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一鳴+韓燕+魏心芹
摘 要
基于當前社會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教育的不斷普及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下,各式各樣的網絡學習平臺日益普及,通過網絡學習這種新型學習模式的逐漸普及,在此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學習數據。本文通過對云課堂平臺的相關研究分析,簡單介紹了其具體學習體系,以及對其數據采集功能的具體實現做出相關分析。從其平臺對傳統教育以及對學生產生的教學影響做出相關研究分析,并據此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網絡學習平臺;云課堂;學習體系
通過網絡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教育形式也在不斷的發展,各式各樣的網絡平臺學習知識,這種新興的教育模式適用于各個年齡層,其所受到的限制也比較少,普及面比較廣泛,本文基于對云課堂學習平臺的具體功能研究以及其產生的具體影響做出了系列分析研究,并通過研究得到的數據,促進具體實現云課堂平臺的功能優化,同時對學校等教育機構的網絡學習平臺的構建以及學習資源數據庫的構造提供相關的建議。
1 云課堂學習平臺
1.1 背景簡介
云課堂學習平臺,該平臺是基于網絡技術以及教育新形勢的背景下構建的新型云端一體化的網絡學習平臺,其設計目標是為了促進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更加方便快捷的進行互動的具體實現,為了達到教學資源充分得到利用,數據能夠在云端保存,資源隨時在線共享,現已完成其最初目標與此同時也在不斷完善。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及其持續的更新與發展,為學習者以及相關的教育機構提供了許多新興的網絡學習平臺,同時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前進也帶動了教育行業的進步,促使教育形式越來越多元化,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也在不斷的發展提升;基于這樣的背景下,云課堂的出現促進了教育的改革更新。
1.2 具體功能概述
學校以及各教學機構的老師可通過云課堂學習平臺搭建屬于個人的虛擬教學空間來實施網絡教學,老師可以將自己所授課程的具體課程介紹,以及教學所用課件和專業學習資源等等上傳到該個人平臺,上傳的課件形式其包容性比較強,支持PPT、MP3、TXT、視頻等各種格式。
在校學生以及已工作者可通過云課堂平臺進入相關專業教師的教學空間,自由訪問下載相關課件、學習資源,同時可以利用這種方式與自身學習進度相結合,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合理的時間安排。
除此之外,云課堂學習平臺還提供了學生學習統計的功能,每個老師可將自己所負責學生的名單上傳到其個人教學空間內,老師通過學生的點擊率下載率等等,對選擇該課程的相關學生的具體學習進度情況進行實時監督。不過該功能還在進行不斷的提升與完善,從平臺搭建人員的角度要對學生對平臺的使用以及其帶來的影響或是具體意見有足夠充分的了解,從教學老師的角度來講,要對學生的整體學習進度以及學生的接收狀態有足夠了解,從學生的角度來講,要求其能夠通過平臺對自己的學習水平有整體認知等等。
2 功能模塊的相關設計簡介
2.1 學習行為具體數據記錄功能
學生為用戶時,根據學生用戶登錄的過程,以及數據的呈現,所選課程,以及所進入的教室單元,包括對課件的預覽,下載學習等等具體數據需要進行表格式記錄;教師為用戶時,實現向其呈現所選其課程的各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時長;
2.2 學生學習時長的數據記錄
學習時長的數據存儲是包含在學生行為具體數據記錄的,其可以向學生呈現該生自身具體學習時長的框圖,同時也可以向老師呈現自己課程的學生點擊率下載率,以及所選其課程的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
2.3 用戶登錄驗證功能
為了便于對各個學生的學習行為分別進行統計,要求每個學生使用學號以及相關個人基本信息來注冊該平臺賬號,便于對個人所選課程以及個人學習時長的記錄,每次通過平臺進行學習時需要登錄驗證個人賬號;
3 功能模塊的具體實現
3.1 用戶登錄驗證功能的實現
要實現對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時長的記錄,首先要對學生用戶進行身份驗證,根據用戶的不同(老師或學生);用戶登錄驗證為老師,則向其提取學生的相關數據進行呈現;如果登錄驗證用戶為學生,則要展示其個人在其所選課程的具體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時長的相關數據;
3.2 學習時長數據記錄的實現
學生具體的學習時長數據是在學習行為數據庫中存在的,根據用戶登錄驗證后具體呈現其需要查詢的學習時長數據;提取出學習時長數據后,可利用云課堂平臺系統自帶的列表試圖組件來具體呈現該數據,一般都是使用線性布局呈現比較清晰實用;
3.3 本章總結
本章通過對云課堂學習平臺具體功能的實現設計進行了簡單概述,對云課堂平臺的學習行為數據記錄功能模塊以及學習時長和用戶驗證功能模塊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明確了該平臺具體的功能實現。
3.4 學習數據分析
根據學習分析理論可知,分析理論可以應用于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具體分析,通過對其學習數據的分析可以檢驗學生在云課堂平臺學習的成果,同時使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掌握,對自身的教學情況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有足夠的認知,學生也可以通過該數據對自身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認知,從而合理制定適合自身的學習計劃。
3.5 學習行為數據
學生在云課堂平臺所參與的學習可以通過其登錄情況,觀看情況等等以表格的形式導出其數據,根據不同學期的不同的課程選擇,學生登錄的其學號以及其基本信息,以及其在該平臺上具體的學習時間進行相關記錄。
3.6 學習評價數據
老師可以根據每個所選他課程的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來進行參考,從而對學生作出評價,以及具體的指導。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對老師的教學以及對平臺的使用提供相關的建議;學生評價數據,包括其基本信息,學號,個人成績,以及個人學習時長的呈現;
3.7 分析方法以及分析工具
3.7.1 可通過學習者選擇課程單一或者是多門課程以及學生的個人學習水平來進行具體分類,有方法的去進行分析。
(1)對該學生所選的不同課程以及其不同的成績跟學習時長等等進行對比,從各個角度來分析其成績的原因;
(2)對不同成績段,但是相同課程的學生進行學習時長,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方法進行對比研究,分析成績差的原因;
(3)對選擇不同種類課程的學生進行分類,從各個角度分析其在該平臺上的學習情況;
3.7.2 分析工具
通過線性視圖呈現學生具體學習時長,通過對學習分析方法的使用,針對相關課程,使用表格工具或者是相關的統計類型的軟件,對學生在其平臺上的學習行為學習時長以及成績變化等等做出統計呈現等等。
4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云課堂平臺相關功能設計實現的相關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云課堂學習平臺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實際應用,該平臺發展前景十分可觀,其不僅使許多學習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平臺數據進行資源再利用以及對學生情況的實時掌握,學生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對自身總體水平有一個充分的認知,并且做出相應合理的學習安排;通過對云課堂學習平臺相關技術的具體實現進行描述,其對學生以及老師的具體行為進行分析十分重要,并且在其學習資源以及相關課程設置上可以更加充實,因此我們一定要注重對其的研究以及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克斌.網絡學習行為及其分析系統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2]顧小清,張進良,蔡慧英.學習分析:正在浮現中的數據技術[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1):18-25.
[3]葉成林,徐福蔭,許駿.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4(03):12-19.
[4]李青,王濤.學習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現狀述評[J].中國電化教育,2012(08):129-133.
[5]郁曉華,顧小清.開放教育下的學習分析——2015AECT夏季研討會評述與延伸[J].遠程教育雜志,2015,33(05):14-23.
[6]王蓮芬.網絡分析法(APN)的理論與算法[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1,21(03):44-50.
[7]曹文卓.基于云課堂學習平臺的學習分析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8]吳永和,曹盼,邢萬里等.學習分析技術的發展和挑戰——第四屆學習分析與知識國際會議評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4(06):72-80.
作者單位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