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迷信,是指非理性地相信某種行為或儀式具有神奇的效力。環顧四周,迷信行為隨處可見:求簽算卦、看手相面相、迷信星座、隨身帶護身符……雖時代在進步,科學在發展,但迷信現象依然普遍,人到底為什么會迷信?
迷信是人類社會中長期存在的現象,其根源來自于人對現實狀況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導致了焦慮情緒,而恰好迷信的東西描畫了一個具體的、貌似可行的辦法去預料不確定的事情,可以起到安撫焦慮心靈的作用。例如在原始社會,那些讓人無法想明白的自然現象,地震、火災或者電閃雷鳴讓生存本來就艱難的人類更加擔心害怕,無法解釋和預測這些自然現象的人類只能依靠神話和迷信來稍稍緩解恐懼。不確定性越強,迷信的程度越深。如一些海岸城市信奉“媽祖”,希望保佑海上的船員們平安歸來,因為出海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現代社會,商業地區的不確定性更高,迷信程度也比農業地區高,例如廣東沿海地區在門口擺放香爐和供奉神仙的現象要比內陸多。
為了排除不確定感,我們可以通過科學、哲學、宗教等其他方面追求安全感,為何迷信行為被廣泛接受?一種可能是,人迷信的對象或者內容與科學、哲學相比需要用到更少的認知資源,因為迷信運用到的概念一般更直觀和易被理解。如一個人突然瘋了,解釋為“妖魔附體”就比現代精神病學從病因、發病機制等方面解釋要簡單、易懂得多,所以迷信的說法和做法更易傳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