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華芬
摘 要: 幼兒教育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教育的地位,在幼兒教育活動指導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幼兒戶外活動是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農村幼兒園要為幼兒提供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并且在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充分運用豐富多樣的農村戶外材料,使幼兒在清新的空氣、充足的陽光條件下,更好地進行戶外鍛煉和自主活動,更好地培養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讓幼兒的身體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關鍵詞: 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
農村幼兒園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在農村教育中較為重要,可以有效地為農村區域的幼兒提供早教基礎教育,然而在資金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在農村幼兒園的教育之中,受到一些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幼兒主要是以戶外活動為主,為了更好地在教學活動開展之余提升幼兒的身體協調和統合能力,促進幼兒智力的發育,并提高幼兒的團結合作能力,我們要關注幼兒的戶外活動,探索優化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的有效途徑。
一、 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現狀分析
農村幼兒園位于農村區域環境之中,主要是綠化環境和道路基礎建設環境,農村幼兒園為幼兒提供了一定的戶外活動區域和內容,為幼兒帶來了新的教育內容和形式,然而,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農村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教育情況在現在看來不容樂觀。具體表現為:
(一) 自然環境因素的干擾較大。農村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教育要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需要改變原先的戶外活動計劃安排,難以順利地實現對幼兒的戶外活動教育。
(二) 資金較為短缺。在農村幼兒園之中,由于受到資金投入的限制,對于幼兒戶外活動中所需要的基礎設施、活動材料、道具等,顯現出明顯的不足,這對于幼兒的戶外活動教育不利,無法使幼兒通過戶外活動獲得充分的知識和能力。
(三) 安全保護措施欠缺。在農村幼兒園的戶外活動中,由于場地簡陋,在一些碰撞、沖擊、角逐的戶外活動中,缺乏對幼兒的安全保護措施,如:頭盔、關節護具等,這些安全保護措施的欠缺,導致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安全威脅增大,不利于幼兒的成長。
二、 優化提升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的舉措分析
(一) 進行合理的幼兒戶外活動區域設置
在農村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教育中,幼兒園老師要形成整體的思路,要根據幼兒戶外活動的動作類型,進行戶外活動區域的合理劃分和設置,可以基于幼兒的活動特點和規律,開創常規性戶外活動區域和特色戶外活動區域,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割,以達到常規性戶外活動區域與特色戶外活動區域的有機融合,更好地提升幼兒的戶外活動的質量。
1. 常規性戶外活動區域設計。農村幼兒園可以以每一個孩子的年齡為特點,設計適宜于幼兒開展戶外活動的常規性項目,如:鍛煉幼兒的跑跳能力、攀爬能力、平衡協調能力、力量投擲能力、耐力等,在科學合理的常規性戶外活動項目之中,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環境,不斷提升幼兒的身體機能。在這些運動常規項目的設計之下,將幼兒園劃分為不同的戶外活動區域,如:攀爬區、球類玩耍區、沙堆區、投擲區等,根據農村幼兒園的實際條件,將這些不同區域設計在有效的園內外部環境之中。
2. 特色戶外活動區域設計。教師可以結合當地農村本土文化資源,融入地域性的自然景觀、特產文化元素等,設計特色化的“農村漁家樂”戶外活動區域,并在這一區域之下,引導幼兒進行捕魚、運魚、曬魚等活動,幼兒會在這個特色化的戶外活動區域內,玩得其樂融融,樂不思蜀。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戶外活動區域進行創意化的改編和重組,如:將滑梯想象成飛機跑道,制作出一個滑梯寬度相宜的滑輪板,讓幼兒匍匐于滑輪板之上,兩手張開如飛機的兩翼,在教師的安全護送之下,滑至底端,并依靠滑行的慣性,將地面的球推向前方的限定圈圈之內。這種創意化的設計方式,可以極大地提升幼兒的平衡感和前庭感,對于促進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注意力等都極為有益。當然,在這個特色化戶外活動區域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在旁協助,注意幼兒的安全。
(二) 充分運用農村豐富的材料資源,設計戶外活動
在設計農村幼兒園的戶外活動中,要投放低成本、低結構的戶外活動材料,這對于促進幼兒的自主成長和游戲,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響。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農村自然資源,挖掘本地的環保、自然資源材料,并將這些材料進行合理的組合設計,使之成為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教育的工具。如:可以將農村中常見的油瓶、米袋、奶粉盒、菜籃等材料,進行組合設計,組合制作成幼兒戶外活動所必需的游戲材料,如:拉力器、蹺蹺板、飛碟、投擲用的紙球、安全網兜等。然后,教師再根據幼兒年齡的差異,投放不同的戶外活動材料,對于低年齡段的幼兒要投放低矮材料,高年齡段的幼兒可以投放高大的材料,組織低年齡段的幼兒參與由低矮材料設計成的戶外活動,高年齡段的幼兒可以組織開展攀爬類的、投擲類的戶外活動項目,并且還要讓幼兒在開放性的戶外活動項目中,培育游戲規則意識和團結協作意識。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幼兒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因地制宜進行相關的活動項目的創設,并在戶外活動的區域設置和材料運用等方面,注重引導和輔助,培養幼兒的戶外活動規則意識、合作精神、安全意識等,不斷地提升幼兒的身體機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江瑛.農村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的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
[2] 徐美洪.投身自然懷抱,身心健康成長——淺談幼兒戶外活動中對自然環境的利用[J].教師,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