取各種各樣的費用,要么簡單粗暴體罰學生打罵學生,更可恥的是利用女學生的幼稚膽怯性侵她們,真是無恥至極。這些所謂的教師連起碼的做人資格都談不上,怎么可以讓他們為人師表呢?他們是教師隊伍中的害群之馬,是一顆老鼠屎毀了一鍋粥。其實,絕大多數教師是嚴格自律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今后,我非常希望國家在教師的選拔和任用上要更加嚴格,畢竟,教師這個火把關系著國家的未來,我們的孩子需要優秀的人才來引領和指導他們。
教師一定要遵循教師守則,要熱愛國家和民族,要以教書育人為重,清心寡欲,淡看名利。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和愛教育的熱情。沒有高尚的純粹的愛是談不上教育的。
二、 借助教材,無限延伸課堂內容
教師自身的修養提高事關教育的成敗,課堂教材內容的枯燥與豐富,也直接影響課堂的質量高低。不能貼近孩子們生活的教材內容必將大大限制孩子們的思想和興趣。我們一直以來所使用的教材,多半是一種關于理論的集中描述,他們距離活生生的生活實踐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教師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有化簡單為豐富、化古板為生動的能力。波瀾壯闊的生活大舞臺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課堂,老師要以教材為輔,以生活實踐為主,讓思品課回歸生活應用于生活。具體做法如下:
1. 關注時事,胸懷天下
生活是鮮活的,每一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這些事情的發生發展,蘊含著豐富的人生道理。我們只要善于挖掘和體會就能夠將學生帶到社會生活這個大課臺上來,讓他們用自己的腦筋,自己的視聽,自己的心靈去體驗那些事件氛圍,從而受到感染進而有所感悟。比如年前中央臺播放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那些人物事跡便是活生生的難得的德育教材,學生在看完這些人物事跡后,相信他們幼小的心靈會受到強大的震撼,真善美的種子會種在他們幼小和美好的心田;再比如最近正在召開的兩會報道,可以組織孩子們一起觀看和討論,讓他們參與到國家大事中來,真正從小就培養那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天下胸懷。還有每天發生在身邊的公交車讓座、攙扶老人、拾金不昧等經常被掛在口頭的點滴小事。這些小事雖然小,但以小見大,習慣成自然,日久天長,好事做多了,就成為一種習慣,積淀下來,就成為一種品格,成為一種人生的財富。
2. 參與活動,引發共鳴
教材里有些十分生動的文章,可以組織學生像上語文課一樣分角色表演。那些故事情節,可以通過孩子們自己的表演,從中領悟到文字背后的思想內涵。這種教育模式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親身經歷的感覺,可以幫助他們增強社會意識,喚起責任感。
我在上《我想要我能要》這一課時,就把學生分成小組,模擬百貨商店的售貨模式,讓學生自己分別來扮演文中主人公爸爸媽媽和星星。第一組學生表演結束后爭論得十分激烈,之后第二組學生又自告奮勇上臺表演,表演結束后大家開始評論,評論結束后再由第三組表演。這樣在不斷地表演和評論中孩子們意識到在生活中哪些是想要的,哪些是能要的,哪些是想要而不能要的。思想認識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提高。
3. 辯中明理,寫中反思
在長期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們思想比較活躍,特別喜歡新事物新方法。我平時喜歡組織他們收看“國際大專辯論會”,然后我們模仿他們的形式,就“網絡是把雙刃劍”開展對于網絡利弊的爭辯。關于網絡,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家長和老師都認為,學生上網弊大于利,尤其是小學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要么耽擱學習,要么上網聊天接觸到壞人。然而學生是怎樣認識的呢?我很想聽聽他們的真實想法。所以在教學《哪些地方不能去》時,我特意安排了這場辯論賽。孩子們對待這場辯論賽積極性非常高,他們主動上網查資料,整理資料,辯論中,組員之間積極思考,互相幫助,互相提醒,明辨是非,課堂氛圍非常好。這節課讓孩子們認識到上網要適可而止,還要嚴格自律,主動避開那些網絡陷阱和網絡誘惑。
辨明是與非,認識到哪些該做那些不該做之后,還要時時警醒方才能養成習慣。我指導學生開展“我日三省我身”的反省活動。每天睡前三五句話寫下今日所作所為。有些孩子喜歡動筆的還能一下子寫成一篇文采斐然的好作文呢。月底評比出最好的反省日記,予以表彰。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逐漸養成了較好的文明習慣和寫作習慣。不但于思想品德課有利,于語文課也大有好處。語文老師對此十分感謝。endprint
4. 結合實踐,知行合一
小學生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重點還應在課堂,但是課外導行也不容忽視。我們要抓住好的教育時機,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以期讓他們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做到知行統一,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當今的孩子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或者二胎子女,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大多數在孩子的智力開發上投入很多財力和精力,卻在其他方面諸如人際交往、思想品德、毅力鍛煉、愛心回報等方面忽視了教育和要求,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待人冷漠,惟我獨尊、我行我素自私自利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傾向。在上《我的勞動感受》一課時,我提前預約了一部分家長將他們的工作情況錄成視頻傳給我,一上課,我先讓他們觀看了一些建筑工地上打工者的視頻資料和菜農種地賣菜的辛苦場面。一些孩子受到了震動,眼里含著淚花。乘此時機我動員他們講講各自的父母,講講父母的工作,講講父母對他們的愛和付出,一些孩子比較感性,講著講著就動情大哭,而也有一些孩子像觀看熱鬧似的一點兒不動心。這時候,我依次打開了他們各自父母的勞動場面的視頻。有的父母是機關工作人員,他們一天不停地寫公文,修改公文,打印資料,校對文稿開會,下班后還要匆匆忙忙地回家接送孩子,給全家買菜做飯,洗碗打掃房間;有的父母是車間工人,他們在震耳欲聾的機器轟鳴中站立忙碌一天,下班后還要緊緊張張地忙家務;有的家長是農民,農民的那種艱苦的生存狀態,那種底層最心酸的沉重勞作讓在場的孩子們嗚咽一片。當最后一張名為《父親》的油畫,呈現在大家面前時,孩子們終于放聲大哭了,我也滿含眼淚。那因為終年勞作而布滿裂口的粗糙大手,那因為風雨侵染而溝壑縱橫的蒼老的臉,都讓人備受感染。
陶行知說過:“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思想品德課應該就是一門注重實踐的科學,就是要強調“做中學”,以此促進孩子們由“知”向“行”的轉化,知行合一的轉化。
5. 換位思考,化解矛盾
換位思考是與人交往引起情感共鳴的一種體驗模式。在小學生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采取這種體驗模式,可以讓學生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便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往,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的發生。在《同學之間》一課的教學之初,我便給他們講述了文中的故事:王輝的爸爸媽媽離婚了,王輝和爸爸一起生活。當時有同學知道后,在背后指指點點說他是一個沒媽的孩子。這個故事講到這里我說:如果你就是王輝,你會有怎樣的感覺?你處在那種情境中將會怎么想?你還會嘲笑他嗎?孩子們紛紛發言:我會很難受;我會不想上學見同學;我會哭;我會想媽媽……將心比心,孩子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體驗到父母離婚給孩子造成的痛苦,他們說“不應該嘲笑、戲弄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而更應該同情和幫助他們和他們友好相處”。這樣的換位體驗,讓學生真正懂得了別人的內心苦楚,這有利于他們在遇到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時會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
小樹苗要從小立正了,長大才不會歪斜。小學生品德的形成對于社會的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小學生思想品德課中老師不能照本宣科古板地教學,不能僅僅憑著一張嘴便把一節課講完了,而要多想想辦法如何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多從網上下載一些適合孩子們看的好的故事,來增大課堂容量,拓展課堂場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