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晶+劉立成
11月底,氣溫驟降,湖北省氣象局駐老河口市薛集鎮馬崗村工作隊隊長楊靖正發著低燒,但他還是按約定早早來到了貧困戶劉家富的家中,幫他結算今年香菇豐收的收成。
“2000根香菇菌棒,大概收入6000元?!睅追P算后,劉家富的臉上掛滿了笑容,喜悅的氣氛將初冬的寒意一掃而空。
自2016年湖北省氣象局精準扶貧工作隊進駐老河口市薛集鎮以來,無論是村民的精神面貌還是現實生活都發生了明顯變化,而這一切都要從“氣候+”精準扶貧方式說起。
馬崗村是老河口市重點貧困村之一,貧困戶46戶。多年來,冬春種水稻,夏秋種玉米,村民收入微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零。
2016年1月,省氣象局派了由楊靖、艾岱、胡建平組成的工作隊駐村。到村后,這支特殊的“氣象扶貧小分隊”立刻發揮專業特長敏銳地發現,馬崗村氣候溫差大,適宜種植香菇。通過調查,工作隊了解到,雖然當地沒有栽培香菇的歷史,但優越的農業氣象條件能使香菇品質達到優良,產量也不會低,建議薛集鎮政府將香菇栽培產業作為脫貧致富農業生態項目。
“不行不行,我連香菇都沒吃過,不會種?!眲⒓腋辉诖迕翊髸铣趼牭焦ぷ麝牭男v,立刻擺手。像他這樣的村民不在少數。
“群眾有顧慮,身為黨員,必須肩負責任、心懷感情去做工作?!睏罹干钪D變農民的固有傳統思想不是易事。工作隊開始走村串戶做群眾思想工作,協助制定香菇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并邀請華中農業大學專家開展香菇實用栽培技術和農村經營管理講座。
同時,工作隊為每個農戶制定精準脫貧方案,選擇脫貧示范戶,由工作隊無償提供2000枝香菇菌棒試種,為農戶管理香菇大棚提供幫助。按每戶平均每年栽培兩季、4個大棚的香菇來算,年增收可達2萬元,實現脫貧。
僅劉家富家,楊靖就上門七八次,最終說服了他。一年后,劉家富成為了首批脫貧示范戶之一,他感慨地說:“多虧了楊隊長,讓我不外出打工一樣也能勞動脫貧致富。”
2016年9月,薛集鎮政府引進了香菇精準扶貧產業開發項目。目前,薛集鎮馬崗村香菇生產基地建設初步完成,實現通水、通電、通路,完成土地流轉100畝和香菇菌棒培育50萬枝。這一項目預計年產出有機菜蔬(食用菌)75萬公斤,產值275萬元,平均每畝增收兩萬元,將極大帶動全鎮人民種植高產優質香菇蔬菜的積極性,推動當地人民脫貧致富。
“扶貧要注重‘氣候+產業研發,挖掘主導扶貧產業與氣象條件的關聯,加強創新科技扶貧項目氣象研究?!睏罹刚f。
在這樣的思路下,駐村工作隊將本地的氣候與位于江漢平原的潛江市進行對比研究,發現馬崗村與潛江市的龍蝦養殖氣象條件基本一致。在工作隊的建議下,馬崗村開始創新發展“小龍蝦野生寄養”“蝦藕共生”等多種生態養殖模式。此外,工作隊還指導全村6個小組20戶村民開展魚蟹混養。根據項目預期的效益,每畝魚蟹塘可增收2000元,每戶平均增收1500元。
湖北省氣象局探索的“氣候+”精準扶貧模式,用氣象防災減災和氣候資源利用創造了生產力。2016年10月,駐村工作隊還促成了馬崗村裝機容量100千瓦光伏電站建設順利完工。項目投資約80萬元,馬崗村也由此實現了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