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杰 郭英碩 付晨菲 張 婷 林 權 劉松梅 劉 洋 宋美玉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自制中藥治療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的臨床觀察
高 杰 郭英碩1付晨菲1張 婷1林 權1劉松梅1劉 洋1宋美玉1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目的觀察院內自制中藥口服聯合蓬子菜浸出液外敷治療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的療效。方法將108例患者隨機分為3組,治療組36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口服自制中藥聯合蓬子菜浸出液濕敷;對照組37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口服脈血康聯合硫酸鎂注射液濕敷;空白組35例,行常規治療。分別觀察三組療效。結果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空白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7.2%;78.3%;54.2%,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與空白組(Plt;0.05)。結論口服自制中藥聯合蓬子菜浸出液外敷腫脹患肢能明顯緩解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
中藥;蓬子菜;乳腺癌;淋巴水腫
隨著乳腺癌診斷與治療的發展,患者生存率明顯改善,但淋巴水腫作為其并發癥,由于長期影響患者的生活。多數乳腺癌術后患者將于3年內出現淋巴水腫。研究報道,乳腺癌治療后3年內的淋巴水腫發生率為15%~54%〔1〕。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的發生率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年齡、體質指數(BMI)、腋窩清掃范圍的增大,接受術后放療和出現術后傷口并發癥等均會增加淋巴水腫的發生率,其中放療與腋窩清掃范圍為顯著因素〔2〕。淋巴水腫的發生較為緩慢,一旦發生,處理起來相對困難,而且病情容易反復。本研究旨在觀察口服自制中藥聯合蓬子菜浸出液濕敷腫脹患肢的療效。
1.1一般資料 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手術,術后不同時間段出現患側上肢淋巴水腫,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周圍血管病科就診的108例女性患者,其中行改良根治術80例,保乳手術28例。將患者隨機分為3組,治療組36例,其中保乳手術9例,行改良根治術27例;術后出現左上肢腫脹17例,右上肢腫脹19例;平均年齡(43.1±2.2)歲,病程(2.5±0.3)年,術后上肢水腫時間3~12個月,其中接受術后放療7例。對照組37例,其中保乳手術10例,行改良根治術27例;術后出現左上肢腫脹20例,右上肢腫脹17例;平均年齡(41.7±3.1)歲,病程(2.4±0.3)年,術后上肢水腫時間3~11個月,其中接受術后放療9例。空白組35例,其中保乳手術9例,行改良根治術26例;術后出現左上肢腫脹17例,右上肢腫脹18例;平均年齡(42.4±2.8)歲,病程(2.3±0.5)年,術后上肢水腫時間4~12個月,其中接受術后放療3例。3組術式、術后放療、年齡、病程及術后水腫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gt;0.05)。患者治療前通過激光淋巴成像檢查儀對患肢的阻塞程度進行判斷,阻塞程度分為無阻塞、輕微阻塞、輕度阻塞、中度阻塞及重度阻塞5個等級。3組患者治療前水腫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淋巴阻塞程度(n)
1.2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七葉皂苷鈉10 mg,1次/d靜點;丹參多酚酸鹽200 mg,1次/d靜點;雙上肢氣壓治療,1次/d,每次20 min。(1)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口服自制中藥,5粒/次,3次/d。自制中藥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周圍血管病科處方,由李令根教授經多年臨床經驗研制而成,主要成分:蓬子菜、三棱、澤瀉、茯苓、黃柏、莪術。配合蓬子菜浸出液濕敷20 min,每日早晚各1次。用蓬子菜浸出液浸潤紗布,濕敷于腫脹的患肢,并用保鮮膜包裹濕敷患肢,減慢藥物揮發。(2)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口服脈血康膠囊,3粒/次,3次/d。配合硫酸鎂注射液濕敷于手臂腫脹處20 min,每日早晚各一次。(3)空白組:行常規治療。1個療程為10 d,3組均進行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分別測量患者上臂和前臂的周徑。利用軟尺沿著上肢測量可重復利用的固定間隔的解剖標記點的周徑,本次實驗選擇腕橫紋腕上10 cm處、肘部鷹嘴上10 cm處進行標記測量。②血清學指標:治療前后檢測凝血功能和生化全項。
1.4療效評價 ①患肢淋巴水腫改善程度:通過治療前后患肢周徑對比,計算有效指數(當患肢水腫包括上臂與前臂時,分別算出上臂與前臂的有效指數,取兩者的平均值為總有效指數)。有效指數gt;90%為顯效,10%~90%為有效,lt;10%為無效。有效指數 =(治療前患肢手臂周徑-治療后患肢手臂周徑)/(治療前患肢手臂周徑-治療前健側手臂周徑) ×100%〔3〕。②纖維蛋白原(FIB)和白蛋白(ALB)水平。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行t檢驗和χ2檢驗。
治療組顯效14例,有效2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2%;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21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8.3%;空白組顯效4例,有效15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54.2%,3組總有效率差異顯著(Plt;0.05),3組治療后FIB及血清ALB水平均有顯著變化(Plt;0.05)。見表2。

表2 3組治療前后FIB、血清ALB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1)Plt;0.05
淋巴管是一種超負荷管道,可以引流液體及諸多其他物質(脂肪、蛋白質、組織碎片、細胞等)。乳腺癌手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腋窩淋巴結清掃,但是手術往往破壞了淋巴回流的交通支,引起淋巴液回流受阻甚至中斷,淋巴液滯留于上臂組織間隙,進而導致間質中蛋白質濃度升高,進一步增加了組織膠體滲透壓,使水腫程度更加嚴重。另一方面纖維母細胞因淋巴液的刺激釋放更多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既能增加間質膠體滲透壓又能形成膠原纖維,膠原纖維使皮下組織纖維化,引起筋膜增厚,導致皮膚變硬,進而壓迫軟組織,影響淋巴液回流,皮下組織纖維化累計淋巴管還會引起淋巴管瓣膜功能障礙,降低淋巴管壁通透性,減弱其收縮力〔4〕。手術創面形成瘢痕后會對腋靜脈造成壓迫引起狹窄,亦是淋巴水腫的形成原因之一。另外,患肢易發生感染,是由于巨噬細胞功能受到抑制,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所導致。綜上,淋巴液積聚于組織間隙,引起組織增生,繼而發生纖維化,是上肢淋巴水腫產生的主要原因。
中醫認為,淋巴水腫的主要由是由于脈絡受損,耗氣傷血,以致氣虛推動無力,血液濕滯,水濕停聚,血行不暢,脈絡瘀阻而成。氣虛至血瘀其病機為濕邪瘀阻,亦與脾肺腎等臟腑的病變有關。脾虛無力,則運化失常,津液無法上輸于肺,肺失宣發,水道不通,濕邪內蘊,濕邪瘀阻于肢體脈絡,腎氣虧損,氣化不利,水液外溢,流注于肌膚,發為本病〔5〕。自制中藥含有蓬子菜、茯苓、黃柏、三棱、莪術、澤瀉等。方中,君藥為蓬子菜,性微辛,昧苦寒,具有活血利尿、祛瘀止癢、通經解毒功效;臣以黃柏、蒼術,黃柏瀉火解毒,清熱燥濕且尤善驅下焦之濕熱。蒼術燥濕健脾,濕自脾來,使濕邪去而不再生;三棱、莪術為佐藥,相須為用,三棱偏于破血逐瘀,莪術偏于破氣止痛,二者相須為用,相輔相成又通絡止痛、健脾利水、滲濕逐瘀之功效。香葉木苷作為蓬子菜中的有效提取物,能促進纖溶系統活性,有效降低血液中FIB含量;能影響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的進程,減慢纖維蛋白的形成速度;能改善白細胞的流變性,降低白細胞與血管內皮黏附性,進而緩解炎癥的產生等作用〔6〕。
本研究顯示,口服自制中藥聯合蓬子菜浸出液外敷腫脹患肢并進行氣壓治療,相比于另兩種治療方案,改善上肢淋巴水腫癥狀更明顯。建議術后即可開始本方案,降低淋巴水腫的發生率,延遲淋巴水腫發生的時間,改善淋巴水腫產生后的腫脹程度。
1Norman SA,Localio AR,Potashnik SL,etal.Lymphedema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incidence,degree,time course,treatment,and symptoms〔J〕.J Clin Oncol,2009;27(3):390-7.
2陳 波,賈 實,張文海,等.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2;41(7):637-41.
3鐘少文,方 琛,孫 楊,等.四子散外敷配合物理療法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J〕.世界中醫藥,2013;(8):929-31.
4王 玲,李惠萍,王本忠,等.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危險因素的研究現狀〔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19(13):1036-40.
5杜 凱.淺談從濕論治肢體淋巴水腫〔C〕.哈爾濱:中華中醫藥學會周圍血管病分會第五屆學術大會暨黑龍江省中醫周圍血管病2013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13:329-30.
6董 坤,寇韓旭,寧 馨,等.蓬子菜中香葉木苷對急性血瘀及血管內皮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5;32(6):20-2.
〔2017-02-20修回〕
(編輯 李相軍)
R28
A
1005-9202(2017)22-562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2.061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H2015045);哈爾濱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基金項目(No.RC2015XK003018)
1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高 杰(1971-),女,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周圍血管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