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運康中學校園內的一角,有一片剛剛開辟的農田,地邊站著的,有老師,有學生。
一名女生湊到班主任范麗娟老師耳邊,說了句話。范老師立馬用手輕輕拍了拍那女孩的頭,邊回答邊笑了起來。原來她問茄子是長在土里,還是外面……她們身后,是40多畦菜地,每一塊都插著牌子,標明所屬的班級。
正是課間,一撥一撥學生蜂擁而至,有的是輪值菜地的學生,來澆水、松土,有的純粹是來圍觀,對于班級責任田里禾苗的長勢,他們都很在意。
學生們種的茄子、辣椒、紅薯、生菜、黃瓜等都已成排成行,辣椒有了一拃高,西紅柿也都搭上了架子,玉米、綠豆等糧食作物也發了芽。
“種地根本不用我們組織,你看,一會兒做完課間操,學生們就過來了。”魏守堅校長說。
果真,解散后,學生們很快三三兩兩地過來,站到自己班的地邊,觀察作物的長勢。他們有的掄著鋤頭,抓緊時間松土,還有的拿著礦泉水瓶或端著臉盆,過來給作物澆水。
這種“自由呼吸”的教育理念在運康中學已實踐了三年,這幾年間,學生打架斗毆的事件再也沒有出現過,被名校錄取的學生連年遞增,中考成績得到家長和社會的一致認可。
多維解讀
1.實踐出真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種田”是一種實踐,實踐才能出真知,才能讓書本上、口頭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技能。讓學生走進“種田課”才能讓他們深刻地明白何為“鋤禾”,從而珍惜勞動果實。
2.生活即教育。“茄子是長在土里,還是外面?”學生的這悄悄一問,如同一面鏡子,照出現代青少年生活教育的嚴重缺乏。種菜即便不能讓孩子們深悉稼穡的艱辛,但至少能讓他們了解農事,懂得“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時代已經過去,應該提升自己,錘煉心靈,全面發展。
3.勞動創造世界。勞動是一種生存本領,它可以培養耐心,養成好品質。相信“花式勞動”對這些青少年的學習和做人都有潤物細無聲的幫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