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
摘 要: 跳繩是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因為相比于其他運動,跳繩更適合小學生,是絕大部分小學生適合和擅長的體育運動。跳繩這一體育活動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可以從多方面綜合性地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在進行體育課堂的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把跳繩的教學放在教學的重點,培養小學生熱愛體育鍛煉的性格,提高學生盡興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關鍵詞: 跳繩;體育;教學
一、 引導教學,發現優越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小學生的課下娛樂生活相較于之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在課下沉迷于手機游戲和電子產品的世界。社會在日新月異的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小學生長期沉迷于游戲容易造成視力和身體素質的下降以及與同學之間關系的疏離。為了盡量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體育課堂上的體育教學就顯得至關重要。
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體育課堂的樂趣性,讓學生的注意力由電子產品轉向學校,轉向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跳繩這一項體育運動引導學生,讓學生愛上體育課堂。跳繩是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學生易于接受的一項體育運動,不受場地、人數和器材的限制,簡便易行。而且跳繩可以讓學生多方面地進行身體的鍛煉,例如,跳繩可以鍛煉四肢的協調能力,鍛煉彈跳能力和敏捷程度等,是一種綜合性的體育運動。而且,跳繩的參與性很高,需要多人一起,這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小組進行跳繩比賽,于是跳繩又成了一種可以增加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能力,增進學生之間感情的運動。相對于其他的運動來說,形式多樣,花樣多變的跳繩更適合小學生,適合學生體育課堂上的練習,也適合學生的課下游戲娛樂,長期進行跳繩運動的鍛煉還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培養小學生的靈敏性和準確性。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課上對學生地適當引導,讓學生發現并喜歡上跳繩運動,同時遠離電子產品。
二、 應用教學,增加樂趣性
跳繩是一種樂趣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體育運動,學生在進行跳繩運動的鍛煉時,既可以鍛煉身體,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也可以釋放自身的壓力,在體育運動中得到快樂,所以,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跳繩作為體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愛上跳繩,愛上體育課堂。但是,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跳繩的教學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因為低年級學生與高年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自身的綜合能力都是有差異的,不同年級的學生對于跳繩所能接受的訓練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時要多加注意。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剛步入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會比較活潑好動,對于體育課堂上的教學會有較重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剛步入小學,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差,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讓學生做太復雜的跳繩動作,主要訓練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例如,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雙人合作跳繩,即一個人先跳幾下,然后停下來等另一個同學,兩個人一起跳,然后這名同學下去,留下第二次上來的同學跳,這樣的跳繩方式考驗的是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能力,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強,單純的跳繩運動已經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時就要求教師要增加跳繩的花樣,提高跳繩的難度,來吸引學生的興趣,鍛煉學生的靈活性。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跳長繩,或者跑跳,行進跳繩,長短繩結合跳等多種跳繩方式,讓學生充分地在跳繩中鍛煉自身。教師要在體育課堂上不斷地進行創新,嘗試新的跳繩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身體素質。
三、 實際教學,注意安全性
跳繩這一體育運動雖然簡單易行,但是對于身體發育尚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對學生的囑咐不到位,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受傷的事件。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課堂上要把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后再進行課改后的新課標要求下的體育內容的教學。
首先,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正確的跳繩方法:在跳繩時,學生要注意掌握好重心,眼睛注視前方,落腳時要用前腳掌落地,避免全腳落地或者后掌落地造成對頭部和心肺等內臟的損害。在跳繩的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呼吸均勻,避免呼吸不均勻發生安全事故。教師教授給學生后,正確的跳繩方式還是需要學生自己不斷地摸索,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跳繩方式,學生才能真正地在跳繩中鍛煉自身,提高自身的體育素質。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小學生對于跳繩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由簡到難的進行教學。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上體育課學生要穿著合適的服裝,體育課時要選擇合適的場地,并且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綜上所述,跳繩是體育運動中一種簡便易行,樂趣無窮的體育運動,非常適合小學生的體育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多進行跳繩的練習,正確合理地安排跳繩的場地和時間,鍛煉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讓學生體驗到跳繩的樂趣,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更好地投身到體育鍛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