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科技學院 圖書館,鄭州450063)
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概述
胡明明
(黃河科技學院 圖書館,鄭州450063)
文章對開放獲取運動及其發展概況、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意義、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信息資源的收集、組織與利用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闡述。
開放獲取;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
開放獲取(Open Access,簡稱OA)是國際科技界、學術界、出版界、信息傳播界為推動科研成果利用網絡自由傳播而發起的運動。按照布達佩斯開放存取先導計劃(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中的定義,開放獲取資源是指某文獻在Internet公共領域里可以被免費獲取,允許任何用戶閱讀、下載、拷貝、傳遞、打印、檢索、超級鏈接該文獻,并為之建立索引,用作軟件的輸入數據或其它任何合法用途。開放獲取是一種通過互聯網免費獲取學術資源的方法,旨在推動學術文獻信息資源和科研成果利用互聯網絡免費自由傳播和共享。它的產生和發展及時順應了網絡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是對現有傳統文獻信息獲取來源的有益補充,有利于科學文化技術信息資源的研究、傳播與利用,推動人類文明和知識的進步。開放獲取日益引起全球社會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在首次對所有學科的科研論文進行的全球研究發現,目前已有五分之一的科學論文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開放獲取。國外開放獲取實踐成果顯著,國內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開放獲取運動也蓬勃發展。
對于圖書館而言,為了解決長期以來的“學術資源危機”,圖書館采取了多種豐富館藏文獻資源的手段和措施,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危機。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的發展,開放獲取資源的數量不斷增長、質量不斷提高,為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高校圖書館應不失時機地抓住這一機遇,加大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建設的力度,逐步完善館藏開放獲取文獻信息資源體系,促進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和讀者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1、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意義
(1)開放獲取有效緩解了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經費的壓力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面臨紙質文獻資源訂購費用增長和電子資源使用權租賃限制的雙重壓力,難以解決有限的經費和用戶不斷增長的資源需求這個現實矛盾。開放獲取資源的開發利用為緩和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這個矛盾提供了新的可能。現在大多數學術期刊中是以在線形式出版的,而這些在線期刊的五分之一都是開放存取期刊,圖書館如果能做到充分了解并善于利用這些開放存取期刊資源,就可以有效節省期刊采購經費;同時,開放獲取可為讀者直接提供從網上獲取原文的機會,極大的豐富了圖書館信息資源來源,成為圖書館電子資源的有益補充,節省了電子資源采購經費,使資金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最大程度的滿足各類讀者的知識需求。
因此,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開放獲取解決了學術期刊的價格危機,也解決了利用限制上的許可危機。開放存取資源可以緩解圖書館的經費緊張,在短期內以比較經濟的方式增加圖書館的館藏并使之保持可持續增長的態勢、增強文獻保障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開放獲取增強了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時效性
開放獲取期刊最大特性之一就是學術期刊的出版周期大大縮短,開放獲取期刊不僅大大節約了浪費在出版上的時間,而且可以及時公開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有助于在全球范圍內科研活動的及時共享,也有利于促進學術發展和創新。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主要對象之一便是學術期刊,高校圖書館通過及時采集開放獲取期刊并提供給用戶使用,可大大提高圖書館學術資源的時效性,更及時的滿足用戶的信息資源需求。
(3)開放獲取有助于高校圖書館實現信息資源的真正共享
傳統圖書館通過合作采購、聯合編目、館際互借、以及書刊目錄交換等形式實現的資源共享,在開放存取的模式下被無限制的擴大了,由原來的直線性的協作發展成多機構、多向的協作。在開放存取的模式下,免費向公眾開放學術信息,不僅打破了價格障礙,使用戶獲取使用便捷;而且打破了權限障礙,使圖書館能夠高效為讀者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資源。這種新的交流模式可以幫助科研人員準確、及時、全面地獲取最新的成果、科研進展與思想等,使得信息資源共享能夠更加充分和及時。開放存取模式下,高校圖書館積極參與其中,不僅可使傳統信息資源共享的時空范圍得以擴展,而且使信息資源共享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有助于實現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均可以獲得任何圖書館的任何信資源的信息資源共享終極目標,實現真正的信息資源共享。
2、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目標
信息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信息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多樣化發展,讀者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趨勢越來越明顯,向讀者提供更便捷、更有價值的有效信息就是開放獲取信息資源建設的目標。圖書館的基本宗旨就是為用戶提供信息,無論怎樣發展,它的這個基本宗旨是不會也不能改變的,傳遞信息仍然是圖書館最基本的社會職能。因此,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信息資源建設的目標就是為了為用戶所用。圖書館開放獲取信息資源的建設就是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將分散的開放存取資源進行有效地組織和揭示,以增加圖書館學術資源的種類,豐富和改善館藏資源結構,提高利用率,使用戶通過網絡就可以方便查詢和利用,同時實現傳遞社會信息、保存人類寶貴資源的基本職能,實現信息資源的無障礙、自由流動,以便最終實現信息資源的利用和共享。
1、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的收集
開放獲取資源的收集是開放存取資源館藏化的基礎與前提,直接關系到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和利用的有效性,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因為開放獲取資源眾多且散布于各種類型網站上,圖書館員需要在明確用戶信息需求的前提下,對開放獲取資源分布狀況充分熟悉、對開放獲取信息資源的獲取方法熟練掌握、對收集渠道與可用工具、各渠道工具的使用特點充分了解,才能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比較全面地收集館藏所需的開放獲取資源,來形成本館特色的虛擬館藏。
目前,奇跡文庫、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和中國預印本服務系統是國內最著名的已正式開通服務的開放獲取系統。歐美仍是開放獲取資源地以及主要的推動力量所在地,這兩個地區的開放獲取文獻占全世界開放獲取文獻的80%左右,其它地區雖然較前幾年已經有了較為顯著的增長,但開放獲取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還是相當明顯的。目前,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的開放存取資源的獲取途徑主要有:一是從機構庫的角度獲取開放存取資源(如MIT 機構收藏庫);二是從開放存取期刊的角度獲取開放存取資源(如DOAJ);三是從預印本存儲庫的角度獲取開放存取資源(如奇跡文庫);四是從商用文獻數據庫的開放存取資源中獲取(如Elsevier Open Access Articles)。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利用各種專業性和綜合性的搜索引擎;利用各類學科信息門戶收集相關學科的免費資源等方式。
2、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的組織
就像圖書需要整理編目才能有效利用一樣,高校圖書館單單收集開放獲取資源還不夠,要想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還要對圖書館的開放獲取資源進行合理的組織。雖然高校圖書館越來越重視對開放獲取資源的組織和整合工作,也已經有部分圖書館對網上免費資源進行了整理組織,但目前基本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格式,大部分的免費資源隱藏在各種學科導航之中,缺少開放存取資源的相關服務,有些甚至只是將收集到的免費資源按類別進行簡單的羅列。因此,在對開放資源進行組織整理的過程中,圖書館可結合其學科的分類體系等專門技術,提供能搜尋到最好資源的路徑和索引,同時結合各種學科熱點門戶網站和學科館員工作平臺的建設,將已有的各學科領域的學科資源庫進行整理和揭示,便于用戶通過這些網站和平臺直接訪問開放獲取的學科資源庫。
3、高校圖書館利用開放獲取文獻資源,豐富圖書館館藏
根據讀者的具體研究需求和學校的特色專業領域,高校圖書館可以對開放獲取資源進行過濾,去粗取精,收集、整理網絡開放獲取資源,建立相應的超鏈接,通過鏈接來獲取更多的網絡開放獲取文獻信息,實現文獻資源的盡快流通和全面共享,降低論文發表和獲取成本。同時,可將網絡的開放獲取期刊與本館訂購的期刊進行比較,整合現有館藏期刊資源,刪減重復的期刊資源,以節省有限的報刊購買經費。同時,作為學校學術資源的主要收藏基地,高校圖書館應將開放獲取資源納入圖書館的館藏體系之中,圖書館可以利用以往建立學科信息門戶和特色數據庫的經驗,選擇評價開放獲取資源,按照學校的專業設置,對獲取的資源進行編目、組織,形成一個有序化的獨立數字資源系統,將其整合至館藏目錄中,使資源全面、系統地展示給讀者,提高開放獲取資源的利用率。
高校圖書館應該采取各種主動的形式加大開放獲取資源的宣傳力度,增加用戶對開放獲取的認知度。圖書館還應該積極參與開放獲取活動,主動向讀者提供開放獲取的咨詢和支持,促進學術出版相關人員的觀念轉換,發動各方力量推動開放獲取。目前,國外許多知名人士已將自己的最新成果在第一時間公布于網絡上,以減少中間環節來保證時間的效益,從而推動學術成果的快速自由交流。只有更多的研究人員參與進來,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學術作品,開放獲取才能不斷擴大影響,逐漸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規律中。在數字信息時代,培養信息資源的整合及合理使用的能力是圖書館的職責,而支持研究成果以多種方式傳播更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發展和支持開放獲取模式發表作品的機制并向社會提供這種機制以推動信息共享是圖書館的義務。
總之,開放存取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學術資源如今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世界范圍內,無論是其數量還是其學術質量都已備受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的廣泛關注。高校圖書館進行開放存取資源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作為學術資源的重要補充以及緩解高校圖書館經費緊張的問題,還可以充分發揮開放存取學術資源的學術能量,加速學術交流的速度。高校圖書館重視開放存取學術資源的建設,在建設過程中高校圖書館的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使高校圖書館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
[1] 百度網: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2017.
[2] 孫博陽、李書寧:國外大學圖書館開放獲取實踐概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3(5).
[3] 徐麗芳、劉錦宏:我國高校圖書館開放獲取學術資源集成與揭示現狀分析[J].多媒體數字出版,2011(3).
[4] 張玉祥:高校圖書館開放存取資源的整合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2.
[5] 陳建華:開放獲取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2(3).
[6] 吳吉玲:高校圖書館開放存取資源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11.
[7] 陳一茜:高職院校圖書館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建設的探討[J].圖書館工作研究,2011(12).
[8] 張天賜:開放獲取及其對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影響[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2).
(責任編輯: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