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娟
“個性倔強”的華裔女建筑師
她是一名華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國各地,她曾獲得2009年年度美國國家藝術獎章,并在白宮接受了奧巴馬的親自授勛。這是美國官方給予藝術家的最高榮譽。她,就是林瓔。
林瓔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幾年的事情。似乎每當述說她的背景時,都要提起那個顯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從未謀面的姑母,民國第一才女,我國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學教育的女建筑師——林徽因。的確,林瓔繼承了這個家族得天獨厚的藝術才華。
林瓔的父親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個性倔強,才華橫溢而心想事成。林瓔的才情,正是和姑媽林徽因一脈相承。
1980年的秋天,美國國家建筑家學會為越戰(zhàn)紀念碑在全國范圍內(nèi)征集設計方案。還在耶魯大學建筑系讀大四的林瓔,在大師云集的1421個設計方案中,以看似簡單卻蘊含了無限力量的設計作品脫穎而出。林瓔的設計也引來廣泛爭議。有人認為,這座紀念碑是對戰(zhàn)死者的不敬,陣亡者的名字應該按照英文字母的順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們戰(zhàn)死的時間排列;甚至連林瓔是一位華裔也成了問題。在最后的決定會議上,這位21歲的女孩并沒有退縮,而是堅決捍衛(wèi)自己的設計理念。最終,林瓔以其獨有的倔強和勇氣贏得勝利。
林瓔一夜成名。曾經(jīng)飽受爭議的越戰(zhàn)紀念碑,如今已成為美國華盛頓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之一。正如林瓔所說,紀念碑的存在,是為了告訴下一代什么是意義,而不是“丟掉一些東西,又丟掉另一些東西。”
運用示例
林瓔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執(zhí)拗且不計得失,義無反顧地朝著目標前進。這讓人想到當時那個到窮鄉(xiāng)僻壤去尋找古建筑群遺跡、以一己之力要求保留北京古城墻的林徽因。出自名門,毫無膚淺和浮躁,她的人和設計的作品都展現(xiàn)了勇氣、沉著、智慧,流溢著一種寧靜且充滿力量的美。
適用話題
堅持、勇氣、天然去雕飾、思維與靈性、簡約、光芒……
從首席小提琴手到知名時尚攝影師
她出身平凡,卻在寸土寸金的紐約成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她曾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育學碩士,卻突然半路出道學攝影,并在短短幾年間成為張曼玉、王力宏、姚晨等大牌明星的“御用”攝影師。不過她從不相信奇跡,在她看來,實現(xiàn)夢想,全憑一份敢想、敢做的勇氣。
她和作家林海音同名,爸爸因為喜歡《城南舊事》,便給她取了這個名字。2006年,作為藝術特長生的林海音走進了復旦大學。畢業(yè)前開了一場獨奏音樂會,那時,她以為這已經(jīng)是自己人生的巔峰了。后來,她又考取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剛到哥倫比亞大學,她備感失落,因為她感覺自己沒有目標了!但也就是在那時,她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一個特殊愛好:攝影。
在紐約時,她只認識“中國城”的一位影樓婚紗攝影師,于是就跑去給他當助手。因為半路出家,林海音也曾困于技術,她說:“單是如何用閃光燈,我就花了3個月時間學習。”
一次,國內(nèi)一家媒體突然打電話給她,說需要一位身在美國的攝影師去邁阿密為張曼玉拍照,從未為明星拍過照的林海音被臨時“抓”了過去。拍照當天,品牌方也請了美國的攝影師來拍。林海音并未氣餒,仍按原計劃拍照,但品牌方卻要求林海音刪除照片,林海音不疾不徐,讓張曼玉和品牌方看她相機里的照片。最后品牌方居然對林海音說:“你比我們的攝影師拍得好,可不可以把這組照片賣給我們?”
漸漸地,很多明星來紐約都會找她拍照,如今,林海音已經(jīng)在圈內(nèi)建立了自己的口碑,相繼給王力宏、姚晨等明星拍過照,并在紐約成立了攝影工作室。在紐約,想要成為一個有名氣的攝影師容易嗎?當然不容易。但是只要你敢做這個夢,不斷積累、精進,你就會離夢想越來越近。
多維解讀
1.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林海音熱愛攝影,從零開始學習。為了做到更好,她花了3個月的時間苦練技術,還不要任何報酬地為攝影師當助手。對夢想的執(zhí)著讓她最終獲得認可,擁有安身立命的資本。
2.打破常規(guī),勇敢嘗試。身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育學碩士,林海音卻突然半路出道學攝影,勇于突破現(xiàn)狀,挑戰(zhàn)自我。面對同行的不認可,她不氣餒,再三努力,最終獲得機會的垂青。
適用話題
打破常規(guī)、敢想敢做、執(zhí)著、突破……
不想做重復的自己
這兩年,彭于晏在演藝圈以刻苦自虐、戲路寬廣著稱。
從第一部偶像劇《愛情白皮書》開始,彭于晏就已經(jīng)很拼。他扮演的角色有時會用硬幣變魔術。這只是個小花活,算不上角色的重要屬性,但彭于晏每天都會練習硬幣魔術,一定要真的學會把硬幣變沒了。拍《海豚愛上貓》,他拿到了海豚訓練師資格。拍《我在墾丁天氣晴》,他提前去墾丁,一邊學沖浪,一邊跟當?shù)厝舜虺梢黄瑫竦孟衿窘沟拿姘?/p>
雖然在偶像劇的道路中發(fā)展順利,但彭于晏更想選擇能讓自己學到不同東西的戲。他不想重復自己,不想停留在那個偶像劇大男孩的形象里。
2011年拍攝《翻滾吧,阿信》,雖然他1米82的身高根本不適合練體操,但他真的練會了鞍馬、吊環(huán)、跳馬、雙杠等體操六項。因為這部戲,彭于晏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之后,他拍攝《激戰(zhàn)》,學習MMA(綜合格斗),魔鬼訓練加節(jié)食,長達三個月,學會了泰拳、巴西柔術、鎖技等技能;拍攝《破風》時每天騎行六七個小時,拿下了場地專業(yè)賽車手證;拍攝《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學會南拳,拍攝《危城》學會雙刀……
“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自己還在開發(fā)中。我也是因為工作拍戲才了解,原來我有這樣的意志力。”彭于晏說,他就是這樣一個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自虐狂”。
多維解讀
1.在成長中遇見更好的自己。彭于晏一路從偶像劇小生闖蕩為中生代支柱,每拍一部戲就學會一兩種新技能,儼然是個全能學霸。他總是什么都想試一試,看能不能從中找到不一樣的自己,也許那就是更好的自己。
2.勇于嘗試,使舞臺更廣闊。雖然在偶像劇上發(fā)展順利,但彭于晏選擇了能讓自己學到不同東西的戲。為了拍戲,彭于晏真的練會了鞍馬、吊環(huán)、跳馬、雙杠等體操六項,他也因此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3.嚴苛自律,詮釋敬業(yè)精神。彭于晏的演藝生涯就是一部勵志傳記:演偶像劇,他對細節(jié)精益求精;為出演阿信,他克服身高的限制,8個月里每天苦練12小時體操。他用嚴苛自律證明敬業(yè)精神比顏值更重要。
適用話題
自律、敬業(yè)、挑戰(zhàn)自己、嚴苛、精益求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