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媚娜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不斷加快,中學階段的各門課程也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生物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一門基礎學科,教師必須對其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創新。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生物課堂教學方面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其中,教學效率偏低的現象尤為突出。因此,教師應該對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工作予以一定程度的重視。
一、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1.教師在教學方面缺乏相應的創新度
在大部分學校的教學活動當中,由于長期受到主、副科劃分的傳統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還是把語文、數學、外語學科的教育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而對生物、地理等學科仍舊缺乏相應的重視。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并沒有做到有效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而是仍舊在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機械、落后,毫無創新度可言,與現代教學理念格格不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初中生物課的可持續發展,抑制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目前來看,大多數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方法還是比較單一的,并沒有充分運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以及利用多媒體設備的輔助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僅僅是對生物課本上的知識進行簡單的講解,而沒有將所學知識點進一步拓展到實際生活中去,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深入學習;不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生物教學理論的發展與完善。一方面導致了學生對生物課的學習缺乏興趣,另一方面導致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一知半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
3.學生課堂參與度有待提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之下,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體現以人為本的素質教學理念,錯誤地認為教師才是課堂上的主體,而將學生作為被動接受知識的接受者來對待,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學生無法充分發揮在生物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無法有效參與到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
二、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1.構建情景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使初中生在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要構建情景教學模式,這樣才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生物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例如,在《兩棲動物的生長及發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進行相應的情景教學,利用古詩中的情景將兩棲動物的生活特性以及生活的季節表現出來,如辛棄疾的詩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可以形象地展現出青蛙的生活特性,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充分地發揮想象力,展開相應的聯想,進而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生物課堂教學的程度。通過構建情景教學模式,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
2.利用多媒體設備實施相應的教學活動
隨著我國科技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計算機網絡技術成了當前學校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應用手段之一。目前,大多數學校都會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實施相應的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創新教育方法,這也是對教學的理念創新。利用多媒體設備實施相應的教學活動,可以將生物教學內容中一些比較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進行相對明確的講解。例如,在教學《植物的細胞結構》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圖像展示功能,將植物體的細胞結構進行相應的展示,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植物細胞結構的組成部分,這比傳統的口頭式理論教學方式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總而言之,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實施相應的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
3.將生物課堂教學活動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將生物課堂的教學內容與相應的生活實際中所涉及的生物理論知識進行融合。例如,教師在講解《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的內容時,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去觀察一段時間內饅頭在潮濕的環境中表層生成霉菌的面積以及饅頭放置在冰箱中表層生成霉菌的面積,并對其進行相應的對照分析,從而得出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微生物生長速度的相關結論。同樣,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對照小組,分別讓學生們觀察饅頭在溫暖潮濕的環境、溫暖干燥的環境、低溫潮濕以及低溫干燥的環境中的發霉程度。總之,教師通過將生物課堂教學活動與生活實際進行相應的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生物課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
培養綜合性高素質人才成為我國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新型人才觀要求廣大中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徹底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使學生均衡發展。而初中生物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開展生物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成為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