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
“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努力到底”,面對被稱作“老賴”的某些被執行人,棗陽市人民法院執行二庭執行員劉慶湖在攻克執行難中一直恪守著這樣一種信念。
李某與杜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法院2016年7月11日判決杜某償還李某借款22萬元及利息。判決生效后,杜某未履行義務,玩起了“躲貓貓”。今年1月17日,該案申請執行后,劉慶湖根據有關規定將被執行人杜某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按照規定公開予以“曝光”。
2月17日,一直躲債的被執行人杜某,看到媒體發布的“大頭照”后,急忙找到了執行法官劉慶湖。經過多次調解,申請執行人李某自愿放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及標地款5萬元,由被執行人杜某一次性付清17萬元了結此案。但實際上杜某根本沒有經濟能力還錢,執行一時又陷入困境。
為了將“死”案變活,劉慶湖在腦海里不斷梳理著辦案思路。他來到被執行人的父親家中說明情況,反復解釋有關法律規定。最終,做通了被執行人杜某父親的工作后,他們交上了執行款。
據悉,在今年的“霹靂行動”“颶風行動”中,劉慶湖和他的戰友們凌晨蹲點、夜晚守候,工作強度極大。他說:“我是農民的兒子,能在執行崗位上為百姓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就是幸福,就是快樂。”
多年來,劉慶湖所執案件無一錯案、無一矛盾激化、無一上訪。他多次被棗陽法院評為“辦案標兵”“執行能手”“優秀共產黨員”。endprint