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輝
843015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五團醫院外科
延續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行為與自護能力的影響研究
蔣曉輝
843015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五團醫院外科
目的:探討延續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行為與自護能力的影響。方法:收治行直腸癌手術患者10例,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試驗組采用延續護理干預,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的自護能力和出院后SCL-90評分均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直腸癌手術患者在術后予以延續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行為及自我護理能力。
延續護理;直腸癌;心理、行為;自護能力
直腸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其發病率較高,在臨床上僅次于胃癌的發病率。手術治療是現今唯一一種可以根治直腸癌的方法,其中低位直腸癌患者需要進行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即為永久性腸造口)[1]。腸造口改變了患者的排便方式,使患者難以接受,進而其心理和生理均存在較大的壓力。大部分患者均會發生失眠、焦慮、抑郁以及社交障礙等情況,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術后康復造成較大的影響[2]。由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較低,自我護理能力較差,進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續護理主要是指在患者出院后進行一系列護理,將護理從病床延續到家庭,進而提高護理質量。筆者對我院收治的10例行直腸癌手術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行直腸癌手術患者1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n=5)和參照組(n=5)。試驗組男3例,女2例;年齡40~73歲,平均(54.37±3.57)歲。參照組男4例,女1例;年齡41歲~75歲,平均(54.67±3.82)歲。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如性別、年齡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①參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等。②試驗組予以延續性護理干預,主要包含: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對其信息進行整理記錄、建立檔案、所有資料均保證準確無誤,并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簽署護理知情同意書。由經專業培訓的護理人員定期對患者進行入戶護理,并通過短信、電話、網絡交流等方式了解患者的護理情況。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相應的飲食指導、生活指導、運動指導和心理指導等,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屬對腸造口進行護理的重要意義、預防并發癥以及選取合適的造口袋的方法,并將隨訪結果詳細記錄在隨訪表上。
觀察指標:對10例行直腸癌手術患者的自護能力和SCL-90評分進行觀察并記錄。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自護能力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SCL-90評分對比,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建立延續護理小組:小組成員應由腸造口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組成,并具
表1 兩組自護能力對比(±s,分)

表1 兩組自護能力對比(±s,分)
組別 自我護理技能 自我責任感 健康知識水平 自我概念試驗組 32.23±6.43 38.21±2.57 23.86±8.68 23.85±5.72參照組 22.40±6.54 43.45±3.86 12.18±6.23 15.32±5.46 t 2.396 6 2.526 6 2.444 4 2.412 0 P<0.05 <0.05 <0.05 <0.05
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在小組成立后,對小組成員進行職業道德、專業知識、服務觀念以及安全常識等培訓,并向小組成員發放護理情況隨訪表。
實行造口患者門診護理措施:在患者出院前1 d,由專家向患者普及造口的相關知識以及術后注意事項等。在與患者交談的過程中,了解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向患者提供迷你造口袋和造口栓等用品,減少造口對患者的影響[3,4]。
飲食護理以及自我護理:告知患者應食用高蛋白、高熱量和高纖維的食物,并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多吃水果、蔬菜,禁忌辛辣食品?;颊邔υ炜谇趽Q藥,并使用凡士林紗布對造口進行保護;在術后使用生理鹽水對造口進行清洗,防止大便浸漬皮膚發生皮炎。
電話隨訪: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準確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情況,對患者的疑問予以詳細的解答。及時發現患者的負面情緒,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疏導,對患者進行鼓勵和支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表2 兩組SCL-90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SCL-90評分對比(±s,分)
組別 焦慮 抑郁 人際關系 軀體化試驗組 1.08±0.15 1.09±0.12 1.06±0.19 1.03±0.17參照組 1.67±0.45 1.68±0.47 1.67±0.49 1.69±0.41 t 2.781 2 2.719 7 2.595 3 3.325 0 P<0.05 <0.05 <0.05 <0.05
延續護理主要是將病房中的護理延伸到家庭中,定期對患者的病情予以了解,并根據其病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和指導,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延續護理工作可使護理人員充分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進而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在護理的同時加強了患者對護理的認知,進而積極、主動地進行護理[6]。
本研究表明,對比兩組的自護能力,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的SCL-90評分,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直腸癌手術患者予以延續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行為和自護能力,進而提高護理質量,值得臨床上借鑒以及進一步普及。
[1]廖桂蘭.延續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行為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7):19-20.
[2]黃海燕.延續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行為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4(6):53-54.
[3]柳建梅.探討延續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行為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4,11(14):233-234.
[4]張艷晶.延續護理在改善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行為及自護能力中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15):117-118.
[5]竇欣宇.延續性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行為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4,9(22):288-289.
[6]沈霞.探討延續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行為及自護能力的作用[J].養生保健指南,2017,4(12):103.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behavior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Jiang Xiaohui
Surgery,the Five Regiment Hospital of the First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843015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behavior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Methods:10 patients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We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SCL-90 score after discharg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nursing for patients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and self-care ability.
Continuous nursing;Rectal cancer;Psychological behavior;Self-care abilit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