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俄羅斯“濱海2號”國際走廊建設新動向
◎張磊
由于歷史原因,吉林省出海口受阻,長期以來,吉林省對外通道不暢。“濱海2號”國際走廊的建設為吉林加大對外經貿往來提供了更廣闊的渠道,它聯通了吉林省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使吉林省“借港出海”更加便利。“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俄羅斯濱海國際走廊是中俄陸海聯運通道的重要環節,是建設中俄海洋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是“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重要紐帶。
“濱海2號”指的是扎魯比諾——克拉斯基諾——琿春——長春這條國際通道,聯結琿春、克拉斯基諾、波謝特、扎魯比諾、亞太地區港口。 “濱海2號”走廊俄羅斯境內公路71公里,鐵路75公里。吉林省“借港出海”,通過“濱海2號”走廊大大縮短了對外開放的直線距離;“濱海2號”聯通長春與海參崴,更是延伸了吉林向外開放的路徑。
2017年,7月4日,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在中俄兩國元首見證下,中國改革與發展委員會與俄羅斯聯邦遠東發展部簽署了《關于共同開發濱海1號和濱海2號國際交通走廊的諒解備忘錄》,濱海國際走廊建設上升到一個重要的新高度。濱海國際走廊建設,是中國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和俄羅斯開發遠東地區的共同需要;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和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需要;是未來中俄兩國在共同開發北極航道的遠景需求;是在東北亞地區保障中俄兩國國家安全的共同需要。建設濱海國際走廊,促進中國東北對外開放的步伐,對促進整個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更具有意義。
“濱海2號”國際走廊是溝通中國吉林省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對中俄在遠東地區的合作具有戰略意義。吉林省歷來重視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貿合作,并一直積極的推進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通道建設。近年來,吉林省加大了對俄濱海邊疆區的合作力度,濱海邊疆區已成為吉林省在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越來越多的吉林企業到俄羅斯邊海邊疆區投資建廠,國際走廊的建設有利于促進吉林省對俄濱海邊境區的貿易往來;“內貨外運”是吉林省物流的一大特色,但是以往的路線是經過朝鮮運輸,這條路線有很大的不穩定性,“濱海2號”國際走廊的暢通能夠的提高吉林省對外貿易的物流速度及道路暢通的穩定性。
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急需新的經濟增長點。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基礎設施建設已遠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更新交通基礎設施需要大量的基金投入,濱海國際走廊項目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俄方希望中方企業參與到俄羅斯交通基礎設施改建之中,共同合作完成濱海國際走廊建設。濱海邊疆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更多的中國游客到濱海邊疆地區旅游將會帶動濱海邊疆區的經濟發展,從而又會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濱海邊疆區,促進整個地區的繁榮發展。
交通網絡基本構建完成。雙方共同推進“濱海二號”國際走廊建設。2015年吉林至圖們、延吉、琿春高鐵開通;長春至琿春高速公路于2010年10月全線貫通,連接延邊州所屬的敦化、安圖、延吉、圖們、琿春5個縣(市)。吉林省積極推進濱海國際走廊項目,吉林省內的空、鐵、陸物流聯運網絡基本完成。
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在即。2017年10月31日,俄羅斯遠東發展部新聞處發布消息稱,俄副總理特魯特涅夫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舉行了會談,雙方在會上宣布該公司將參與國際運輸走廊“濱海1號”和“濱海2號”的開發項目。中國公司將投資國際運輸走廊開發項目,并計劃在項目框架下對交通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和現代化改造,以便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貨運能在濱海邊疆區南部海港實現多達4500萬噸的貨物中轉。中國交通建設公司將于近期準備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預算文件、著手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現代化改造,以及制定融資和投資回報模式的提案。
制度建設穩步進行。俄羅斯簡化簽證制度:俄羅斯聯邦委員會通過了關于對入境5個俄遠東聯邦主體的外國公民實施簡化簽證制度的法律。外國公民在俄外交部網站填表申請,若通過審核,入境簽證將在申請入境時直接在俄羅斯邊境填寫,電子簽證有效期30天,申請人最多可在俄境內逗留8天,簽證無需繳納領事簽證手續費。雙方海關開始互動:2017年8月9日在吉林長春,中國長春海關與俄羅斯遠東海關局9日簽署了工作會談紀要,達成多項共識。雙方決定共同推動中俄跨境通道建設及通關便利化,積極促進中俄經貿合作與發展。

國際物流大通道四通八達。“濱海1號”線目前已經開始運營,“濱海2號”線也開始了試運營階段,據俄遠東發展部網站4月18日消息,俄FESCO集團與俄遠東吸引投資和出口支持署共同完成了通過“濱海2號”國際交通走廊自中國至韓國貨運試運工作。從中國長春起運的集裝箱于4月16日運抵韓國釜山,運輸時間7天,其中中國境內運至琿春口岸用時5天,過俄境運至扎魯比諾港并辦理通關和裝船用時1天,從扎魯比諾港運至韓國釜山用時1天。預計到2030年,“濱海2號”國際交通走廊的貨物吞吐潛能可達到2300萬噸糧食(小麥,大都,大米),1500萬噸集裝箱貨物。該項目投資規模為1700億盧布。
旅游產業更加繁榮。物流帶動人流,物流通道的建設,同時也為人員的往來帶來了便利,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旅游資源也會吸引著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前往,而這一情況正在顯現,2017年,俄羅斯遠東地區簡化簽證制度后,獲電子簽證最多的就是中國公民,其次是日本、韓國。如若俄羅斯濱海國際走廊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后,陸路上所需時間縮短,中國游客赴俄旅游人數將會不斷提高。而俄羅斯遠東地區緊鄰北極地區,規劃新的北極圈旅游項目將會更加吸引游客。
產業合作不斷擴展。首先,夯實基礎合作。中俄合作建設濱海國際走廊交通基礎設施,做到公路、鐵路的互利互通,開辟新的海上航線,打通交通網絡中的幾條重要的線;在節點城市完善物流網絡配套設施;共同開發建設港口,以港口為圓心向外輻射,發展海上運輸通道。以點連線,以線帶面,將交通網絡全面貫通。其次,擴展多元合作。加強產業園區的建設,發展中俄合作的產業園區。琿春地區現有的國際合作示范園區,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境內國際合作園區建設如火如荼,而境外產業園區建設尚未發展。2017年11月1日,中俄總理第二十二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支持創建和運營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據梅德韋杰夫介紹,俄羅斯正在借鑒中國經驗,在遠東等地建設社會經濟跨越式發展區,面向包括中國投資者在內的外國企業實行減稅等優惠政策。最后,加強深度合作。水產養殖開發,海洋環境保護,礦產資源合作,海上油氣合作都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在高技術領域,包括原子能、航天、飛機制造等,中俄雙方也有很好的合作項目,取得了可觀的成果;還有很多新的合作項目,包括農業、高新技術、住房建設等,中俄雙方的合作大有可為;隨著雙方合作的逐步推進,法律層面的溝通尤為重要,中俄法律界的合作也迫在眉睫。
(作者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