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從精準要求、責任機制、攻堅重點和目標任務上對脫貧攻堅進行了再明確、再部署,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上升到履行黨的莊嚴承諾的新高度。作為秦巴山區連片貧困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重慶市奉節縣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決打贏奉節脫貧攻堅戰。
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內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奉節縣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求,立足當前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逐一解剖、對癥下藥,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確保攻堅方向不偏、思想不亂、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全面提升脫貧攻堅實效。
一是對標對表啃硬骨頭。奉節縣2014年建檔立卡確定貧困村135個、貧困對象34185戶、124425人,目前實現103個貧困村整村脫貧,貧困人口脫貧退出99733人,系統內仍剩余貧困人口32657人,貧困發生率由13.5%降至3.32%。對標脫貧攻堅總目標,我們聚焦“精準”二字,下足“繡花”功夫,提高脫貧質量;對標時間節點,抓住關鍵環節,細化脫貧舉措;對標貧困群眾期盼,致力于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奔小康。
二是補齊短板中的短板。短板必須補齊,否則影響全局。奉節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貧困覆蓋面廣,主要體現為貧困發生率高,貧困人口占比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礎設施差,生存環境差,產業帶動差,低保五保殘疾人口脫貧任務重,因病致貧人口脫貧任務重,60歲以上貧困老人脫貧任務重,返貧風險大,抗災能力弱。對此,我們將集中力量、集中資源、集中攻堅,利用一切可用資源、采取一切可施之策,立足短板、補齊短板、缺啥補啥。
三是刨窮根,解決深度貧困。奉節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深度貧困鄉鎮、深度貧困村和深度貧困人口為重點,實施穩定脫貧提升行動、基礎設施提升行動、產業扶貧提升行動、生態保護提升行動、人口素質提升行動、公共服務提升行動、村兩委提升行動,狠抓改革創新,強弱項、補弱點,“借雞下蛋、借水行舟”,變劣勢為優勢,變優勢為強勢,確保高一格脫貧、快一步致富。
深入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扶貧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奉節縣立足“學通、弄懂、做實”,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工地“六進”,推廣集中研學、院壩送學、講座輔學、個人深學、廣播助學、結對幫學“六學”法,把十九大的聲音傳遞到“最后一公里”“最遠一家人”。
一是傳遞時代強音喚起信心。在全縣范圍內廣泛宣傳十八大以來的發展成就,讓廣大群眾清楚地知道我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顯著增強。深入宣講奉節臍橙、油橄欖、中藥材、山羊四大主導產業的帶動作用,使土坯房變成樓房,公路村村硬、自來水戶戶通,讓群眾切身感受到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面營造“政府扶、干部幫、自己干”的攻堅氛圍,全面提振決戰脫貧攻堅的“精氣神”,全面激發內生動力。
二是宣講政策形勢點燃希望。扎實開展“兩回兩講兩解”活動,所有機關領導干部回到家鄉、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地方,講國家政策、講發展形勢,重點解讀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重大民生工程、重大改革事項和重大治理創新,重點宣講扶貧政策,零距離聽民聲、解民怨,上下聯動辦實事、解難題,讓貧困群眾“智志”雙增,對脫貧致富充滿期待、努力追求。
三是引導自力更生激發動力。按照“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要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送戲下鄉、廣播宣傳,召開院壩會講身邊的扶貧故事,用典型帶動引領貧困群眾不等不靠、不攀不比,愿脫貧、能脫貧、會脫貧,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通過別開生面的宣傳引導,讓廣大貧困群眾深刻認識到,脫貧致富的關鍵還是要靠自己干。
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各項部署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一公里”,為全國農村人口繪就了一幅宏偉而美好的藍圖。奉節縣突出利用好生態和人文兩個寶貝,堅持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把人文優勢轉化為動力優勢,努力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化鄉村。
一是向農村土地要產出。以“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為契機,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實現土地湊零為整、小塊變大塊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勞動效率和單位面積產量;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做大集體經濟總量,確保深度貧困家庭有穩定增收來源。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貧困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二是向“三次產業”要效益。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奉節縣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步伐,適應發展需要,抓住大機遇、推動大變革、發展大產業、釋放大紅利,依托高中低三帶經濟優勢,大力發展臍橙、油橄欖、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加工,并依托景區、環線、農業觀光園發展鄉村旅游、農村電商,以二產三產增效益、強帶動,實現特色效益農業“接二連三”。通過三次產業的深度融合、循環互動,全面釋放農村發展活力,形成穩定就業、爭先創業、共謀致富的生動格局。
三是向基層治理要靚麗。按照十九大報告“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要求,奉節縣堅持以黨風帶政風、以政風促民風,在基層深入推進“社會治安、城市管理、行業行風、美麗鄉村、便民為民服務、提升黨委政府形象”的治理行動,打造“清潔家園、和諧鄰里”示范村,推廣村民自治、家訓家規,引導群眾共建,促進群眾共管,利益群眾共享,努力讓全縣人民擁有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活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最終全面建成更高質量的小康社會。
落實黨的十九大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不僅考驗的是縣委和政府對上級決策的執行能力,更是對全縣干部群眾脫貧信心和脫貧能力的一次嚴格考驗。奉節不僅定目標,還要壓擔子;不僅促脫貧,還要抓成效鞏固,確保脫貧攻堅真正成為一個民心工程。
一是在戰略部署上“扣扣子”。按照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的要求,奉節縣深刻感受到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及時將全縣脫貧摘帽目標時間調整到2018年底,確保貧困戶全面脫貧、13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全縣整體脫貧摘帽。在此基礎上,全縣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檔提速連片貧困區域、深度貧困區域發展,全面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切實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意識、自我發展能力,確保到2020年,與全市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二是在責任履行上“擔擔子”。奉節縣按照“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的要求,破解貧中之貧、堅中之堅、困中之困、難中之難,摸排確定12個深度貧困鄉鎮、12個深度貧困村。按照每個深度貧困鄉鎮每年1000萬元、每個深度貧困村每年300萬元的標準予以重點扶持。實行縣委書記、縣長“雙組長制”,確定市管領導定點包干深度貧困鄉鎮和深度貧困村,不穩定脫貧不脫鉤。
三是在任務落實上“釘釘子”。聚焦“六個精準”,嚴格按照精準識別標準和程序識別貧困對象,確保扶貧對象精準;對241個非貧困村“解八難、建八有”,實現貧困村與非貧困村均衡發展,確保項目安排精準;統籌整合涉農資金18億元以上用于脫貧攻堅,嚴格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精準;因戶因人施策,落實貧困家庭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等扶貧政策,確保措施到戶精準;調整充實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確保因村派人精準;重點在貧困戶穩定增收上下功夫,確保扶貧成效精準。
當前,奉節的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最關鍵階段。奉節縣堅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胸懷全局的宏觀定位,著眼于靶向治療的精準方略,堅持一切圍繞脫貧干、一切圍繞貧困群眾轉,把貧困群眾的喜怒哀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干、實績、實效接受歷史和人民的檢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