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興龍
環境友好型設備投資的經濟性評價方法
◎耿興龍
企業通過提供商品、服務獲取經濟利益同時,要考慮其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以環境保護為目的的戰略設備投資稱之為環境友好型設備投資。環境友好型設備投資是指考慮環境負荷削減效果和經濟效果兩個方面的同時,從中選擇代替案的一種復雜的投資。
在重視環境保護的今天,環境友好型設備的投資受到了眾多企業的關注。為了有效地控制伴隨企業活動而產生的環境負荷物質和實現以保護環境為目的的環境經營,環境友好型設備投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對設備的采購、更換、追加等手段只靠制度上的努力來改善、降低環境負荷還是有一定界限的。
日本的經濟產業省開發了環境友好型設備投資的手法,其手法特征不僅重視設備投資方案的財務效果,而且也重視通過設備投資降低環境負荷的效果。實際上,對每項設備投資方案所創出的的環境目標的貢獻程度進行分析,并且與經濟指標相結合的一種綜合性手法。在經濟產業省的《環境管理會計方法工作簿》一書的第2章、“環境友好型設備投資的管理”當中,將環境友好型設備投資稱之為環境設備投資,并且論述了有關環境設備投資的經濟性評價的5個步驟內容。這5個步驟分別為經濟性評價的條件設定、經濟性評價的數據輸入、經濟性評價的計算、經濟性評價的計算結果的表示和經濟性評價的投資方案的比較。
經濟性評價的條件設定主要包括設備投資決策的判斷基準和實施決策的前提條件兩個方面。
設備投資決策的判斷基準
首先作為設定的條件,要確定和實施環境設備投資決策相關的判斷基準。類似于這方面的判斷基準有以下幾項內容。
投資成本的最小化:投資成本的最小化是指決定對初期投資的最小化還是對總費用的最小化而進行的一項選擇。
投資的預算性:通過以下幾種指標,評估投資的預算性(為獲得利益的貢獻程度)。
投資回收期法(pay-back period:PBP)
投 資 報 酬 率 法(return on investment:ROI)
凈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NPV)
內部收益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
投資效率指標法(Profitability index:PI)
投資的效果性:作為投資的效果性(環境負荷削減的效果)主要是在努力實現以地球環境問題或經營戰略為出發視點所設定的環境目標同時,如何決定計算環境負荷削減量、環境負荷原單位削減、及對投資環境改善率的一項指標。
實施決策的前提條件
資本費用。決定需要多少資本費用(cost of capital)。
折舊方法。折舊方法采用的是定額法還是定率法,另外也要確定折舊償還期間的年數。
經濟性評價的數據輸入
與設備投資案相關的財務數據:初期投資額(設備的采購費用等);設備運營成本(人件費、能源費、材料費、修理費等);設備的經濟壽命(折舊償還期間);使用后的廢棄費用。
不實施設備投資案情況下的財務數據:追加的投資額;設備運營成本;使用后的廢棄費用。
設備投資案的環境負荷削減效果:環境負荷削減額;原單位基準量(生產量、銷售量)設備初期投資額。
(一)經濟性評價的計算(省略)
(二)經濟性評價的投資案比較
設備投資案的個別評價表如圖1所示。
(三)經濟性評價的數據輸入
把所有設備投資項目的評價結果集中到一起,根據其結果排列投資項目的優先順序,然后決定是否實施。
選擇決策方案時要注意選擇那些和實現環境目標相關度高和緊迫性強的環境投資方案。若有利于同一個環境目標實現的多數代替案共存時,從中選擇能夠降低環境負荷、效果最明顯最經濟性的方案。
現實企業的活動中,環境負荷削減效果和經濟性都考慮的企業只占極少數,更多的企業只考慮其中的一個方面。因為經濟性的計算的技術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地理解,特別是環境友好型設備投資,雖然代替案的檢討更多的情況下是由對現場情況非常熟悉的部門來完成,但是部門中能夠懂得降低環境負荷的經濟性計算的人才還是寥寥無幾。尤其是我國企業,不但要重視環境設備投資決策者的培養,還要重視能夠懂得設備的經濟性計算、懂得環境管理會計人才的教育。為了更有效地解決環境問題,把環境友好型設備投資,如何與其他環境管理會計手法結合起來進行運用,這也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另一個課題。
(作者單位:大連外國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圖1 經濟性評價的結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